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隨著微軟surface系列平板的誕生,windows平板已經逐漸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與大多數的安卓平板不同,windows平板有著類似筆記本的使用體驗,已經逐漸可以在我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國產平板一線品牌酷比魔方的最新產品iwork10旗艦本。

    大多數關注windows平板的朋友都對酷比魔方的windows平板比較熟悉,前陣推出的i7手寫版由于搭載了第五代英特爾CORE M處理器,在性能上有著非常不俗的表現,再加上支持1024級壓感的Wacom手寫功能,在使用體驗上幾乎可以與surface比肩,成為性價比最高的windows手寫平板,而iwork10旗艦本則是與i7手寫版一樣有著極高的性價比,采用了英特爾新的Cherry Taril系列Z8300處理器,四核四線程設計,其主頻最高可以達到1.8GHz。在性能方面Cherry Taril系列相比CORE M系列略有降低,但功耗控制方面卻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另外iwork10旗艦本還配備了4G內存、64G固態、10.1寸1920*1200分辨率IPS屏、7500mAh電池等,出廠搭載了正版windows10家庭版系統。

    要想達到iwork10旗艦本六種形態多變功能,必須要借助其專用的CDK05磁吸鍵盤才能完成。需要注意的是該鍵盤僅適用于iwork10旗艦本,與之前的產品無法通用。

    平板包裝內除了有主機之外還贈送了一條micro USB的數據線,另外還有保修卡、使用指南、會員卡、合格證等紙片說明。iwork10旗艦本設計有USB3.0接口,不過USB3.0的傳輸線需要用戶另行購買,假如能隨機配備一條就更好了。

    出廠時已經為平板前后貼了保護膜,撕掉機身正面表面膜即可正常使用了,如同酷比魔方的其他平板產品一樣,在機身表面膜上貼有機器的一些特點。

    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本自帶了USB3.0、USB2.0接口各一個,同時還帶有HDMI輸出口,支持TF卡擴展。充電時通過USB2.0進行充電,此時USB3.0接口仍然可以進行外設擴展,兩者距離比較合適,不會有打架的情況出現。

    與大多數的windows平板相同,在iwork10旗艦本的下方設計有磁吸接口,通過該接口可與專用鍵盤進行磁吸附連接。

    CDK05磁吸轉軸鍵盤的設計非常時尚,個人認為反而鍵盤比平板還要好看的多,表面采用帶有磨砂質感的噴漆工藝,手感較為細膩。不過鍵盤底部比較容易留下指紋印跡比較有些麻煩。

    鍵盤的鍵程比較適中,按動的時候略微有一點軟,敲擊時沒有什么聲音,對于學生用戶來說,即便是晚上舍友睡著了以后使用鍵盤也不會有什么噪音。在觸摸板下方設計了隱藏式的左右按鍵,實際操作起來與筆記本鍵盤是一致的,只不過鍵盤排列更加緊致了一些,對于男生來說鍵盤的左右寬度比較緊湊,對于女生來說正好。

    在鍵盤的左上方有兩個指示燈,一個為大小寫指示燈,一個為觸摸區域指示燈,當觸摸板被鎖定的時候指示燈則會亮起。

    鍵盤的底部四個角都設計有保護墊,防止長時間使用對鍵盤底部摩擦出痕跡。在鍵盤的左右各有一個USB2.0接口,接U盤、鼠標以及部分移動硬盤都可以。

    由于鍵盤為轉軸設計,與平板搭配使用后可以多個角度進行操作,方便用戶在不同情況下的使用。

    通過進行轉動,可以實現多個角度的操作,與筆記本使用起來體驗基本是一致的。

    轉動的最大角度為120度,也就是上圖中的角度。iwork10旗艦本共有三顆實體按鍵,位于平板的上邊框左側,分別是電源鍵與音量加減鍵。與安卓平板不同,電源鍵按動不超過1秒即可開機,在開機狀態下默認按動電源鍵為睡眠功能,而安卓平板中則僅僅是關屏操作。假如不習慣這樣操作的話,可以在系統中的電源管理功能中對電源鍵進行一下設置即可。

