不過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廠商的設計和外觀賣點,都還比較有限,個別甚至還可以說是失敗的案例,在這個前提下,想要找到一個真正獨具一格,且有資本引領行業趨勢的產品,實在是太難了。
但也正是因此,當我們看到金立S8這樣的產品時,才會尤為覺得驚艷和珍貴——S8最近在MWC2016正式發布,一亮相就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原因就在于金立S8除了良好的硬件配置以外,在手機美學的詮釋上,再一次帶動行業走上了全新的高度。
解決的不止是一個行業亂象,還是一個世紀難題
如果要說當下智能手機行業有什么規模性的變化,那么由從前的塑料機身為主,大規模轉向金屬材質,一定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在這股趨勢之下,卻又誕生了一個新的難題,那就是金屬與信號該如何兩全。早年iPhone4的”死亡之握”,就是因為天線帶的位置對信號傳輸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而iPhone4之所以講天線放在金屬邊框上,主要原因就是不想破壞后背全玻璃的一體設計,但由于金屬材質本身會阻止信號傳遞,因此必須要單獨開槽,通過塑料天線帶隔斷的方式來保證信號接收和溢出。
不過該問題在當下則要表現的更加嚴峻,因為當下大部分手機走的是全金屬機身路線,這就使得其對信號的屏蔽作用要遠高于之前,在這個前提下,廠商為了兩全,就只有采取在金屬背殼上開槽鋪設天線帶的方式,所以你看iPhone6S也好、HTCM8也好,都在背部的金屬板上加入了塑料白帶的設計。
另外也有不少手機沒有采用“白帶”的設計,而是采取在手機上下兩部分采用塑料貼片的方式來容納信號源,或者是通過金屬表面開槽,在縫隙內鋪設信號帶的方式,從而確保信號溢出,前者的主要代表是華為旗下的多款機型,而后者的主要代表則是魅族MX5等手機——然而這樣的方案和iPhone上的并沒有本質區別,因為還是會造成手機背部的整體破壞,以及對手感和視覺觀感帶來顯著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它也使得“全金屬”機身變成了一種謊言。
全球首款一體環形天線設計的金屬手機,中國智造!
說了這么多,無非是想表達金立S8創新的不易與珍貴,后者于行業首度采用了一體環形天線的金屬機身設計,通過將天線環繞背部一圈,既避免了傳統橫向跨度會對手機后蓋造成割裂的問題,同時還能大幅增加4G+、Wi-Fi、GPS等信號表現,最后再通過一色化處理,讓天線帶徹底“隱形”,融入進金屬背殼之中。從而徹底實現了“全金屬”手機的誕生。
也正是因此,“三段式”的丑陋設計從此將成為過去,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不吝于是一次改革,并且不難預見的是,金立S8上的類似設計,在接下來將成為整個行業競相追逐模仿的對象!
從這個角度上說,也就無怪一些媒體把金立S8捧上這么高地位上了,這也正是應了那句話——如果蘋果再不用心,可能就真的要被Android給徹底打敗了。
然而設計只是金立S8的賣點之一而已
當然了,金立S8之所以能夠引得如此矚目,絕不僅僅是一個花瓶的角色而已,在其硬件配置和功能上,也有不少看點。
比如在硬件配置上,金立S8不僅搭載了八核64位聯發科P10處理器,還搭配了業內頂級的4GBRAM+64GBROM組合,流暢度方面自然不言而喻;屏幕方面,金立S8采用了一塊5.5英寸的全高清AMOLED屏幕,邊框最窄僅0.755mm,絕對是市面上尺寸最精致的5.5英寸屏幕手機;電池容量則為3000mAh,搭配9V2A快充,續航能力也不是問題。
而在兵家必爭的影像系統上,金立S8也集十八般武藝在身——其搭載后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和前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并且是全球首款支持RWB傳感器技術的機型,輔以激光對焦+PDAF相位對焦的急速雙對焦技術,無論是在弱光表現還是在對焦速度上,金立S8都已經達到了和三星、索尼等擁有深厚影像技術積累的廠商同樣的優質水平。
另外,金立S8還先Android陣營搭載了3DTouch功能,支持快捷預覽、快捷菜單、動態壁紙、側壓快捷欄等四大功能,不僅大大提高了用戶與屏幕的交互體驗,而且還能為追求高效率的人士提供最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總結:
這樣羅列下來,恐怕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金立S8會是一款如此受人矚目的機型了,因為其無論是從設計角度對于整個行業的變革意義,以及對于自身產品的無短板追求,都達到了絕對優異的成績,這也使得其在當下的行業里,成為了足以獨當一面的國產手機代表機型。
