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末,也到了總結的時候。在2023年有不少熱門游戲發售,比如《博德之門3》《森林之子》等等。當然除了這些熱門作品外,也有不少差評如潮的坑爹作品。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3年那些坑爹的游戲。
《浩劫前夕》——好評率15%、差評如潮
還記得那個跳票無數次、被玩家稱為最大騙局的游戲《The Day Before(浩劫前夕)》嗎?此前官方表示游戲將于12月8日發售,這次的確沒有再次跳票了,不過可能不少玩家或許覺得還不如跳票呢。畢竟游戲的質量真的一言難盡,發售首日近萬評價,好評率僅有15%,差評如潮。
而且就在《浩劫前夕》災難性的EA首發4天之后,其開發商Fntastic宣布倒閉,游戲在Steam也已停止售賣。
《浩劫前夕》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類網絡游戲,背景設置在疫情后充滿殺機的美國,那里食人的感染者肆虐,幸存者為了食物、武器和車輛而與之殘殺。玩家則需要孤身一人在一個面目全非的世界里醒來,出發前去尋找答案和生存的資源。
在《浩劫前夕》中,變成僵尸模樣的感染者和為數不多的生存者將為了食物和武器,以及座駕而展開死斗。游戲以因為傳染病而荒廢的美國為背景,游戲中玩家要為了生存而戰。游戲中,玩家可以搜索被丟棄的汽車、房子、還有高樓大廈尋找有用的資源
雖然游戲這次發售了,不過相信不少玩家心目中也多少有一個預判。畢竟這游戲跳票數次,開發團隊也相當不靠譜,不少玩家在發售前就預言游戲質量好不到哪去。
事實也的確如此,游戲發售首日還不到24小時就已經差評如潮。游戲剛剛開服的時候,玩家甚至搜不到游戲的服務器,好不容易有服務器之后,各種渣畫質、爛優化、掉線問題也在折磨玩家。
游戲內容也少之又少,連半成品都算不上。作為一款生存游戲,游戲中可搜集互動的場所少之又少,甚至游戲角色還沒有近戰功能,不少玩家表示根本找不出任何優點。
《O2Jam Online》——好評率18%、差評如潮
上年的老玩家對于《勁樂團》這款游戲肯定不會陌生,從2002年上線運營,直到2012年才停止運營。隨著最近幾年懷舊熱潮的來臨,在今年的1月17日,韓國開發商VALOFE以《勁樂團》為基礎打造的《O2Jam Online》登陸Steam平臺。
依托于此前《勁樂團》打下的用戶基礎,游戲在上線時獲得了不少粉絲們的關注。不過讓很多玩家沒想到的是,《O2Jam Online》并沒有繼承前作的各種優點,反而糟糕透頂。
游戲不僅不支持設定音樂的功能,游戲和按鍵對不上也成為了問題。在此基礎上,除了免費曲目,每個月需要支付1.8萬韓元(折合人民幣約為99元),也遭到了玩家們的批評。因為這些原因,游戲Steam頁面的評測中,該游戲的好評只占4%,成為了Steam歷史上最差的游戲。
在《O2Jam Online》1月17日公測首日,就收到了來自音游玩家成噸的吐槽與差評,差評數量迅速突破500大關。除了個別玩家看在童年懷舊的份上,忍著惡心給出零星幾個情懷好評外,《O2Jam Online》Steam評論區基本上就被差評給統治了。
顯然玩家的抵制是有作用的,前不久《O2Jam Online》的Steam頁面放出了停運日程。根據該內容顯示,游戲已于世界標準時間24日的上午5時正式關服。而收費道具的退款將維持2-3周。
《魔戒:咕嚕》——好評率37%、多半差評
《魔戒:咕嚕》是一款以《魔戒》故事為題材的動作冒險游戲。玩家將以咕嚕的身份開啟一場邪惡之旅,追尋他唯一珍視的至尊魔戒。