    開機啟動時首先出現的依舊是酷比魔方的LOGO,并不會出現系統自啟界面。

    首次開機時需要對系統先進行一些簡單的設置方能進入系統,自己安裝過windows系統的朋友應該都有所了解。

    iwork10旗艦本在出廠時預置的是64位正版windows10家庭版系統,個人假如有所需要的話可以通過自行升級到windows專業版,不過個人覺得對于平板來說家庭版已經足夠使用了。初次進入系統后有44.4G的可用空間,后續在安裝了一些必備軟件以及office2016后大約還有34G左右的剩余空間,因此即便是不另外配TF卡,iwork10旗艦本也是足夠用戶使用了。

    進入系統后剩余內存大約在2.4G左右,足夠用戶平時使用時把QQ、旺旺、chrome、word等同時打開使用了。

    iwork10旗艦本與i7手寫版對比,可以看到iwork10旗艦本在尺寸上小了一圈,不過材質與外觀設計風格基本是一致的。

    下面從實際的使用體驗的角度來說說iwork10旗艦本的表現究竟如何。

    iwork10共有六種使用模式,單純的平板模式、筆記本模式、手寫模式、帳篷模式、站立模式、收納模式。其中帳篷模式與站立模式其實就是在平板與鍵盤連接時將平板反過來即可完成。不過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還是筆記本模式最為方便使用。

    平板與鍵盤連接時既可以正著插也可以反著插。

    即便是與鍵盤搭配在一起,整體厚度的控制依舊不錯,還是帶有著一絲超薄筆記本的影子,不過重量會感覺略微重一點,單手拿略微吃力點。

    鍵盤上轉軸的阻尼力度挺不錯,甚至比筆記本的阻尼力度都略大了一些,不用擔心在使用時平板會突然掉下來。

    兩個LED指示燈亮度比較合適,不會太暗導致看不清,也不會太亮顯得刺眼。

    鍵盤的左右兩個USB擴展接口非常實用,無論是U盤、鼠標、網銀U盾甚至是一部分的移動硬盤都可以正常使用,不過傳輸速度只有USB2.0的標準。

    首次進入系統后會在屏幕上顯示出三個視頻的快捷方式,都是教用戶如何對平板進行重置的視頻教程,官方這點考慮的還是非常周到的,對于小白用戶來說看看視頻很簡單就懂怎么去操作了。

    10.1寸1920*1200分辨率屏幕的顯示效果還是非常給力的,并且為全視角IPS屏幕,不會有偏色問題。

    iwork10旗艦本的觸摸板可以實現兩指縮放功能,無須觸摸屏幕就可以實現屏幕的縮放操作,并且兩指同時上下滑動還可以充當滾輪使用,功能非常豐富。

    需要注意的時在平板與鍵盤連接到一起后屏幕旋轉功能會被鎖定,無法進行橫豎屏切換。

    系統自帶了office mobile版本,word、excel、ppt都可以正常編輯與查看,不過個人還是喜歡桌面版本的office,畢竟功能更為豐富,不經常使用office軟件的人使用自帶的offcie mobile版本就足夠了,經常需要進行編輯的人則還是建議安裝桌面版office軟件。

    用iwork10旗艦本看優酷,清晰度與加載速度都挺給力。

    iwork10旗艦本硬件配置一覽,需要注意的是該聲卡不支持安裝SRS音效軟件,i7手寫版的聲卡是支持的。

    X5-Z8300參數一覽,性能表現中等不過功耗異常優秀,iwork10旗艦本完整充電之后可連續使用5-6小時(中等亮度上網、編輯文檔等任務情況下),當然高亮度下一直玩游戲是達不到這個續航的,不過高負載的情況下維持3-4小時的續航也是可以的。

    iwork10旗艦本魯大師的跑分,筆者家里的宏碁4750g筆記本在沒換固態硬盤與CPU時跑分也就是6W多分不到7W,可見iwork10旗艦本的性能還是可以的,至少正常的上網、學習、工作是足夠的了。

