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為了應對愈發龐大的數據處理,促使企業在采購辦公設備時對商用PC的生產力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考慮到多樣化的工作場景以及所對應的負載類型,測試性能時則需要進行多維度綜合全面考慮。
具體到產品采購的比較過程中,如何準確測試商用PC的綜合表現?哪些基準測試軟件能與商用PC的真實性能有更高的相關性?能否簡潔、快速的量化出兩臺商用筆記本的性能差異?很多企業在選購新一代商用筆記本時都會面臨以上這些問題。
不同于DIY臺式機和游戲本,商用筆記本面向的不是傳統消費市場,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也會與前者有很大不同。很多硬件發燒友所在意的游戲性能,就與商用PC的使用場景沒有相關性,因此游戲幀數表現的高低無法作為商用PC選購的參考標準。
反過來說,例如通過瀏覽器網頁瀏覽以查找資料、編輯文檔和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展示方案,以及圖像及影音的后期處理等,這些才是典型的企業辦公場景,而商用PC的性能表現也直觀影響了企業員工在工作時的生產力效率。
為了準確衡量一臺商用筆記本面對上述常見辦公場景的性能表現,又該如何進行測試呢?市面上的基準測試軟件有很多,例如CinebenchR20R23、3DMark、PCMark10等,這些軟件廣泛流行,也是國內外科技媒體對處理器、顯卡等硬件進行評測時的常見項目。不過具體到測試商用PC,上述軟件的測試結果顯然會有局限性。
先來說一下3DMark,這是UL出品的測試軟件,官方說明3DMark集成了PC和移動設備基準測試所需的一切功能。不論是在PC、平板電腦還是智能手機上玩游戲,3DMark都擁有專為其硬件而設計的基準測試。前面提到過,除了特定的游戲公司或相關媒體之外,絕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讓員工長時間在公司玩游戲的需求,因此3DMark的測試成績無法與商用筆記本的真實應用場景相對應。
再來說一下流行度同樣較高的Cinebench,Cinebench是MAXON基于Cinema4D軟件所開發的基準測試工具,目前流行的是R20、R23這兩個版本,主要用于衡量處理器在Cinema4D軟件中的3D渲染能力,分數越高表示渲染速度越快。3D渲染確實是工作站的使用場景之一,因此Cinebench的成績有一定參考性。不過對于商用筆記本來說,3D渲染并不是最主流的應用場景,并且即便進行3D渲染也并不一定只使用Cinema4D這一款應用軟件,這也導致了Cinebench的成績反應的場景過于單一,局限性較大,不能只用Cinebench一個成績來衡量商用筆記本的綜合性能表現。
PCMark10也是UL出品的測試軟件,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測試項,涵蓋現代辦公場所中的各種任務,網頁瀏覽、文檔編輯、圖片處理等。雖然PCMark10的測試場景與商用筆記本的使用需求較為貼合,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PCMark10同樣有很多局限性。具體來說,為了模擬辦公場景PCMark10的腳本會調用大量應用程序進行測試,包括Firefox瀏覽器、LibreOffice辦公套件、ImageMagick圖片處理、POV-Ray渲染等;上述應用確實是真實的應用程序,但顯然都不是各領域內覆蓋最廣泛的、使用人群最多的,例如在瀏覽器領域,Firefox的占用率遠遠低于GoogleChrome,而MicrosoftOffice顯然是Windows平臺PC中無可爭議的辦公軟件霸主,與之對比LibreOffice只是在Linux系統有少部分用戶使用。基于調用軟件的市占率與流行度,顯然使用PCMark10來衡量商用筆記本的辦公性能也并不準確。
