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數碼博主,也是一個游戲發燒玩家,閑時的愛好就是玩玩游戲,雖然現在移動設備的性能越來越強,但是游戲的模式還是沒有PC游戲來的原汁原味,很多經典游戲移植到手機上之后都變味了,但是坐在電腦桌前玩游戲的時間是越來越少,直到我發現了一種新形態的Windows系統的掌機,前前后后上手體驗了幾款,也見證了這種形態的掌機的進化過程,最近上手了一款名為AOKZOE A1L的掌機,它搭載了一顆AMD銳龍7 6800U 處理器,以及支持長續航的電池,在性能和續航上都有所升級,也是上手它的主要原因,下面就來分享一下。
首先入手這類掌機最關注的點,就是它的配置與性能如何,那么先來整體說說這臺AOKZOE A1L的配置,它內置一顆AMD銳龍7 6800U 處理器,內存有兩種選擇分別是16GB與32GB,均為LPDDR5 6400MHz的高頻版,硬盤容量有三檔可選,分別是:512GB、1T、2T,A1L后面的“L”代表長續航版,標準版使用48Wh(12600mAh/3.85V)電池,長續航版使用65Wh(17100mAh/3.85V)電池,均配備100W氮化鎵快充頭。
這顆6800U處理器采用“Zen 3+”架構,有8核16線程,單核主頻最高能達到4.7GHz,與目前主流游戲本上6800H處理器的最高主頻相當,但是功耗比標壓處理器更低,能夠得到更好的續航時間。CPU-Z查看處理器的詳細參數,測試中使用參考值,這顆處理器的性能與桌面級的i7-8700K的性能相當。
處理器內置核心顯卡,AMD Radeon 680M顯卡使用RDNA 2顯卡架構,擁有12個顯示核心,可以達到最高2200MHz的顯示頻率,現在的核顯性能可不是之前的核顯性能可比的,能夠達到獨顯的性能。使用CINEBENCH R15測試得到的成績是:130.16fps與1829cb。
使用CINEBENCH R20測試得到的成績是:4454cb。
機器出廠內置了PCIe3.0固態硬盤,支持替換為PCIe4.0固態硬盤,使用軟件測試,得到了3293.8MB/s的讀取速度與2486.8MB/s的寫入速度,其中4K的讀寫速度都表現不錯,使用這種速度的固態硬盤能夠提升開機速度與程序的開啟速度,日常存儲速度也都很快。
除了性能之外,外觀設計也是重要的選購因素,大部分發燒玩家追求的都是性能與顏值兼具的產品,這臺AOKZOE A1L使用“量子藍”的外殼,表面為類膚的磨砂材質,長時間游戲手心會出汗,影響握持手感,但是類膚材質能夠減輕手心汗水的油膩感覺,起到清爽的作用,這個暗暗的深藍色配合表面點綴的“電路紋”,視覺效果尚佳。
LED氛圍燈的加入,讓這個掌機在外觀的可玩性增強了,設計靈感來源于上古神獸,像眼睛一樣的造型頗具戰斗感。且燈光顏色與模式可以自定義,通過右下角的“TURBO”按鍵可以快速打開控制中心,這里可以快速的調節燈光模式、屏幕亮度、聲音大小等基礎設置。燈光顏色預設了多種模式,基本能夠覆蓋大部分的常用色調,同時還能調節燈光模式:彩虹、單色常亮、呼吸等等。
通過控制中心還可以調節CPU的功率,范圍在4W~28W之間無極調節,就好比PC中的超頻軟件,在看劇、上網的時候將CPU功率調低能夠滿足性能需要的同時延長掌機的續航時間,在游戲中將CPU功率調節至28W,開啟性能模式能夠滿足大型游戲與軟件的性能需求,算是“可咸可甜”中的代表了。另外在更新了新的玩家中心之后,增加了全局鎖幀模式,可以選擇30~60幀固定幀率,鎖幀之后CPU功率為自動調節,自適應模式下,玩家可以在體驗流暢幀率的游戲畫面同時不用專門去調節掌機的功率,這個模式用起來更簡單方便。
與“量子藍”機身配合的是黃色的按鍵點綴,使用冷暖撞色的設計理念,配合裝飾的“電路紋”,視覺上富有科技感與戰斗感,是游戲發燒玩家比較容易接收與喜歡的設計理念,符合“電競”與“游戲”的設計。
背面的散熱進風口造型為“X”型,能夠看出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雙手握持兩側的手柄背部,做了人體工學的弧度設計,實際握持感受舒適,與常用的手柄感受差不多,整機身729g的重量可以接收,沒有明顯的墜手感。
背部右側邊設計了一個金屬的折疊支架,可以讓掌機簡單的立在桌面上,無段落設計,可以調節到任意角度,滿足不同桌面高低的角度需求。
下面我們回歸它的本職,聊聊游戲體驗,作為一臺口袋掌機,游戲體驗是第一位的,除了性能、屏幕這些硬件因素外,手柄的操控感能夠直接影響它的體驗感受,且這種掌機設計成為一體式的手柄設計,不能夠更換手柄,所以操控的體驗上必須下功夫。
AOKZOE A1L使用了ALPS電競級搖桿,相信喜歡玩游戲的玩家對這種搖桿都有所了解,大部分的電競手柄都使用了這種搖桿,搖桿高度8.5mm旋轉角度18°,為常規的設計,玩家上不需要適應就能直接上手。