    USB3.0接口下與移動硬盤進行文件傳輸的速度在110M左右,隨身搭配一個小型的USB3.0移動硬盤非常合適,特別是對于商務人士來說將重要文件都放到移動硬盤里,給客戶展示起來也非常方便。

    接近一周的使用體驗下來iwork10旗艦本的體驗與筆記本非常接近,不過由于屏幕分辨率太高,有些軟件的文字顯示起來非常小,這個還是得需要微軟對于windows系統的繼續優化了,高分屏下的顯示不舒服一直是windows系統被廣為詬病的問題,相信隨著高分屏的普及微軟總會有一天會解決這個問題的。另外iwork10旗艦本的揚聲器音量有點不夠用,即便是開到最大也僅僅滿足安靜環境下的使用,希望廠家以后能盡量使用較好的揚聲器單元,給用戶帶來更為完美的聽覺享受。最后說說iwork10旗艦本的發熱,相比i7手寫版來說發熱控制非常出色,只是在機身后背的左上角略有溫熱而已,而i7手寫板則是整個后背左半部分都有較高的熱度,不過這與兩個處理器設計不同有著直接的關系。

    總的來看iwork10旗艦本的體驗相比其售價是足夠令人滿意的,現在千元級別的上網本都不好找,而iwork10旗艦本在性能上是足以超過大多數的上網本的,而且支持多種使用模式,價格卻在千元內,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二合一產品在過去的一年中嶄露頭角,而2016年平板電腦廠商則幾乎清一色地集中火力開始對二合一平板電腦產品展開攻堅。之前的國產2in1產品由于種種原因(這與Intel飲鴆止渴式的補貼有著巨大關系),在性能和體驗上都遠遜于微軟的Surface系列,不過隨著國產平板電腦行業洗牌的尾聲,產品的銷售開始向大品牌集中,而酷比魔方作為經歷過大浪淘沙后的勝出者,從推出的酷比魔方i9二合一平板電腦中能夠看出,其正在追趕微軟Surface的道路上飛奔。

    ●外觀 酷比魔方風格的延續

    盡管是要打造國產Surface,但外觀方面酷比魔方顯然不愿過多的向Surface來靠近,畢竟是在國內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外觀方面酷比魔方也是有所積淀,而i9盡管在飛奔著追趕Surface,不過外觀方面被打上了酷比魔方深深的印記。

    酷比魔方i9平板電腦

    通常,消費者對于一款產品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于它的顏色,例如MacBook最新推出的玫瑰金配色。而酷比魔方i9則沿用了其經典的深邃藍配色,如果以后再遇到這種配色,是不是干脆將其命名為酷比藍(當然這只是說笑)。

    經典的“酷比藍”

    酷比藍如果要拿一些具象的指標來描述,那么RGB對照表中編碼#36648B的藍色與酷比藍非常接近,筆者并不是專業調色,所以這樣的表述僅僅是一個直觀感受,不同人對于顏色的感知能力并不相同,不過這樣的配色還是非常端莊正式,比較有商務范兒。

    當然外觀絕不僅僅是顏色,還記得Surface機身后的支架么?酷比魔方i9配備了與Surface類似的支架,只不過酷比魔方i9的支架角度比Surface少了一檔,只有60°和90°(大致角度)兩種模式可供選擇,而Surface上最大接近120°的張角則并沒有出現在酷比魔方i9上。

