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As
這幾年傳統PC市場連年萎縮,各家硬件企業銷量都不好過,而象征這微軟走入移動時代的Windows 8由于操作邏輯的大變,加上傳統PC跟進緩慢,至今也只有12.63%的市場份額。意識到“軟硬結合”的微軟,推出了Surface系列的PC平板二合一設備,告訴世人新版Windows的正確打開方式。經過兩代磨合,終于在第三代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在Surface Pro 4和Surface Book的帶動下得到爆發,今年十月Surface線上銷售首超iPad。
Surface系列的成功不僅為微軟帶來了硬件收入,也讓PC硬件廠商看到了希望,遂紛紛投身微軟陣營推出自家基于Windows的PC平板二合一產品,就連PC市場數一數二的惠普、聯想也不例外。
前些日子,惠普公司推出了一款向Surface Pro看齊的PC平板二合一產品,名為Spectre x2,作為硬件廠家的“跟隨”之作,讓我們看看在Surface之后,PC廠商除了跟隨還有哪些改變。
Spectre x2的配置如下(對比接近價位Surface Pro4及蘋果MacBook)
外觀設計
作為一款售價萬元上下的二合一平板,惠普Spectre x2(后簡稱x2)的顏值自然也得對得起惠普的工藝水平和價格:機身采用鋁合金一體切削,不僅使機身也更加堅固耐用,在質感與觸感上都比塑料機身要多幾分尊貴。而8.8mm的厚度及847g的重量比起Surface Pro 4和iPad Pro要厚重一些,但對于傳統筆記本來說仍算得上輕薄之列。
機身正面是一塊12英寸1920*1280的分辨率屏幕,雖然對于一款售價萬元的平板,在如今競品早已上2K的年代確實有些低,但在正常連接鍵盤當筆記本使用時也沒有明顯的“大果粒”現象。
機身左右兩側各有一個Type-C接口,這兩個接口都可以為平板充電,也可以通過隨機自帶的轉接線可以轉換為全尺寸的USB接口,這種正反可插、左右可插避免了線材纏繞,十分人性化。
除了兩個Type-C接口,機身頂端是電源鍵,左側自上而下分布著耳機插孔、音量調節按鈕、和背部的支架開關,只需向下撥動開關,就會彈出背后可調節的U型支架,供屏幕直立在桌面上使用。
而機身右側的SD卡槽則是一個槽點,筆者翻遍了包裝盒也沒找到取卡針,這里要給惠普“有卡槽不送卡針”的設計一個“差評”。
與Surface Pro4自帶手寫筆需另買鍵盤不同,x2則隨機自帶鍵盤蓋(沒有原廠的觸控筆配件)。使用方式同Surface,都是通過機身底部的鍵盤接口連接,相比Surface Pro4的鍵盤蓋,x2在不僅打字手感同樣出色,鋁合金材質并有背光功能的鍵盤蓋顯得更加一體美觀,在黑暗環境下打字也更加實用;而鍵盤自帶的揚聲器開孔不僅點綴了鍵盤,也起到了增大外放音量的效果。
硬件性能
在硬件配置上,惠普為x2選用了Intel Core M 6Y75處理器(Intel HD Graphics 515圖形處理器)。估計不少人都會對這顆主打小尺寸與低功耗的Core M的性能抱有疑慮,那這顆處理器實際表現如何呢?