咕嚕詭計多端、陰險狡詐,同時也掙扎于分裂人格之間。一個頭腦,兩種自我——任你選擇。游戲里的咕嚕弱爆,只能通過潛行暗殺,或利用環境互動來制服或擊敗毫無戒心的敵人。
《魔戒》無疑是一個頂級的IP,雖然游戲的主角是小說中不招人喜歡的咕嚕,不過在游戲公布之初,不少玩家對于這款游戲還是心存期待的。不過遺憾的是,在游戲發售之后游戲的表現狠狠地給了廣大玩家一耳光。
游戲的畫面表現永遠是游戲展示給玩家們的第一印象。很可惜,《魔戒咕嚕》的這個第一印象堪稱無比糟糕。在效果拉滿的情況下《魔戒咕嚕》的畫面優秀的仿佛2013年的頂尖水平。
至于游戲的優化也同樣是一場災難, 除去游戲中那海量的BUG之外,在正常游戲情況下游戲的掉幀,卡頓情況無處不在。在游戲過程中因為一次卡頓而失敗重來的情況比比皆是。
糟糕的表現,自然也遭到了玩家的瘋狂差評。根據Metacritic網站當時的數據,《魔戒:咕嚕》的 PC 版排名倒數第二,僅得到 40 分,而 PS5 版更是排名墊底,只有 38 分,其他平臺的版本由于評分數量不足而沒有被納入排名。
甚至是《魔戒:咕嚕》開發商Daedalic Entertainment也被自己給氣到了,表示將停止內部游戲開發,專注于未來的游戲發行工作。正在開發中的第二款《魔戒》游戲也已被擱置。
《紅霞島》——好評率33%、多半差評
《紅霞島》是一款開放世界第一人稱合作射擊游戲,游戲舞臺是馬薩諸塞州的一座海島小鎮,由科學實驗出錯創造,且天生具有通靈能力的紅霞島血族封住了太陽、切斷了小島與外界的聯系。玩家們與少數幸存者們被困在這座島上,玩家需要面對企圖榨干這座小鎮的邪惡吸血鬼敵人。
說實話,在游戲發售前廣大玩家對于這款游戲期待值是拉滿的,畢竟開發商Arkane Austin之前的作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可惜誰也沒想到游戲最終會拉胯成這樣。游戲全方面翻車,被吐槽最多的是設計、制作粗糙,給人一種半成品的感覺,此外游戲玩法也十分無聊沒有創意。而優化差勁所帶來的BUG,更進一步使得游玩體驗變得更差。
糟糕的表現,也讓游戲發售僅僅4天之后,就擠進了Steam差評榜前15名,游戲的同時在線人數也一度跌至盡有30名玩家。
雖然官方后續也一直在對游戲進行完善更新,不過遺憾的是游戲的口碑并沒有好轉。截止到發稿時,游戲的好評率也僅有33%,評價為多半差評。
《守望先鋒2》——好評率:13%,差評如潮
今年年初暴雪終止與網易的合作關系,暴雪游戲國服全面停服的事件,相信各位都還印象深刻。隨后暴雪的諸多對國內玩家不在乎的NC行為與態度,更是激怒了眾多國內玩家,讓國內玩家對暴雪怨聲載道。
隨后暴雪8月宣布旗下的游戲將會登陸Steam平臺,《守望先鋒2》將會首個登陸Steam平臺。登陸steam平臺后,也讓廣大不滿玩家有了發泄渠道,上線第一天就喜提差評如潮評價。
作為游戲界中大名鼎鼎的暴雪,曾經創造了無數的奇跡與記錄。這次《守望先鋒2》登陸Steam平臺,也讓暴雪再次創造了新的記錄,雖然這個記錄看起來并不光彩,那就是Steam平臺的好評率首次突破兩位數,達到了9%的好評率,成為Steam差評第一游戲。
哪怕如今經過了4個月時間的緩沖,《守望先鋒2》的評價仍舊沒有回暖多少,目前仍舊只有13%的好評率。
或許可能有人會說,這些差評都是國內玩家刷的。事實上,國外玩家也同樣對暴雪非常不滿。通過Steam平臺統計能夠看到,近224343條評價中,有122021是中文評價,剩下的則全都是國外玩家的評價,四舍五入也算是占了一半的數量了。天下玩家苦暴雪久已啊!!