    張角方面酷比魔方i9僅有兩檔

    既然是2in1產品,鍵盤則是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酷比魔方i9的鍵盤相較Surface顯得比較厚重,整體給人以用料充足之感。鍵盤在鍵帽和觸摸板的處理上比較一般,盡管輸入手感上算得上舒適,但做工方面則與Surface存在較大差距,欠缺精致,這一點毫不避諱地說,是目前眾多國產平板電腦設備的通病,有時國產與洋貨的差別可能僅僅就是一個鍵帽的處理或者一處接縫的打磨。

    支架后隱藏著酷比魔方i9的參數與標識

    確實,酷比魔方i9在機身表面上除了酷比魔方的logo外,并沒有看到其他的任何標識,當然尋找設備的具體參數還要把支架打開。打開支架后你不僅能夠發現設備的一些信息,你還能直觀地看到支架與機身的連接處。當筆者打開支架后還發現了一個類似于卡槽一樣的存在,只不過這個槽口被封死,目前尚不明確這一槽口的具體用途,難道是酷比魔方為這款產品預留了LTE版本的空間?

    多樣的機身接口

    接口方面,酷比魔方i9配備了標準USB 3.0接口、USB Type-C接口、3.5mm耳機接口、TF卡插槽以及DC電源接口,但并沒有HDMI接口,這對于需要連接投影儀等外接視頻輸出設備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有些不便。不過如果需要視頻輸出,USB Type-C接口這時便能排上大用場,利用一個USB Type-C轉HDMI的適配器即可完成視頻輸出功能,還是比較方便的。

    ●體驗 欲與Surface試比高

    Surface之前盡管由于微軟和Intel方面的固件和驅動問題造成了部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不過隨著固件更新的不斷跟進,產品的體驗也更加成熟。而欲與Surface試比高的酷比魔方體驗方面相當出色,作為一款2in1平板電腦,辦公和娛樂時兩個永遠無法繞過的點,筆者分別從辦公和娛樂兩個方面來體驗一下這款國產的Surface。

    辦公娛樂兩方面體驗這款“國產Surface”

    首先還是要談正事兒,畢竟絕大多數消費者購買2in1產品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辦公而不是娛樂。對于娛樂方面,上有Alienware外星人下有最純粹的平板電腦iPad,無論是極致性能還是完美體驗,2in1設備盡管全能但依舊難以與其分庭抗禮,但在辦公方面,2in1設備則以其輕便小巧有鍵盤續航長的特點上打笨重的筆記本下欺沒鍵盤的平板機,可謂八面玲瓏左右逢源。

    繞不開的Office

    辦公必然繞不開的點就是Office,無論你是教師會計記者醫生,還是程序員工程師化妝師入殮師,無論你是賣保險做文案搞策劃做設計,還是煉鋼鑄鐵搬磚磨墻,360行都離不開Office的文字表格還有演示文檔,我們也來體驗一下。

    酷比魔方i9采用的 Foresee SSD

    首先我們先安裝了微軟最新的Office 2016辦公套件,軟件的安裝速度非常快,這與酷比魔方i9采用的SSD硬盤不無關系,盡管江波龍Foresee固態硬盤可能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不過作為國內較早開展移動存儲業務的公司,其雖然在在媒體曝光度上遠不及影馳金勝維等產品,但其SSD業務與許多大型公司如三星、Intel、海思半導體、慧榮科技、瑞芯微等均有合作,可見其實力。

    安裝并注冊完畢

    旁話少敘,回到Office 2016上來,在安裝注冊完畢后,我們先進入Word中體驗一下在普通的文字處理中酷比魔方i9表現如何。實際上筆者這篇文章全部都是在酷比魔方i9上完成的,在整體寫作過程中,設備表現非常流暢而穩定,無論是輸入還是保存,亦或是大段落修改,適中非常流暢,毫無卡頓。這里還是要順便提一下鍵盤,輸入手感比較不錯,長時間打字也很難感覺到疲倦,整體表現良好。