肩鍵使用微動開關,按壓下去有明顯的的咔噠聲,為機械手感,扳機鍵使用線性扳機鍵,行程8.5mm,壓力克數為160克力,因為機器的縱向寬度比手柄的縱向寬度要大,所以為了手機能夠更輕松的觸摸到肩鍵與扳機鍵,所以它們設置在了兩則彎角的位置,兩側手指可以剛好舒適的按壓到肩鍵與扳機鍵。
游戲的體驗首先挑戰了一下體積比較大的游戲《戰神4》,使用游戲預設的顯示等級能夠流暢的運行游戲,因為手柄是免驅的原生手柄,直接進游戲就使用默認的按鍵模式,不用再進行繁瑣的映射操作。
游戲全程流暢穩定,搖桿指向性精準靈敏,扳機與肩鍵手感都表現不錯,快節奏的戰斗能夠給到暢爽的操控感。
接著是競速游戲《極品飛車》,競速游戲中,手柄的扳機鍵負責油門與剎車,線性的操控能夠給到沉浸感更好的真實體驗感,同時對車輛姿態的操控更精準,雙色的按鍵設定在游戲中能夠起到快速辨識的作用,不單是裝飾那么簡單。
掌機的屏幕為8英寸,分辨率達到1920*1200,在這塊8英寸的屏幕上顯示密度達到283PPI,幾乎感覺不到像素顆粒感的存在,游戲畫面顯示細膩,且8英寸的屏幕在手持的距離大小也足夠用,能夠得到不錯的沉浸感,且機器內置了雙線性振動馬達,震感明顯,路面的顛簸都能通過振動模擬出來,賽車的沉浸感是不錯的。
又體驗了《無雙大蛇》,這類群戰的消遣時間的游戲最適合在這類掌機上來玩,消遣時間隨時隨地的玩,這是筆記本和臺式PC給不到的體驗,掌機的配置可以輕松的駕馭這類游戲,開最高效果可以流暢運行。
另外使用模擬器將掌機的功能進一步拓展也是可以的,因為它內置三軸陀螺儀以及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模擬手柄的體感操作,在FPS類游戲中使用陀螺儀進行瞄準,能夠得到更快更準的操控體驗。
作為一個高性能掌機,散熱性能直接影響了它的性能發揮,通過機器頂部的散熱出風口,能夠看到里面的散熱鰭片,內部使用了雙銅管的散熱配置,智能溫控系統可以實時調整散熱速率,背部的進風口覆蓋了85%的風扇面積,出風量達到了4.7CFM。
風扇全力工作的時候,能夠輸出2M/s的風速,同時出風口的風溫為26.2℃,說明機身內部的整體溫度控制還是不錯的,散熱余溫能夠反映出機身內部整體的溫度情況,長時間游戲過后,機身也沒有明顯的溫度集中升高的位置。
風扇正常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值為37dB左右,全力工作的時候,聲音提升至40dB左右,正常工作時的散熱聲音幾乎可以忽略,全力工作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它的聲音,但是不吵人。
屏幕支持10點觸控,日常外出基本用不到實體鍵盤,掌機設有虛擬鍵盤快捷轉換鍵,一鍵調用虛擬鍵盤,搖桿鍵盤和觸控結合,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如果不是大量打字的話,完全夠用。
如果非要用它簡單辦公的話,通過藍牙連接鼠標、鍵盤也能實現辦公的需求,應個急也是可以的,雖說它的本職工作是游戲掌機,但是鑒于性能比一眾筆記本還強,所以它的利用率可以深挖一下。
并且雙Type-C 4.0接口不但支持100W的PD快充,還支持視頻得輸出,通過Ty-pe-C線連接支持的顯示器,可以實現一邊充電一邊擴展視頻的操作,在桌面上實現主機的作用,這樣一來帶著出門能隨時隨地玩游戲,回家接顯示器又能做桌面小主機,使用率就高了不少,同時支持充電這個功能就很方便。
觀影的續航時間大約能夠達到6小時的本地視頻播放,游戲開啟15W模式能夠堅持3小時的時間,如果滿功率28W游戲的話,能夠堅持1.5小時以上的時間,長續航版在續航的表現上比標準版多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
使用原裝的便攜手拎包,能夠起到防撞、防震、防刮花的作用,出門拎起來就走,也是比較方便的。
AOKZOE A1L上手了幾天的時間下來,已經成為了我日常的主力游戲機,相比拿筆記本和PC玩游戲,空間條件的限制,拿這臺掌機玩游戲就隨意多了,客廳沙發一邊追劇一邊游戲、臥室床頭想起來就開機戰30分鐘、外出通勤無聊的時候從背包取出就玩,隨時隨地游戲的特點是其他類型產品無法滿足的,雖說有專門的掌機在那里,但是往往不支持Windows系統,游戲的資源在那里,而這臺掌機的實用性與游戲性兼顧,一臺機器就能結合游戲、辦公、觀影、上網等等功能,自帶的陀螺儀能夠識別掌機的橫置、豎置狀態,從而自動旋轉屏幕,有些場景下豎屏使用畫面更舒適,加上觸控屏幕也是一種靈活與特別的存在,是喜歡游戲的玩家們新的選擇,好啦本期的分享就寫到這里,更多的游戲體驗還強關注我的視頻評測。
不小心刪除了重要數據怎么辦?