在接近兩周的使用中,這顆處理器的性能表現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能游刃有余地應對日常網頁瀏覽、文字編輯、視頻播放外,還能完成Photoshop等繪圖任務,可以說對于大部分的辦公需要,這顆處理器在性能上都可以滿足。
而HD 515的核心顯卡,在顯卡天梯中屬中等偏下,游戲性通常并不理想。但由于惠普在產品介紹中并沒有提該平板的使用場景,所以筆者也就選擇幾款游戲,測試一下x2的游戲性能。
實際結果基本和HD 515的芯片水平相符。在《英雄聯盟》的測試中,最低特效約為每秒70/30幀(對線/團戰)。而開啟最高特效,幀數大約為每秒45/15幀;在最低特效運行《星際爭霸2》時,當發生大范圍交戰時,就會出現卡頓;而在運行《暗黑破壞神3》時,即使最低特效,畫面依舊卡頓嚴重??磥韝2不運行大型游戲,還是可以快樂地玩耍的。
不過x2還有一個令人沮喪的問題,由于預裝Windows 10,在網頁播放優酷超清測試時,稍微滾動網頁就會出現黑屏,提示“顯示器驅動已停止響應,并且已恢復”,而描述中竟然寫的是“For Windows 8”的驅動。小編遂從Intel下載驅動更新程序,卻發現根本沒有針對Windows 10的更新。這一次,微軟走的太超前,Intel和惠普可要抓緊時間修復了。
性能上還算讓人滿意,但是續航上,搭載了低功耗Core M處理器的x2表現反而卻沒有表現出優勢。雖然惠普方面標稱可以使用10小時(使用測試軟件在MM12的模式下進行的模擬測試),且在20%以下點亮會開啟節電模式,通過處理器降頻以及降低屏幕亮度來延長使用時間。但在筆者實際使用情況下,x2的實際使用時間為4.25小時,雖然通過修改條件(降低亮度、使用強度等)可以獲得更長的使用時間,但看來Windows PC的模擬測試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差距比較大幾乎已經成為行業通病了。
綜合之前的外觀設計及硬件性能,可見x2除了不夠“持久”之外,性能和顏值還都算是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水平,那么x2的軟件方面又如何呢?
系統:又愛又恨又離不開的Windows 10
Surface之所以成功,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搭載了完整版的Windows,畢竟多年積累的強大且富有生產力桌面軟件生態既是Windows盤踞桌面端的護城河、也是微軟欲打通平臺開疆展土的攻城車。所以Surface雖然稱之為平板,但仍有很多人更愿將其當作PC使用。
所以在系統上,微軟最新的Windows 10家庭版系統就成了包括x2在內的所有Windows 10二合一平板預裝系統的首選。
Windows 10除了回歸了Win7的開始菜單,還融合了Win 8的扁平界面風格,將IE瀏覽器替換為了Edge瀏覽器,加上Microsoft賬號連接起來的云端,讓Windows擁有很高的同步效率。下面筆者就以Cortana語音助手以及微軟所倡導的UWP(通用應用)來談談Windows 10的變化。
Cortana:經過微軟多年的開發,小娜終于隨Windows 10得以面見世人,只需“你好,小娜”便可呼出這位語音助手,不僅可以聊天、播報天氣、記事,還可以提醒未來的待辦事項,甚至可以幫你打開找不到的應用和文件,當然前提是你要記得程序的全稱。
UWP:通用應用平臺是Windows 10的另外一項新功能,旨在通過不同Windows 10設備自適應UI通吃所有平臺的應用體驗。目前像優酷、樂視、QQ、微博等都已經在Windows商城上架了自家的UWP應用。
UWP有三寶:(界面)適應、(字體)清晰、(資源)占用少,以視頻應用為例,網頁登陸視頻網站播放視頻CPU占用平均在60%~70%,而UWP版占用僅10%~15%,而且還都是無!廣!告!的。
不過有得必有失,目前UWP普遍要比之前的應用軟件有一定功能缺失,比如:
視頻類應用最高只能看高清,
QQ、微博等軟件,除了基礎功能外,比如會員服務、定制背景等功能還沒有上線。
而且UWP把iOS與安卓平臺上面的“閃退”學得爐火純青,在Windows商城評論頁可以看到大量用戶對于閃退問題的抱怨,而在小編實際體驗中,也確有閃退現象。
目前支持UWP的應用多是一些社交類與內容(音樂、視頻)消費類軟件,而像Photoshop等工具軟件還尚未支持UWP,雖然可以下載軟件安裝包,但目前Windows 10對于這些軟件的兼容性并不理想,經常會出現畫面和字體發虛的情況(注意下圖中窗口內外的字體變化),用戶體驗平平。
作為二合一平板,除了日常連接鍵盤的PC用法,平板模式則更加利于手持,允許用戶更加靈活地甩開鍵盤輕裝上陣。由于觸屏最常用的“點按、劃(拖)動、多點觸控”,使平板模式下,雖然放棄了鼠標鍵盤等生產力配件,但依然可以作為一臺娛樂平板,躺在床上刷網頁、看視頻,但在游戲方面大量的“右鍵、滾輪、快捷鍵”的操作,會讓你十分想念鼠標鍵盤。就目前來說,目前Windows平板應用生態還比較有限,仍需要微軟持續發力。
