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出爐啊,剛更新完畢,感覺流暢度很好。
自帶的搜狗輸入法圖標樣式改變了,再就是壁紙風格有變化。
試用了幾個程序,目前打開速度還是不錯的,但是偶爾存在卡頓一次,不知道是不是軟件兼容問題。
相機打開速度沒有太大差別,聚焦更智能!而且添加了很多模式,對于普通人來說,相當哇塞了。我以前感覺拍照比不過蘋果14pro.這次調教好,感覺對得起這個像素了。
整體來說太棒了,這次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就是自帶輸入法越來越好用。因為我是一直使用三星自帶搜狗輸入法,所以覺得當時皮膚不好看,而且輸入框太大,現在這個感覺單手剛剛好,而且打字智能程度比以前高了。
再就是就寢模式改變成睡眠模式,視覺圖標有了一些改變,靜等大家體驗吧。
結論就是,每一次的改變都讓人眼前一亮,值得更新!
壁紙
搜狗輸入法更新
年來,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賦予手機更多特性:比如游戲手機、影像手機等,而隨著人們對于生產力提升的不斷追求,手機不再僅局限于通訊社交、影音娛樂等方面的應用,也逐步開始加入更多有關“輕辦公”的元素,為的就是追求更高的辦公效率。
曾經人們日常辦公最需要的是PC/平板電腦,而得益于像多屏協同、互傳、SamsungDex這類智能手機投屏功能的加入,手機也開始能夠參與到辦公場景之中,成為日常辦公中的輔助角色,甚至也有進一步取代PC的趨勢。那么,諸如電腦模式、多屏協同這些極具“生產力”的功能在日常辦公場景下究竟表現如何?我們挑選了4款支持相關功能的手機并為大家實際體驗一下。
參測機型:三星Galaxy S21+、堅果R2、華為Mate 40、vivo X60 Pro+
01電腦模式:手機插線變“PC”
文字錄入
首先登場的是三星Galaxy S21+。作為三星今年推出的旗艦機型,三星Galaxy S21+也加入了對Samsung Dex功能的支持。這項功能可以讓手機像一臺電腦主機一般供用戶使用,再加上三星專門打造的移動桌面,用戶在外出未攜帶電腦的情況下只需要一根數據線即可組成一套小型臺式機供自己使用。
在與大屏幕連接后,手機屏幕變身成為一塊觸控板,在遇到一些需要文字錄入的場景時,這塊觸控板上便會出現手機輸入法,方便用戶進行文字錄入。換句話說就是,連接了大屏幕后,三星Galaxy S21+起到了鍵盤+鼠標+主機的作用,用戶可保留日常使用手機的習慣。
華為的方案與三星的類似,均有專門為電腦模式準備的桌面。手機在與顯示屏連接后會自動進入電腦模式,這時手機的角色也變為一塊觸控板,用戶可將其作為鼠標使用。同時在遇到一些需要文字錄入的場景時,這塊觸控板也會出現對應的手機輸入法,方便用戶及時完成文字錄入。
和三星/華為的思路不同,堅果R2+TNT go的側重點在于整套系統的核心算力由堅果R2提供,而TNT go則充當將堅果R2的軟件體驗“放大”的載體。因而堅果R2的電腦模式其實就是與TNT go相連接,整套系統就可以起到一臺小型電腦的作用。
實際體驗下來,堅果R2+TNT go這套方案幾乎可以做到無縫轉換,用戶只需將日常使用PC進行文字錄入的使用習慣代入到TNT go中即可。
視頻剪輯/圖片編輯
除了正常的文字錄入外,如果修圖/視頻剪輯也可以放到大屏幕上進行就更好了。在這一場景中三星Galaxy S21+/華為Mate 40表現如何呢?