除了PCMark10之外,市面上還有其他的衡量PC綜合性能的測試軟件,SYSmark就是其中之一。SYSmark是BAPCo所開發的基準測試程序,BAPCo組織的英文全名為BusinessApplicationsPerformanceCorporation,中文名為“商業應用性能公司”。BAPCo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領先全球的非盈利性工業出版組織,其成員包括PC硬件廠商、第三方硬件性能評估機構、軟件出版商以及半導體制造商。BAPCO組織的宗旨是在以真實、貼切的應用軟件以及模擬真實用戶在計算機上的操作來得出計算機的性能數據。
BAPCo組織擁有擁有眾多合作伙伴,幾乎覆蓋了整個PC生態系統,包括全球前5大PCOEM廠商(Lenovo聯想/HP惠普/Dell戴爾/Acer宏碁/Asus華碩)及頂尖的OEM廠商(Compal仁寶、Inventec英業達、LCFC聯寶、Pegagron和碩、Quanta廣達、Winstron緯創)還有重要的硬件公司(日立、西部數據、三星、英特爾),這些實力強勁的公司對BAPCo組織的發展提供支持。
具體來說SYSmark,這是一款致力于反應真實世界應用性能的基準測試軟件,目前最新版本為SYSmark25,在BAPCo的白皮書中對SYSmark25的測試理念、覆蓋應用以及得分權重做了詳細的介紹。白皮書鏈接BAPCoSYSmark25WhitePaper1.1–BAPCo
簡單來說SYSmark25分為三個子項目,分別是生產力、創造力與響應速度。根據三個子項目的成績,通過較為嚴謹的權重,以推導出綜合分數。
SYSMark25安裝了大量應用軟件,其中Productivity生產力測試覆蓋了AdobeAcrobatProDC、Audacity、Autolt、WinZip、GoogleChrome、MicrosoftOffice2019、Shotcuitinstaller等;Creativity創造力測試則使用AdobeLightroomClassicCC、AdobePhotoshopCC以及AdobePremiereProCC。
但與PCMark10不同的是,SYSmark25所安裝的應用軟件數量更多,且均為各自領域最具代表性且市場占有率最高的。MicrosoftOffice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辦公軟件、全球具有12億用戶,GoogleChrome是份額超過70%的瀏覽器、LightroomClassic、Photoshop以及PremierePro同樣是用戶數量龐大的圖像影音處理軟件。當然,為了測試眾多應用的全面性能,Sysmark25一次測試的運行周期也非常吃,大約需要3小時才能完成。
通過最具有代表性的程序,SYSmark25對網頁瀏覽、文檔編輯、圖像影音處理等常見應用負載做到了全面且真實的模擬,也恰好與商用筆記本的主流應用場景相對應。因此,對于準備批量采購商務筆記本的企業來說,SYSmark25的測試成績能夠作為權威參考。
由于捆綁了大量正版軟件,需要大量授權,因此SYSmark25并不是一款免費軟件,并且費用非常昂貴。針對大公司和大型組織的ProUpgrade版本零售價為2695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17000元。這個價格對于絕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確實是過于高昂,不過對于企業來說,考慮到SYSmark25能準確反映商用筆記本運行常用辦公軟件的性能,通過參考SYSmark25成績以選購更強大的設備,從而全面提高員工的辦公效率,付出這份成本也是值得的。
此外BAPCo官方建立了全面的數據庫和排行榜,借此可以全面查看SYSmark25臺式機和筆記本的性能天梯圖,以及上一個版本SYSmark2018的測試數據,方便在測試完成后對成績進行全面比較,對機型和硬件配置的選購起到進一步的指導作用。
當然,近年來BAPCo也開發了更多類型的基準測試軟件,例如最新推出的MobileMark25可在電池模式下測試PC設備的綜合性能表現以及續航能力,對于企業采購商務筆記本同樣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外,前段時間BAPCo還推出了免費版的CrossMark,測試項目同樣覆蓋創造力、生產力和響應速度三大維度,可將其理解為SYSmark25的“青春版”,對于中小企業可以使用免費的CrossMark進行測試,選購性能更強大、性價比更出色的商務筆記本。
走過九年的蝰蛇音效探索出了一條路徑,且至今還仍然穩步前進。
