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ac電腦的過程中,磁盤分區是一個重要但常被忽視的環節。
正確地進行磁盤分區不僅能優化存儲空間的使用,還能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
作為基礎科普,這篇文章會把全面解析Mac磁盤分區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操作的內容詳細寫下。
磁盤分區是將硬盤劃分為多個獨立區域的過程。每個區域被操作系統視為獨立的磁盤,有助于數據管理和訪問控制。以下是進行分區的幾個主要原因:
1.系統和數據分離:將操作系統安裝在一個分區,而將個人數據保存在另一個分區,可以在系統出現問題時,方便地重新安裝系統而不影響數據文件。
2.多操作系統運行:通過分區,可以在同一臺Mac上安裝并運行多個操作系統,如MacOS和Windows(通過Boot Camp)。
3.提高性能和管理效率:分區可以幫助減少磁盤碎片,提高磁盤的訪問速度和效率。
在Mac上進行磁盤分區可以通過內置的“磁盤工具”應用程序來完成。以下是詳細的步驟:
步驟1:
優化存儲空間——這可以減少需要處理的數據量,這意味著在分區過程中需要移動的數據更少。可以加快分區過程,并減少在分區時可能發生錯誤的風險。這不僅使得新的分區更加干凈整潔,還可以提高數據讀寫效率。
針對這個需求,建議安裝赤友DiskGeeker,它可以幫助你快速而有效地完成這項工作
·將應用安裝至Mac并打開
·在左側邊欄選擇磁盤,點擊右側邊欄中的“空間分析”,待其掃描完成后,可以將系統文件可視化,可以快速辨析大文件以及不要的文件,便于分辨進行適當刪除
·或點擊右側邊欄中的“清理垃圾”選項,可以快速清理電腦傷的各種緩存日志文
步驟2:
備份數據——在進行任何分區操作之前,首先確保對現有數據進行備份。可以使用Time Machine或其他備份軟件將數據備份到外部存儲設備。
步驟3:
打開磁盤工具——打開“應用程序”文件夾,找到“實用工具”文件夾,啟動“磁盤工具”。
步驟4:
選擇磁盤——在“磁盤工具”中,從左側欄選擇你想要分區的磁盤。通常,它的名稱是“Apple SSD”或者是你的硬盤名稱。
步驟5:
分區操作——
①點擊窗口頂部的“分區”按鈕。
②點擊“添加分區”按鈕(一個帶加號的圖標),為新分區定義大小、格式和名稱。
③大小:拖動分區圖中的分隔線或輸入具體數值來調整分區大小。
④格式:選擇適合你需要的文件系統,如APFS或Mac OS擴展。
⑤名稱:為新分區命名,便于識別。
步驟6:
應用更改——完成設置后,點擊“應用”按鈕。系統可能需要重啟以完成分區過程。
對于高級用戶,可以考慮以下技巧:
創建恢復分區:創建一個專門的恢復分區可以在系統崩潰時用來恢復MacOS。
·分區操作具有一定風險,錯誤操作可能導致數據丟失。
·分區過程中,確保電源連接穩定,避免因斷電導致分區失敗。
·考慮未來的存儲需求,避免頻繁重新分區。
合理的磁盤分區策略可以讓你的Mac運行更加高效,數據管理更加便捷。
通過遵循上述指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全地對Mac進行磁盤分區,優化你的計算體驗。
在處理重要數據時始終保持謹慎,并定期進行數據備份,以保證數據安全。
acOS 上有個內置的工具叫「磁盤工具」。有了它,我們可以在 Mac 上修改外置磁盤(比如U盤、移動硬盤、SD 卡)的文件系統格式(格式化),或者給磁盤分區,甚至創建一個自己的 dmg 文件。
把外置磁盤設備連接到 Mac 上,打開「磁盤工具」,在左側邊欄的「外置」分類就能看到連接的磁盤。還能看到此磁盤的當前文件系統格式。常見的格式有 NTFS、FAT32、ExFAT,還有蘋果的 Mac OS 擴展(又叫做 HFS+)、APFS。
可以選擇「僅顯示宗卷」或「顯示所有設備」。