《狂野西部時代》——好評率35%,多半差評
《狂野西部時代》是一款開放世界游戲,該游戲融合了生存、角色扮演和大量的城市建設元素。
受經典西部電影的啟發,《狂野西部時代》中玩家將會進入拓荒者、槍手和亡命徒橫行的時代。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找到一個定居的地方,建立一個牧場,養家糊口,最終成為狂野西部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地產大亨之一。
雖然游戲的開發商與發行商算不上大名鼎鼎,不過發行商此前推出的《王朝》系列在Steam平臺評價也是特別好評,因此對于這款游戲不少玩家還是有所期待的,不過游戲在實際上線之后卻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游戲號稱自己支持中文,但是游戲中大部分的界面依舊才用了英文顯示,甚至其中少得可憐的中文不分也因為游戲的中文字庫存在問題,全都是口口口的狀態。同時游戲的優化問題嚴重,甚至有玩家開局8分鐘就跳出2次,游戲中的人物操作手感也相當糟糕,動作僵硬毫無手感。
《機動戰士高達:激戰任務2》——好評率20%,多半差評
對于萬代南夢宮這家公司,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當然,很多人心中的印象都不會是什么好印象,畢竟旗下的作品大多數都是粉絲向的作品,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割韭菜的感覺。今年推出的新作《機動戰士高達:激戰任務2》同樣如此,多半差評的評價也不讓人意外。
《機動戰士高達:激戰任務2》是一款靈感來自《機動戰士高達》的,基于團隊的射擊游戲。游戲提供了6對6的戰斗,在戰斗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在駕駛他們最喜歡的機動戰士高達時為生存而戰。
其實在游戲正式上線前,不少玩家對這款游戲還是很期待的。不過遺憾的是,萬代并沒有讓廣大玩家“失望”。
游戲上線后機體不平衡、地圖不平衡、逼氪騙氪、匹配機制生草、正反饋極差,挫敗感極強、對作弊行為不作為,缺乏有效的舉報處罰功能、網絡稀爛等等諸多問題,讓玩家根本沒辦法正常進行游戲,也導致了大量玩家的差評。
《極限競速》——好評率39%、多半差評
喜歡賽車游戲的玩家,對于《極限競速》系列肯定很熟悉。經過長達六年的期待,在今年的10月10日,系列的最新作《Forza Motorsport 極限競速》。本作為系列的第八部,不過因為官方表示要重新出發,因此去掉了數字,不過不少玩家還是習慣稱之為《極限競速8》。
《Forza Motorsport》可以讓玩家擁有500余款不同類型的豪車,這也是迄今為止這一系列作品中,玩家可擁有的豪車數量最多的一作。此外,游戲還有超過800種不同的升級項目,讓玩家可以隨心改裝自己的愛車。
在調節好愛車后,玩家還可以在五個全新的賽車場上選擇參加各種賽事,其中就包括了Forza系列在南非的首個賽道——Kyalami。屆時,你將感受到賽道附近植被、天氣、時間為這一賽道帶來的一系列變化!