實測發現,三星Galaxy S21+依托Samsung Dex功能,保留了原有在手機上進行圖片編輯/視頻剪輯的習慣,整體App運行流暢度依舊很高,同時連接大屏幕后用戶的觀感是手機端無法比擬的,唯一需要適應的是將手機當做觸摸板的操作。
在剪片/修圖這一環節,華為Mate 40即使在較大屏幕上運行手機端App仍保持了較高的流暢性,剪片、修圖均可滿足相關需求,用戶也無需較大幅度地改變原有的操作習慣,整體操作性與三星Galaxy S21+類似。
小結
電腦模式是目前手機廠商針對外出辦公場景開發出的功能之一,其核心就在于讓手機也可以進行諸如文字錄入、修圖、剪片這些原本需要筆記本才可以完成的任務,同時其體驗也要更接近于PC端操作。關于此次參與測試的3款機型我們列了一個表格便于大家進行比較:
在實際測試中,三星和華為兩家的解決方案更為類似,均采用了“榨干”手機性能的方式,即手機一“機”分飾多“角”的作用,既是主機,又可以是鼠標和鍵盤。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用戶在外出時盡量減少物品攜帶量,手機+數據線足矣。
堅果R2大滿足套裝則更為周到,堅果R2和TNT go連接后的這一套組合既可以作平板電腦使用,也可以用作PC,而且在這之中手機仍然可以獨立使用——因為TNT go自帶了鍵盤和觸控板。相比較而言,堅果R2大滿足套裝可以保留用戶日常使用PC的習慣,而三星/華為兩家廠商的方案雖然更便攜但部分用戶可能需要適應一下手機作為觸控板/鍵盤的操作。
02/多屏互動:手機變電腦“副屏”
數據互傳
與電腦模式相同,Samsung Dex在連接了電腦后仍然使用了專屬的移動版桌面,不過用戶可以在電腦端對這一桌面的尺寸進行更改,但似乎只能橫屏顯示。
在實際辦公場景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同事通過微信發送圖片等資料,需要我們將其導入至電腦中的情況。Samsung Dex在這一場景中需要用戶先將微信圖片保存到手機中,而后再通過Dex桌面上的相冊/我的文件將相關資料拖至電腦端。
反之,若用戶需要將圖片等資料保存至手機中則只需將電腦桌面中的相關資料直接拖至Samsung Dex桌面之中即可,后者會自動將圖片保存至手機相冊中,文件則會被自動保存至“我的文件”中。
相較于三星的方案,華為的多屏協同方案則是將手機桌面的鏡像直接在電腦桌面上予以示。與此同時華為Mate 40可通過碰一碰、靠近、掃碼等方式與MateBook相連接,此外用戶還需要在電腦端/手機端進行雙向確認,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保證連接的安全性。
華為Mate 40
文件傳輸場景中,多屏協同下的華為Mate 40/MateBook可直接通過拖動的方式快速互傳文檔、圖片等資料,相較于三星的方案要更為直接高效。
此前vivo已與小米、OPPO共同成立了互傳聯盟,實現跨品牌文件互通傳輸標準。與三星不同,vivo X60 Pro+等機型的用戶通過掃碼、USB數據線連接進而與電腦連接實現多屏互動及資料互傳。
與華為的方案類似,vivo X60 Pro+可以通過掃碼、USB數據線等方式與電腦連接進而將手機桌面鏡像實時投到電腦上,同時掃碼連接后手機用戶也可以借助互傳客戶端/網頁掃碼實現手機/電腦端圖片/文件等資料互傳,十分方便。
手機辦公
在手機WPS辦公場景中,Samsung Dex發揮良好,整體體驗和真正的PC桌面端沒有不同。像是Word文檔、壓縮文件包等均可以通過拖動的方式從電腦桌面保存至手機中的“我的文件”欄目下,反之用戶也可以將手機上的文檔等資料拖到電腦中。
三星Galaxy S21+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場景中用戶實際使用的仍然是三星Galaxy S21+的輸入法碼字,只不過敲擊的是電腦鍵盤,無法使用電腦的輸入法進行打字。
與此同時,用戶尚不能直接將電腦上的圖片直接拖到三星手機的WPS中。若想完成類似操作,用戶需要先將電腦端的圖片等資料拖至Samsung Dex桌面保存至手機,而后按照手機端WPS的相關步驟進行資料的插入。