選擇外置磁盤名稱后,點頂部菜單欄的「抹掉」按鈕,會顯示抹掉對話窗口。這個「抹掉」跟 windows 上我們常說的「格式化」差不多一個意思。可以設置抹掉后磁盤的名字。然后選擇抹掉后的格式。比如 APFS、Mac OS 擴展、或者兼容性更好的 FAT32、ExFAT。
macOS 默認情況下并沒有把磁盤抹掉成 NTFS 的選項。因為 NTFS 是 Windows 上的文件系統格式。在 macOS 上默認只能讀不能寫入。需要在 macOS 上安裝相關 NTFS 支持軟件,然后 NTFS 格式磁盤就能夠在 macOS 上正常讀寫了。并且在「磁盤工具」中就能看到 NTFS 格式的選項了。
選擇想要的文件系統格式后,點擊「抹掉」。等待抹掉完成后,現在外置磁盤格式就變成新的了。
選擇磁盤后,點工具欄的「分區」按鈕,點下面 + 號,就會添加一個新的磁盤分區。
可以設置每個分區的空間大小,并且每個分區的文件系統格式也可以是不同的。比如一個分區是 APFS,另一個是 NTFS。
在原來磁盤分區上繼續點 + 號,還可以繼續分出來更多分區。選擇其中一個分區,再點擊 - 號也可以刪除這個分區。
最后點「應用」按鈕。分區好后,就能在 macOS 桌面看到多個分區的磁盤圖標。
另外提一句,不建議(也不需要)給 Mac 內置硬盤(磁盤)做分區。
.dmg 是蘋果的磁盤映像格式文件。它是一種容器格式,類似于一種「壓縮包」。也可以理解成一個「虛擬磁盤」。有時候我們在網頁下載的 Mac 軟件會下載到這種 .dmg 格式文件。我們也可以利用「磁盤工具」來創建一個自己的 dmg 映像文件。
在「磁盤工具」的頂部菜單欄選擇「文件」-「新建映像」-「新建空白映像」。
然后在彈出窗口設置映像文件的名字、格式、大小(決定這個)dmg 文件里可以放多少文件、保存位置、是否設置加密密碼等。
點擊「存儲」,就會生成一個.dmg格式的文件到你保存的位置。
雙擊打開,如果這個 dmg 文件被我們設置了密碼,需要先輸入密碼才能打開。打開后,在 macOS 桌面就會加載出一個磁盤圖標。打開里面是空的。因為我們創建的是一個空映像文件。
不過我們可以把 Mac 里任意文件放在打開的空白窗口中,只要文件大小不超過我們設置時的映像文件大小。
如果我們想把某個文件夾里的所有文件都保存成一個 dmg 映像文件,可以在「磁盤工具」的菜單欄中選擇「基于文件夾新建映像」。
然后選擇一個文件夾。同樣可以設置密碼。保存后同樣會生成一個跟文件夾名字一樣的.dmg文件。并且這個 dmg 文件的大小就是文件夾內所有文件的大小。
我們可以把制作好的.dmg文件發送分享給別人。就像分享.zip之類的壓縮包一樣。只不過這個格式默認在 windows 上是打不開的。如果對方在自己的 Mac 上就可以正常打開。如果設置了密碼,對方打開時也會需要先輸入密碼才能打開看到里面的文件。
對了,如果想推出桌面上打開的磁盤文件圖標,可以選中后按快捷鍵command-E或者直接拖拽到廢紙簍就可以了。磁盤會推出,不過不用擔心,里面的文件并不會被刪除。建議拔掉外置存儲器之前先像這樣推出磁盤。
有了「磁盤工具」,關于磁盤格式那些事就都好搞了。你學廢了嗎?
Mac系統中抹掉(格式化)磁盤的時候,要求選擇分區方案,包括GUID分區圖、主引導記錄、Apple分區圖3個選項。
這三個選項有什么區別,它們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呢?
GUID分區圖 和 Apple分區,都是啟動 Mac OS 的,區別在于 GUID分區圖 是啟動Intel芯片的,Apple分區圖 是啟動早期Power PC芯片的。
主引導記錄也稱為“fdisk”,用于啟動Windows的分區。
如果你想要做 Mac OS 的系統盤,按照現在電腦都是Intel芯片的情況,你應該選擇 GUID分區圖形式。選擇主引導分區的話,在安裝的時候是不能被識別的,也就是說不能啟動M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