遺憾的是,盡管《極限競速8》伴隨著重啟系列的宏偉愿景,實際呈現的效果卻沒能達到預期。游戲在發售之后遭到了大量玩家的差評,雖然游戲中的創新與變革還算過得去,不過在游戲畫面、優化、服務器等方面卻讓玩家想當失望。
《死亡物質》——好評率20%、多半差評
《死亡物質(Dead Matter)》由QI Games開發的沙盒恐怖生存游戲。玩家將在一個遍布喪尸的后啟示錄世界中進行探索,建設家園并且抵御外部的威脅。在布滿喪尸的街道上游歷探索,可以體驗恐怖感與對抗感的完美結合。
作為一款沙盒游戲,《死亡物質》不僅擁有超大的世界地圖與超高的自由度,也包含了生存類游戲應有的所有內容:載具、狩獵、天氣、烹飪。在與喪尸對抗的間隙搜刮物品,擴充戰備。同時,與其他喪尸題材游戲不同的是,《死亡物質》中還加入了“職業”的設定,選擇不同的職業,會獲得不一樣的天賦效果。
雖然游戲在Steam平臺顯示的是2023年9月16日發售,開啟的搶先體驗階段。事實上,早在2020年,游戲就在眾籌平臺上進行眾籌,開啟了內測。當時憑借著寫實的畫面以及有趣的玩法內容,吸引了不少玩家付款眾籌。
不過在眾多玩家苦苦等待了3年時間,開發團隊為玩家準備的游戲內容卻相當令人失望。糟糕的優化、縮水的畫面、以及整整3年仍舊是半成品的游戲內容,也難怪玩家會差評轟炸了。
《NBA 2K24》——9%好評率,差評如潮
體育模擬類游戲相信有不少玩家都喜歡玩,尤其是像籃球、足球這種現實中擁有大量粉絲基礎的項目。2K旗下的《NBA 2K》系列算是世界知名的體育IP系列了,當然這也是一個知名的年貨系列,每年也都推出自己的新作。不過或許是正是因為年貨的原因,今年的《NBA 2K24》又翻車了。
根據官方的介紹,玩家可以在《NBA 2K24》中體驗籃球文化的過去、當下和未來。在生涯中暢享籃球的純粹和真實的個性化自創球員選項。在夢幻球隊中收集叱咤球壇的傳奇人物,組建你的完美陣容。在快速比賽中與你最喜愛的NBA和WNBA球隊同臺競技,感受更為靈敏的游戲響應和更為精細的視覺效果。
外媒直接給出了僅僅算是及格的6分,說不準這里面還有人情分。在IGN的評語中表示:游戲中如果你不氪金或者刷任務,生涯模式幾乎沒法玩。更糟糕的是,徽章回歸等機制強化了微交易策略中最糟糕的部分。
當然,媒體的評分可能有的時候并不可信,不過玩家的評論也基本都是一邊倒。給出差評的玩家表示,本作畫畫質一言難盡,劇情縮水,BUG層出,是純粹的年度換皮之作。
《羅博造造2》——好評率36%、多半差評
免費的機甲對戰沙盒網游《羅博造造》,應該有不少玩家都玩過,這款游戲在不少玩家心目中也算得上是神作。在11月8日,游戲的續作《羅博造造2》在Steam上發售,不過游戲的后續表現卻沒有復刻一代的成功。
在《羅博造造2》中玩家可以體驗在線玩家對決游戲,逐個區塊大搞破壞。帶著自己強大的戰備機器陣容去火星,使用各種未來風武器,在速戰速決、排名游戲和特別活動中的不同地圖內稱霸。
即使機器壞了,玩家還可以徒步戰斗,用可靠的QMG突擊步槍繼續殺敵。地圖上各處分布著強大的炮塔和戰車:在遍布機器的地形上生存足夠長的時間,并利用它們來尋求復仇!
雖然游戲在玩法上,相比于一代游戲有了不錯的突破。不過在具體的細節上卻讓不少玩家失望。游戲優化差勁,畫面卡頓。建造系統操作蹩腳,并且新手引導也不夠完善。問題更嚴重的則是,主打多人對戰的游戲卻無法正常匹配。因此也有不少玩家表示,這個游戲才是1代,1代《羅博造造》作2代游戲才更好。
節外生枝的混動車型機油增多事件,仍在網絡上發酵。
似曾相識的場景,雷同的故事情節,不由人想起了兩年前本田CR-V折戟“機油門”的歷史。與昔日做對比,大家很容易將這兩件事做出條理清晰的硬性關聯:“先是本田,后是豐田,口口生生將中國當做主陣地的日系車企依次因為同一個問題翻車,還有什么信任可言?”