十多年前,芳芳在網上聽《本草綱目》和《辣妹子》的混音。那時候,她對32Kbps的音質一點也不在意,樂不可支地把它分享在人人網和 QQ 空間。十多年后,周杰倫發了新歌,她聽著《說好不哭》有些悵然:雖然還是那個天王,但總覺得有些東西變了。
打開酷狗音樂,芳芳一遍遍重溫《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她從播放頁面進入音效專區,選擇了“黑膠音效”,并將唱片設置成“2010年唱片機聲場效果”,調制成一半老化模式后,和同學在校門口文具店搶到《十一月的蕭邦》時歡欣雀躍的回憶突如其來,仿佛回到mp3聽歌的青蔥歲月。
自2013年推出至今,酷狗音樂的數字音效功能產品—蝰蛇音效已有超過五億人使用,芳芳就是其中之一。
蝰蛇音效的「加減法」
互聯網時代,人們說要聽音樂,就有了 Winamp。Winamp在1997年面世,大獲成功后在1998年推出了2.0版本,在三年內其用戶量超過了六千萬。CNET 將其與ICQ、FIrefox、WinZip等列為互聯網互聯網早期下載量最大的應用之一。
自 Winamp 起,EQ(均衡器,Equalizer)就成為了各個音樂播放器的標準配置,用戶通過調節 EQ 就能調整頻響,進而獲得某些音色和音響效果,以此滿足自己的聽感需求。在版權政策和流媒體的沖擊下,千千靜聽、Foobar 等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傳統音樂播放器的輝煌早已經一去不返。然而EQ 卻并未消失,反而繼續保持下來并通過一種的新的方式發揚光大。
對大多數的音樂聽眾來說,他們或者經濟能力,或者精力有限。于是,要么耳機音箱的素質無法滿足他們的追求,要么他們無法從音色各有千秋的品牌中,選取最適合自己的設備。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13中國網絡音樂市場年度報告》指出,當年全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5億,而酷狗音樂幾乎是當時市場上最重要的玩家。當基礎的聽歌需求得到滿足后,用戶們更想聽到音色更好的音樂以及符合自己聽歌習慣的聽感。于是,在2013年,酷狗音樂推出了蝰蛇音效。
在試水階段的最早1.0版本,蝰蛇音效首先滿足的是用戶最迫切的需求——通過“一鍵麗音”來提高音色音質。讓團隊有些驚喜的是,這項功能迅速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和追捧。
于是,蝰蛇音效又嘗試著在更多的維度去滿足引導用戶的需求,并組建了“蝰蛇音效聲學實驗室”團隊,36kr采訪團隊負責人劉佳澤了解到:在2.0版本,蝰蛇音效將一鍵麗音升級為自適應音樂流派EQ的3D麗音,并引入了超重低音、HiFi現場等音效;3.0版本,又開發出了脈沖反饋,去嘗試一些前瞻性的研究;4.0版本里,推出了許多行業首發音效:有為歌手明星專屬調配的歌手音效,也有為汽車車型音響專業調配汽車音效,更有年輕人喜好的聲學黑科技 3D 旋轉音效。
劉佳澤表示,蝰蛇音效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過插曲:“比如當時在PC端表現出色的3D 旋轉音效,到了手機上卻無法帶來同樣讓人滿意的聽感。原因在于,當時手機的硬件水平和性能還不足以支持音效效果。”這個現實問題,使得團隊在功能的開發和實踐上開始考慮:不只要作加法,有時候也需要作減法,并在環繞度數、音效效果細節上進行調整,最終3D 旋轉音效在手機端推出后,就立刻取得了用戶的認可。
在做加法和減法的過程中,蝰蛇音效自2013年至今,已推出了11款官方音效、1829款環境音效、31款歌手音效,其被超五億人使用過。
而蝰蛇音效聲學實驗室在3D 旋轉音效問世后,又相繼打造出多音軌功能、黑鉆蝰蛇音效等在自有專利技術基礎上開發的音效和功能,進一步將數字音樂平臺的音效體驗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多音軌功能” 實現把音樂中的人聲、多種樂器聲等不同音色的音軌剝離,實現單獨控制播放,用戶動動手指就能體驗音效調音的樂趣;“黑鉆蝰蛇音效”則采用全新音質多重修復技術,讓任意歌曲具有黑膠母帶聽感,使用戶最大程度發現欣賞到歌曲的每一個細節。
“我們在聽歌體驗提升的探索,是為了給用戶提供的音樂服務具備更多的想象空間”劉佳澤說。
音效社區是怎樣煉成的?