從Windows 10開放免費升級,我們看到了渴望通過免費換取用戶群體,倒逼硬件及應用開發者進入Windows 10的新平臺來,也看到了Windows 10在觸屏手勢操作中作出的效率優化。然而對于微軟,問題在于一方面觸屏的操作邏輯與傳統PC操作邏輯大相徑庭,用戶和開發者需要逐步適應;另一方面如同Windows幾百組快捷鍵一樣,微軟并沒有明確告訴用戶如何使用。微軟朝著生產力大幅邁進,但離人性化還是有些距離,各種各樣的兼容性與小Bug也顯出Windows 10上線的倉促。想讓Windows 10更好用,微軟還得再加把勁。
總結
雖然惠普并沒有明確指出這臺Windows平板的受眾人群,但經過一系列的分析,依舊可以勾勒出x2二合一平板的受眾人群:
首先,用戶需要的是一臺筆記本;
對機器顏值、做工要求高(全金屬機身、鍵盤);
經常攜帶筆記本電腦外出辦公(輕薄便于攜帶、性能充足);
對Office辦公軟件使用較為頻繁(高效率的Windows系統);
最好在閑暇時還可以拿來娛樂消遣(一定的游戲性能、平板模式);
最后還得有一定預算(10499元,另有CPU小幅縮水的低配版,售價8999元)。
如果你恰恰符合這些條件,那么HP Spectre x2還是值得納入你的考慮范圍的,但如果你是一名游戲愛好者,或是只想買個娛樂用的平板電腦,這款平板未必是你的最佳選擇。購買前要注意的是,目前這款Windows平板配件部分享受保修及維修政策,但電源適配器、鍵盤這些配件并不單獨出售,如果造成丟失,可能就會造成一些麻煩。
事實上,由于軟件已經硬件形態都效法微軟,這些受眾人群也同樣適用于Surface Pro在內的其他Windows二合一平板。這些人往往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高收入人群,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選擇面向這些受眾推廣產品,不僅可以為產品帶來較高的利潤率,也可以在這些人群中儲備潛在的開發人才,前者可以讓更多PC廠商遵循微軟規則研發產品,提高Windows產品的市占率;后者則有利于未來持續發展,這些都是微軟希望看到的。
而對于PC硬件廠商來說,缺乏軟件結合,遲早會因為落伍而面臨淘汰。蘋果OS X不外賣、谷歌Chrome OS不給力,抱住微軟Windows大腿不掉隊是唯一選擇。
不管怎樣,微軟憑借Surface系列的成功在PC硬件制造業攪起了一池春水,向行業傳達“PC未死”的訊號,相信隨著硬件廠商的重新入局,未來PC還會有新的形態與玩法,屆時PC市場或將重新受到科技行業看好,迎來“第二春”。
微博:@愛否科技
微信:FView
官網:www.FView.cn
聯想X260秉承了X250的很多優點,其中最令人稱道的地方莫過于超長的續航表現,能提供長達1天的工作使用。自然,X260也在很多方面帶來了改進和突破,不失為全新的野獸筆記本。那么這款設備是否值得升級呢?外媒SlashGear為該機帶來了詳細評測。
在開始評測全文之前,我們還是先說下結果。外媒SlashGear給出了9分(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越好)的綜合評價,并羅列了聯想X260的優缺點。
聯想X260的優點:
● 難以置信的超長續航表現
● 卓越的耐用性
● 小巧、輕量的超級本設計
● 優秀輸入體驗的鍵盤
● 提供豐富的硬件配置
聯想X260的不足:
● 沒有觸控屏幕選項
硬件:
如果你已經擁有或者曾經使用過X250,那么你會發現X260的外觀和使用體驗非常的相似。這款12英寸的筆記本框架為黑色,采用了ThinkPad經典標志性的商務設計,而且鍵盤滿足了我們對ThinkPad的所有期待。觸控板同樣具備三枚物理按鈕, 自然在鍵盤上有個紅色的TrackPoint點。
ThinkPad X260的兩側提供了豐富的端口,包括三個USB 3.0端口(本次評測的型號沒有USB Type-C)、網線端口,一個Mini DisplayPort端口等等。此外在屏幕邊框上方有個網絡攝像頭,電源按鈕位于鍵盤邊緣,電池可以從底部彈出。
X260被聯想描述為超極本,但是并沒有像X1 Carbon或者MacBook Air的一樣采用逐漸收窄的設計。相反,X260采用了完全方正的外觀設計,具備平滑的邊緣和明顯圓潤的邊角。
從整體上來看,聯想X260最厚的部分僅僅只有0.8英寸,機身整體重量為2.9磅。盡管并非市場上最薄或者最輕的筆記本,但完全談不上厚重。這種小尺寸深受旅行者等需要將筆記本頻繁裝進背包的用戶喜愛。