據彭博社報道,小米負責國際業務的副總裁Hugo Barra(雨果?巴拉)表示,小米很快會在美國開售智能手機,具體時間未定,可以明確的是,小米依然會沿用在線零售與社交網絡營銷結合的方式。小米之所以要去美國銷售手機,用Hugo Barra的話說是,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
在此之前,小米早已進入美國市場。早在2015年2月,小米就在美國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通過在線商城售賣諸如移動電源、小米手環、耳機等配件產品。不過小米一直沒有將其最核心的產品即手機拿到美國賣,今年2月Hugo Barra還表示小米并沒有在美國賣手機的計劃。
(圖片來源于:technobuffalo)
而現在小米終于決定在美國賣手機,主要原因或許在于幾點:
一是小米在大本營市場即中國的增長壓力越來越大。
根據IDC的數據,小米在中國手機市場的發貨量暴跌38%,華為、OPPO、vivo已超過小米。小米正在中國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現其在海外最重要的市場是中國手機扎堆的印度,IDC報告顯示印度市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8%,“聯想、vivo、小米、OPPO、金立成為關鍵驅動增長的力量”。小米正在印度之外尋求更多增長源,殺入最成熟的美國市場,看上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二是小米過去半年未進入美國創造了不少條件。
小米之前一直在美國賣配件,而不是手機的核心原因有兩點,一是專利問題,小米無優勢,去美國容易惹來官司,在印度市場小米就被愛立信的專利官司困擾;二是基礎設施不夠齊全,比如電商渠道、物流、售后諸多配套不全。
小米美國區官網,主要賣配件,但已在宣傳Mi Phones
過去半年,小米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今年6月,小米和微軟達成多項合作,還從微軟處收購了1500個技術專利。除此之外,小米還與Google深度合作,在5月份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期間,小米在美國發布由Android TV支持的4K小米盒子,宣布與谷歌合作完成“Daydream”VR設備。
美國市場看上去被圍得水泄不通:這是蘋果的大本營市場,三星知名度頗高,同時,Verizon等運營商把控著大部分銷售渠道。過去,華為、中興等玩家均曾嘗試去美國市場撈金,不過均無功而返。也有取得成功的,比如一加手機,2014年其在歐洲和北美的銷量占比分別為32%和22%,而一加手機之所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一是因為其整體銷量不算高,二是其出眾的設計迎合了部分美國消費者的需求。
如果小米要殺入美國市場,其必須要“編”一個新故事。
大家應該記得小米當初在中國市場講的故事:我們的MIUI比原生Android更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小米現在殺回美國市場,會針對其MIUI進行特定優化以更適合美國人使用習慣嗎?
低價高質的性價比路線在美國市場不會受歡迎,小米需強調自己的個性、設計等非性價比元素,并且在定價上不要走“低利潤”路線,這一模式是基于一定的用戶量再通過廣告之類的后向服務盈利,在美國市場很難實現數億部銷量,賣一部賺一部才是明路。
小米還要學習美國社交網絡營銷的玩法,微博、貼吧和社區上這一套不一定適合北美用戶,小米需要面對的是Facebook、Twitter這些平臺,蘋果、三星已在其上耕耘多年。還有,小米需要去與Amazon、Ebay等美國本土電商巨頭打好關系。總之,小米手機要越過太平洋進入北美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的也是同樣的問題。系統升級以后問題解決!是系統里面,幾種軟件在打架搶地盤。兩家的軟件都想控制手機。我記得以前360和百度手機軟件都是這種情況。我這次出問題的是搜狗旗下綁定的訊飛輸入法和2345不能兼容在一個手機。
A、間歇性出現:可能是當前設備運行資源不足或系統文件異常導致無法及時響應操作。這里建議您對系統進行優化,并定時關閉后臺系統程序,如無法改善,請您備份機身資料進行恢復出廠設置嘗試;B、高頻出現或已完全無響應:屏幕下方觸控按鍵屬于觸屏部分,如高頻或已完全失靈,較有可能是系統底層驅動異常或觸屏本身故障導致,這里建議您及時送修站點,以保證后續正常使用。
返回鍵出現失靈無外乎兩種情況。①手機正面下方有三個虛擬按鍵靠近觸屏,而且設計較小,單手操作按返回鍵時,有可能沒點到返回鍵,造成返回鍵不靈敏的假象;S5.5L的虛擬按鍵與屏幕非常近,尤其是返回鍵,由于使用習慣的問題,當我們按返回鍵的時候,并沒有真正觸摸到返回鍵,所以就會出現返回鍵不靈的假象,建議大家按返回鍵時手指稍微靠近屏幕,這樣就會很靈敏!②某些程序不支持返回鍵退出程序,造成返回鍵不靈敏的假象,建議大家在打開應用的時候仔細觀看返回的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