2018年,蝰蛇音效不僅積累了大量音效用戶,還聚集了大批音效調音愛好者。其實蝰蛇最初并沒有在這方面著意太多,他們只是請這些“音效達人”制作各種音效效果,卻意外發現非常受歡迎。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蝰蛇音效社區生態應運而生,并在論壇社區里開放了上傳功能。針對各個型號的耳機,用戶都能上傳自己認為最符合耳機音色特質的音效附件。用戶的參與熱情出人意料,越來越多的用戶上傳并下載各種音效,社區的討論度和活躍度水漲船高。
緊接著,蝰蛇音效又開辟了音效市場,經過官方審核和認證的音效在這里匯集。圍繞用戶創作上傳的音效,蝰蛇的社區蓬勃發展。團隊也清楚意識到,UGC 是整個蝰蛇音效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音效市場的推出也成為了蝰蛇音效區別于其他音效產品的最大特色之一,同時也讓酷狗音樂成為唯一有專業音效市場的音樂品牌。
于是,在5.0版本時,酷狗進一步升級將音效達人升級成音效調音師,推出了圍繞內容制作的標準和認證,讓這些業余或專業的內容制作者能參加比賽。
2018年,蝰蛇音效的使用人數超過了3.5億。就在這一年,他們舉辦了第一屆金蝰蛇調音師大賽。首屆賽事中,官方從1600個音效調音作品中精選55件參加比賽。次年,海選的 UGC 作品則達到了3290件,也漸漸營造出一個繁榮持續的社區生態。
建立在用戶基礎上的社區生態是沃土,軟件和硬件的融合則是土壤的肥料,在團隊的澆灌和培植下,蝰蛇音效的枝干生長得更為茁壯,結出的果實也格外甜美。
在行業端,蝰蛇音效也在慢慢打造生態,實現從0到1的跨越雖然很艱辛,但在用戶端積累的良好口碑已經反過來影響著汽車、耳機等產業,最終以音樂聽感提升方案供應商的身份切入合作。
如今,蝰蛇音效總數超過了13萬款,僅官方音效3D麗音使用就超過4.1億次;它適配142個汽車品牌,為超1500余款車型提供專屬汽車音效,每天為超180萬人次服務。
從用戶出發,打造音樂生態
追溯回2013年,用戶僅僅想要更多的音色與更好的音質,蝰蛇音效滿足了用戶,又漸漸提供了更多。最初,蝰蛇音效還只是計劃利用 PGC 驅動產品的生產,接著,他們發現了用戶痛點,利用 PGC 和 UGC“兩條腿走路”,漸漸建設成了一個社區。
針對國潮國風趨勢,蝰蛇音效推出了古風音效,在民謠從小眾類型逐漸發展為主流的節點,他們推出民謠音效以及好妹妹樂隊音效,在真人選秀節目蔚然成風的時候,又適時推出了火箭少女101音效。
在行業端,蝰蛇音效和耳機、汽車、智能家居合作,打造定制專屬音效,通過數字音頻技術解決了不同場景下提升音樂聽感問題,尋找到了更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生態。
洞察用戶需求并不是難點,難的是將其產品化。更難的是,在推出產品之后,如何圍繞用戶、產品打造出一個健康長久的生態,最終圍繞用戶、社區與生態實現完整的商業化閉環。在這一點,走過九年的蝰蛇音效探索出了一條路徑,且至今還仍然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