    Word 應用非常流暢

    Excel 和 PowerPoint 運行也同樣完美

    而Excel和PowerPoint在使用過程中同樣非常順暢,Office自帶的模板對于一些簡單的任務來說提供了不錯的范本,替換使用也是很方便。Office 2016中還有一些其他的例如Access、Sway、OneNote、Publisher、Outlook等眾多應用,這里就不一一演示,但是要說的是酷比魔方在Office的應用上表現非常出色,足以勝任日常辦公要求。

    Access 和 Publisher

    上面提到這篇文章全部都是在酷比魔方i9上完成的,這里當然包括所有圖片的處理工作,筆者之前安裝了Photoshop CC,來看看這款國產Surface上PS又有怎樣表現。

    Photoshop CC在酷比魔方i9上不構成壓力

    一篇評測文章有大量的圖片需要處理,雖然這種圖片并不需要太復雜的處理,不過大量的圖片批處理還是考驗著平板電腦的處理性能,好在有4G大內存和Core M處理器強勁性能保證,修圖過程流暢順利。

    Solid Edge 進行簡單的3D建模也能夠輕松應對

    辦公絕不僅僅是編輯需要面對文檔和圖片,工程技術人員所需的繪圖與建模同樣算是辦公,筆者也在建模方面進行了嘗試。Solid Edge是一款非常經典的3D建模軟件,筆者在酷比魔方i9上簡單地進行了零件繪制,制作下來非常流暢,不過受制于12.2英寸的屏幕尺寸,整體在繪制過程中細節非常小,不容易把握。不過對于簡單的3D建模,酷比魔方i9表現非常良好,不遜于一般筆記本電腦。

    游戲方面,筆者嘗試了非常火爆的《英雄聯盟》以及非常小眾的《放逐之城》。《英雄聯盟》作為目前最為火爆的網絡游戲之一,盡管對于配置要求并不高,但在2in1設備上流暢運行還是壓力不小,并且有非常多的朋友在工作之余都喜歡打上一把;而《放逐之城》(《Banished》)則是一款非常小的單機模擬經營類游戲,不過盡管其體積不大,但IGN對此給出了8.3分的高分,同時這款游戲對于PC的運算性能是個不小的考驗。

    英雄聯盟在1920×1200分辨率對線時游戲流暢

    放逐之城游戲截圖

    至于視頻播放和瀏覽網頁的體驗,筆者只能說是毫無壓力,當然您要說是少女時代4K那種變態級的視頻,用卡吧標配來播放都滿載,2in1設備就不再去作死嘗試了。而前置200萬后置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大多數是應用在視頻通話中,效果可以保證正常使用,但你也不要對此抱太高期待。

    ●槽點 細節把握有待提升

    上面說了那么多,都是各種體驗良好,一定會有網友吐槽只講好話不講問題,作為評測,筆者當然要將產品的問題和缺陷指出,這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更是對廠商負責,讓廠商了解到自己的產品哪里還存在問題,哪里還擁有改進空間,這樣的評測才不有失偏頗。

    第一個槽點就是發熱。電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熱本來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不過當發熱達到一定程度影響到正常使用,這個現象就應該得到足夠重視。酷比魔方i9在高強度運算過程中發熱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發熱部位集中在機身左上角,即電源接口附近,最高溫度能夠達到50℃以上,正常使用并不會感覺如何,但當平放在腿上或者手捧著使用時,能夠非常明顯地感受到高溫帶來的不適。

    紅框標注區域為發熱集中區

    盡管被動散熱目前成為低功耗處理器的首選,但是微軟Surface利用熱管和金屬機身將熱量較為均勻地分散開來,雖然整體也能感受到發熱,但熱量均勻,不會出現局部溫度過高的現象,酷比魔方在這方面需要下功夫來改善局部高熱的情況。