為了發泄情緒可以信馬由韁,但想要弄清楚關鍵原因所在,還需要用專業的技術視角論證。事情的真相是,本田機油門的導火索是渦輪增壓發動機,豐田機油門的爆發點是油電混動系統,二者從機械結構到工作原理的天差地別,注定導致他們機油增多的原因不同。
渦輪機翻車:壓榨性能所致
回看兩年前,本田大規模爆發機油增多故障的車型只有一種——第五代CR-V。
這款車型上搭載的發動機型號為L15BL,并匹配進排氣正時功能,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93Ps,封裝置扭矩為243Nm。相比神車思域上搭載的L15B8發動機,CR-V所搭載的機型,最大動力提升明顯,是第一代VTEC-TURBO系列發動機中,輸出功率最高的一款。
動力提升對于車主來說固然是個好事,但對于機械工程師而言,在相同排量、相同材料的情況下做出一款功率更大的渦輪發動機,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提供渦輪系統的增壓值,讓渦輪更賣命地工作,將更多空氣壓縮并“擠”到氣缸內。這個擠壓的力度,遠超過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水平。
在對比發動機性能時,我們能夠看到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壓縮比,往往大幅度高于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就是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在氣體注入燃燒室之前,預先進行了一個壓縮,被壓縮的空氣進入燃燒室還要進行進一步“壓縮”,才能爆發出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強大的動力。
當初CR-V的1.5T發動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過高的輸出功率就是用對活塞、氣缸壁等部位更加慘無人道地壓榨換取而來,燃燒室內的壓力一定到達了超乎想象的程度,長時間滿負荷的運轉不至于損壞機械結構,但的確會在一些極端條件下引起連鎖反應。
尤其是在比較寒冷的地區,車輛冷啟動時噴油器噴出的霧化燃油還沒來得及與空氣混合,而且經過空濾器后的空氣本來就存在少量水汽,在遇到寒冷的汽缸壁后發生凝結,然后在壓縮行程中由于巨大的氣缸內壓力被少量的帶進機油倉,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機油增多的現象。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所有的CR-V機油問題都出現在北方的極寒地區,而且后續的解決方案需要通過調整ECU控制動力輸出,不再將發動機壓榨到極限的原因。
油電混動“背鍋”:非常規使用是“原罪”
天生的物理結構讓渦輪發動機無法擺脫這種命運,但配備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豐田混動系統卻不會如此。針對這個偶然事件,只有一種說法能夠合理解釋這個問題,就是用戶的使用習慣改變了。
特殊時期,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明顯不同以往。平常上下班通勤,大家基本都是早晚高峰出行,駕駛時長和距離都處于正常使用范圍。而今,用戶出行基本只局限在家門口買個菜,或者生活必需品的采購,通勤時間短,而且駕駛距離有限。
頻繁的短途駕駛不會給傳統汽油車增添什么苦惱,最多就是讓積碳的情況加劇一些。可是,對于追求節能效率的混動車型來說卻存在問題。
豐田THS II講求的是汽油機與電動以最經濟的方式實現“雙擎”協同,車輛起步或低速行駛時,汽油機往往不參與工作并處于熄火狀態,5公里的路程,至少有1公里不參與工作,這就會讓發動機水溫上升更加緩慢,很容易在沒有到達正常工作溫度之前,就停車熄火。
溫度上升不到正常水平,機油倉內的曲軸箱通風系統就沒辦法把“混入”的汽油+水蒸氣正常排出,由此就能導致油底殼內的汽油和水分越來越多。
假設一臺4缸機冷啟動時怠速在2000rpm,那么每分鐘發動機要噴油4000次。每天重復上述過程不用多,就能輕松完成上萬次的竄氣,機油稀釋就變得很正常了。
所以,混動系統發生的機油增多,解決起來無需大動干戈。
要么可以改寫ECU,提升發動機水溫上升的速度,讓曲軸箱通風系統早一刻開始工作,要么可以像保養汽油車一樣,不定期在快速路或者高速公路上行駛一段,既能維護電池的充放電性能,也能排干機油倉內混入的燃油液。在混動技術突破了內燃機效率的前提下,用戶的維護方式,也應逐步適應新的技術趨勢。
總之,混動車型的機油事件本質上并不屬于機械缺陷或者質量問題,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物理缺陷不應被同等看待。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