同大部分ThinkPad產品線相同,X260采用了愛憎參半的設計元素。同Yoga 910或者其他更豪華、更華麗的設備有所不同,X260的整體設計沒有多余的部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ThinkPad X260具備MIL-SPEC級別耐用,經過了壓力、鹽霧、震動、突然的溫度變化、高溫、低溫、灰塵以及真菌的嚴苛測試。
同ThinkPad其他型號和X250所裝備的鍵盤相同,X260具備合理的鍵程,柔軟的物理反饋以及適度的阻力。同時觸控板的品質也非常的高,在追蹤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12.5英寸的屏幕共提供三種不同分辨率,包括亮度為200nits的1366*768分辨率 TN屏幕;此外還有相同亮度相同分辨率的IPS面板材質。最后還有亮度為300nits的分辨率為1920*1080的IPS材質屏幕。
技術規格:
處理器:
– 英特爾? Core? i7-6600U 處理器
– 英特爾? Core? i5-6300U 處理器
– 英特爾? Core? i5-6200U 處理器
– 英特爾? Core? i3-6100U 處理器
操作系統:
– Windows 10家庭版
– Windows 10專業版 – 聯想推薦
– Windows 7專業版 – 通過Windows 10專業版降級權限進行預安裝
顯卡: 英特爾? 集成顯卡
內存: 最高16 GB DDR4
相機: 720p HD Camera
內置存儲:
– 機械硬盤 (500 GB / 1 TB) 5400 rpm
– 固態硬盤 (128 GB / 192 GB / 256 GB OPAL2 / 512 GB SATA)
音頻: Dolby? Advanced Audio? v2
電池: Up to 21.4 Hours (3+6 cell 72 WHr)
屏幕:
– 12.5″ HD (1366 x 768) TN, 200 nits
– 12.5″ HD (1366 x 768) IPS, 300 nits
– 12.5″ FHD (1920 x 1080) IPS, 300 nits
尺寸:
– 12.03″ x 8.21″ x 0.8″
– 305.5mm x 208.5mm x 20.3mm
重量: 2.9磅以上
端口:
– 3個USB 3.0
– RJ45
– Mini DisplayPort
– HDMI
– 4-in-1 Card Reader
– 3.5 mm Microphone / Headphone
– Smart Card Reader (Optional)
WiFi: 英特爾? Snowfield Peak 2 WiFi 2 x 2 802.11 a/c with Bluetooth? M.2 (vPro?)
WWAN:
– Integrated Mobile Broadband upgradable
– Sierra Wireless EM7455 (coming soon)
軟件和性能:
正如上方規格信息所展示的,ThinkPad X260筆記本共有四種處理器選項,三種屏幕選項,六種存儲選項,而產品的性能取決于你所選擇的規格配置。外媒手頭上評測的筆記本裝備了英特爾Core i5-6300U,8GB的內存,運行Windows 10專業版。在評測涉及大量的網頁瀏覽、下載和上傳、十幾個標簽頁之間切換、適度的照片編輯以及同時播放音樂,在此過程中并沒有出現任何麻煩,而且內置電池提供了長達一天續航保證。
ThinkPad系列產品的續航一直是她比較關鍵的參數之一,ThinkPad X260同樣沿用了前幾代產品“3芯+6芯”的電池組合方式,內置了一塊24Wh鋰電池,標配了一塊可拆卸的48Wh鋰電池。
在60%屏幕亮度,16%音量,關閉鍵盤背光,連接至無線網絡的情況下使用內置播放器分別播放一段1080P視頻1小時。在不使用外置電池時,ThinkPad X260一小時耗電20%,預計續航時間為5小時;在使用外置電池時,ThinkPad X260一小時耗電7%,其中外置電池耗電10%,據此推測,使用外置電池時,ThinkPad X260的續航時間為15個小時左右。
小結:
聯想X系列走商務輕薄路線,始終都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自然X260同樣適用。如果你不介意屏幕是否觸控,那么完全值得設備升級。筆記本基本上都是便攜式的,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主要關注兩個方面,輕便的設計和充足的續航表現。這款X260很好的平衡了這兩項元素。
目前在聯想官方網站上,聯想X260的起售價格為5499元,最高版本售價為13699元。
編譯于 slashg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