與三星遇到的情況不同,在辦公場景中用戶可以直接從華為Mate 40的相冊中拖動圖片等資料到電腦端的WPS等辦公軟件中,進一步提升用戶的辦公效率。例如,在出差途中有同事通過微信傳輸過來文件急需修改,用戶可利用手機進行前期操作,到達公司或其他地點后直接拖至電腦中繼續完善,實現無縫辦公。
此外,用戶還可以借助多屏協同功能,利用電腦的鍵鼠操作微信、WPS等App,無需再在電腦端登錄,無需改變原有電腦端操作習慣。
vivo X60 Pro+在辦公場景下同樣支持直接從電腦桌面拖動圖片至手機WPS中/從手機相冊中拖動圖片至電腦端的WPS中,其他操作則和電腦端操作類似,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戶的辦公效率,不過其流暢度相較于前兩者而言要稍微欠缺一些。
線上會議
受疫情影響,線上會議也被眾多企業所接納。即使員工不在公司內也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遠程會議,不耽誤正常工作的進行。
在線上會議的場景中,Samsung Dex表現良好,各項功能仍然可用。不過其仍舊使用的是與之相連的Galaxy S21+的攝像頭及麥克風,沒有調用電腦的相關配置,用戶在進行線上會議的同時還需要在意手機的擺放位置。
相比之下,華為Mate 40用戶在線上會議的場景中可在手機的下拉菜單中選擇使用手機/電腦的攝像頭、麥克風等,此外用戶可以在電腦上切出兩個手機界面,即一個是線上會議界面,另一個則是手機界面,換句話說就是用戶可以一邊進行線上會議,一邊使用電腦進行辦公,同時還可以利用電腦端桌面上第二塊手機屏幕進行資料收集等操作。這一點無疑可以極大程度地提升用戶的辦公效率。
實際體驗下來,華為的多屏協同功能在辦公場景下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可以極大提升用戶辦公效率的助手角色,既可以方便用戶進行手機/電腦端資料互傳,又可以讓用戶實現一心多用。
在線上會議的場景中,vivo X60 Pro+同樣可以實現邊開會邊進行文字錄入的操作。不過和三星類似,在這一場景下用戶只能利用vivo X60 Pro+的攝像頭和麥克風進行視/音頻操作,無法利用與之相連的電腦攝像頭/麥克風。
總的來說,vivo互傳功能在重視手機/電腦端文件傳輸的同時還加入了對多屏互動的支持,讓整個功能不再僅僅局限于文件傳輸,而是向著提升用戶辦公效率的方向發展。不過通過掃碼與電腦無線連接的方式對于設備所處的無線局域網的網絡通暢度也有一定要求,否則在多屏互動時用戶偶爾會感受到卡頓的存在。
小結
在多屏互動環節,三款手機對于相關功能都有很好的支持,其中vivo X60 Pro+在掃碼連接條件下的App/系統流暢度要稍遜其他兩款手機;而三星在該場景下的App/系統流暢度更好,不過其在電腦上顯示的桌面鏡像似乎只能橫向排布,這一點有時候可能會不便于用戶進行電腦/手機多屏協作;華為在該場景下表現優秀,無論是手機桌面鏡像、資料互傳、電腦/手機協作均有上乘表現。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方便大家比較三款手機的表現:
03/寫在最后
通過以上測試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手機電腦模式與多屏互動的差異,實際上關于手機輕度辦公的話題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到底哪種形態更適合手機的輕度辦公到現在仍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如此多的探索——
三星的DeX桌面拓展發力最早,并始終貫徹了將手機當成主機的思維,充分考慮到了不同使用環境對桌面拓展的支持,并且各方面的使用都相對穩定。但其與電腦協同使用時,仍以桌面化的窗口呈現。這種方式雖然照顧到了老用戶的使用習慣,但對于新用戶而言不夠直觀,有著較高的學習成本。