    單憑觸摸很難感覺出這是金屬還是塑料

    紅圈標識連接處存在輕微掉漆現象

    另外,酷比魔方i9采用了目前高端設備普遍采用的鋁鎂合金外殼,但是在涂覆上酷比藍后,金屬質感被削弱了不少,甚至有了些許塑料機身的感覺,只有冰涼的機身以及支架連接處的些許掉漆才能讓你確定這是金屬外殼。并且,在支架連接處出現了掉漆,這對于一般用戶來說可能很難發現,但對于處女座強迫癥完美主義者用戶來說,這一點瑕疵不能忍。

    ●性能 移動辦公能堪大任

    酷比魔方i9搭載了Intel Core M3-6Y30處理器,與Surface Pro 4(低配版)和最新的12英寸MacBooK(低配版)所用相同,這款處理器的性能要遠高于之前許多國產平板電腦使用的Cherry Trail Z8300,并不是說Cherry Trail系列都是廢物,只是術業有專攻,打個不恰當的比方,Surface系列的頂配級產品使用的是Intel Core i7 6650U,這款芯片在面對桌面級的Intel Xeon E5時毫無招架之力,不過i7 6650U在移動平臺中依舊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角色。

    Intel Core M3-6Y30處理器

    2in1產品的初衷之一便是能夠適應現代快節奏的工作,隨時隨地可以用來娛樂辦公,這樣復雜的工作要求顯然需要更加強勁的硬件,但移動的屬性又要求其在功耗方面必須有所突破,所以在硬件性能方面也要做出適當的讓步,而Intel Core M系列正好填補了Cherry Trail和Core i3之間的空缺,性能與功耗做到一個相對的平衡,辦公娛樂當然更給力。

    4GB RAM內存和128GB SSD的加入使得酷比魔方i9如虎添翼,大內存不僅使得Windows10的體驗更加順暢,在多任務處理時內存也不再是限制體驗的瓶頸,而128GB 大容量SSD更是在傳統eMMC存儲上有所突破,性能提升巨大。

    跑分僅僅作為一個參考,上面我們進行了多樣化的測試,而現在我們則利用跑分軟件來量化一下酷比魔方i9的各項性能。測試環節我們準備了安兔兔、3DMark和CINEBENCH R15進行測試。

    安兔兔這個成績非常高

    在手機排行榜中傲視群雄(可惜完全不具可比性)

    在測試3Dmark之前,先說明一下一下幾個測試模式的意義。其中Ice Storm Extreme模式主要針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超便攜筆記本設備,采用1080P的渲染分辨率進行測試,是一項DirectX 11 Feature Level 9測試;Cloud Gate則是一項DirectX 11 Feature Level 10基準測試,適用于兼容DirectX 10的所有類別Windows設備;Sky Driver模式則對應配備主流顯卡、移動GPU或集成顯卡,但在更高級的Fire Strike模式中無法達到兩位數幀速率的DirectX 11系統進行測試;Fire Strike則是針對高性能游戲電腦準備的測試項目。

    Ice Storm Extreme模式得分20432

    Cloud Gate模式得分3178

    Sky Driver模式得分1772

    Fire Strike模式得分449

    CINEBENCH R15測試

    從一系列的性能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出酷比魔方i9整體性能已經達到了一般超極本的性能水準,CPU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更是直追Intel Core i5 3317U,GPU則是已經超出了GT620獨顯50%之多,可見性能之強悍。

    續航能力出眾

    還要補充一點的就是,酷比魔方i9在續航方面的表現也是非常突出,在電量剩余50%左右中等強度運行中(Word、Excel、PPT以及PS同時開啟),其預估續航能力依舊達到了接近3小時,這樣的數據能夠超出眾多筆記本電腦,在日常我們甚至可能完全不需要電源線來為其充電便可支撐一天8小時的工作。

    總結

    酷比魔方i9選擇了向高性能2in1設備進發的道路顯然是正確的,體驗上向Surface靠攏,再保持國產平板電腦的價格優勢,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細節上的瑕疵需要進一步打磨,而對于這款產品來說,不足3000元的價格擁有Surface的類似體驗,筆者只能說,酷比魔方干得漂亮。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