堅果TNT電腦模式也是把手機當成主機,也充分考慮到了這種場景使用的局限性,“大滿足套裝”的推出讓其拓展擁有了強的適應性。但實際上,以手機完全代替電腦的時機還并不成熟,所以“大滿足套裝”反而更像是多添置了一臺電腦。如果平時有超越手機性能的需求,“大滿足套裝”反而顯得累贅。但如果所有的工作“大滿足套裝”都能勝任,那么它對你而言就是值得入手的。
華為是對比當中拓展形式做得最全的一個,不僅可以讓手機當成電腦主機使用,還可以與華為筆記本實現多屏協同。但后者更多地是在構筑品牌生態壁壘,只能在華為的筆記本上使用。華為全家桶用戶可以無腦買。
vivo則恰恰與堅果相反,其對移動辦公的理解都傾注在了多屏互動上。相較而言,vivo的多屏互動適應性更強,不僅不對電腦平臺設限,有線無線均可實現連接。但在無線環境時對網絡的穩定性有著較高的要求。
那么,哪種手機輕度辦公形態才是最終形態呢?在我看來,把手機當成電腦主機,手機完全代替電腦才是終態,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形態適合當前的發展狀況,這也正是電腦模式一直沒有流行起來的原因。而多屏互動的形態則比較符合當前的體驗需求,既能發揮電腦的性能和專業優勢,又能以手機補齊電腦所不具備的體驗空缺。
所以站在更高的角度而言,上述不同類型的手機輕度辦公解決方案并沒有孰優孰劣,只有哪個更合適當前的發展、更能滿足當前的消費者需求。探索無罪,這不也正是科技行業的魅力所在么。
(7620686)
到第三方手機輸入法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畢竟這個東西絕大多數人都會用到,有些手機更是直接預裝了定制版的第三方手機輸入法,比如說三星手機使用的是搜狗輸入法-三星版,華為和榮耀手機使用的是定制版的百度輸入法,而第三方手機輸入法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給我們提供好看的皮膚、字體,和提高輸入效率的AI功能。
據悉,當前國內第三方手機輸入法市場占有率方面,百度輸入法一家獨大,搜狗輸入法緊隨其后,而依靠語音輸入的訊飛輸入法位列第三。作為后起之秀,百度輸入法之所以能夠迅速的發展成行業領軍,主要是因為它在AI賦能方面要比其他輸入法做的更好。
就當前的AI功能矩陣來看,百度輸入法的AI功能是品類最多、成績最好、細節完善最為全面的一個,不得不說的是,百度輸入法在功能創新方面也有著卓越的成績。
尤其是在最近,百度輸入法推出了一個全新的AI功能,將輸入法字體的現狀完全打破,堪稱“破局”般的存在。據悉,AI造字功能是一個手寫體錄入功能,更準確的說,是利用AI技術通過使用者在屏幕上書寫文字,最終將使用者的書寫特點通過算法導入到百度輸入法云端,最后再生成一個使用者專屬字體。
使用者在創作手寫體的過程中,只需要書寫12個漢字,再等待3-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收獲到自己的手寫體(電子版),就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AI功能,竟然真的就打破了輸入法字體類目現有的局面。
除了能夠讓使用者創作自己專屬手寫體之外,一些書法名家也嗅到了一絲“商機”,像王堅、王國安這樣的書法大家也在第一時間分享了自己的手寫體,雖然都有明碼標價,但是在我看著,這是他們的一次字體分享,也是一次書法創作的傳承。當然了,也不排除他們依靠互聯網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過相比于原來的字體類目格局,我覺得現在的局面更活絡了一些。
(圖片來源于網絡,隨手查找,如有侵權,私信筆者刪除)
另外,百度輸入法的AI造字功能還還原了唐玄宗的字體,我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百度輸入法的AI造字功能還會再添輝煌。
最后我們再做個總結,首先要說這個AI造字功能方向是對的,體驗也不錯,不過,如果它能給到更多的應用場景,我覺得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