「手滑」總是在所難免,
第三方數據恢復軟件?
花大價錢找專業公司幫忙恢復?
(其實我的資料還沒有這么值錢,
但是白白丟失了也還是心疼!)
日前,微軟官方發布了
一款文件修復軟件
Windows File Recovery ,
聲稱能夠幫你恢復誤刪的文件。
大小只有超級迷你的8.29MB。
看起來就是真香預警
▼
那么,用起來到底怎么樣呢?
「真香?」與否
跟著小A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首先,這是一款由微軟官方發布的Windows App,唯一的下載渠道就是微軟應用商店,也就是大家打開開始菜單都能看到的這里。
▼
官方的軟件說明:
該工具可以恢復個人數據如照片,文檔,視頻等,且支持多種文件類型,如JPEG,PDF,PNG,MPEG,Office文件,MP3和MP4,ZIP文件等,以幫助確保數據不會永久丟失。
還可以從HDD,SSD,USB和存儲卡中恢復數據(簽名模式可以擴展到NTFS以外的磁盤)。
哇塞,簡直是全能王啊!!!
這里一定要重點看!!!
想要下載這款軟件,你必須保證自己的系統已經更新到了 19041.0 以上的版本,也就是Windows 10 2004!
這個條件可謂是非常嚴苛
(實際為了測這玩意兒裝系統搞了一下午)
▼
如果系統不滿足條件,別費勁更新了,直接看小A的操作即可~
ps:現在部分機型還不能升級到2004,因為官方還在做調試,你很可能浪費了一下午時間下載鏡像,最后告訴你不符合升級條件,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帶著升級到2004系統的一身疲憊,讓我們來安裝一下這個軟件,選擇「啟動」。
接下來一看就傻眼
沒有騙你們哦
打開來這個軟件長這樣
其實是完全沒有圖形界面的命令行交互
大概也沒想讓我們會用吧!
這款毫無人性的軟件,本質上需要你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甚至是編程思路,才能自如使用。
說實話,看了操作文檔也還是會一頭霧水。于是小A索性沒怎么看,而是根據屏幕出現的示例,認真鉆研了一下。
下方為打開軟件就會自動顯示的3行例子
圖片可能看不清,手打示例如下:
①winfr C: D:\RecoveryDestination /n Users\<username>\Downloads\
②winfr C: D:\RecoveryDestination /x /y:PDF,JPEG
③winfr C: D:\RecoveryDestination /r /n *.pdf /n *.jpg
翻譯版本
示例中的C:就是源驅動器,也就是你要從C盤恢復文件;D:是目標驅動器,也就是恢復出來的文件你要存在D盤。這里要注意,源驅動器和目標驅動器必須不同,也就是你的系統里必須包含至少2個分區才行。
在恢復中,系統會自動為你生成一個恢復文件夾(如下圖示例)
接下來的 /n /x /r 是 winfr 可以選擇的三種模式, /n 代表默認模式,也就是用來掃描指定的文件名和路徑的;/x 表示分段模式;/r 表示簽名模式。
PS:從操作文檔里隨意截了一些圖,看不懂的話直接拉到下方小A的操作示例吧~
完全掌握看來是不能夠了,所以,直接上吧!
想要恢復C盤里面所有PNG類型的圖片(特意胡亂刪了一些也是挺累的),于是輸入命令:
C:D:/x /y:PNG
翻譯:使用/x分段模式,通過/y抓取所有PNG類型的文件,從C盤恢復到D盤。
如果你輸入的命令是正確的可被執行的命令,就會自動向下進行,反之告訴你報錯原因。小A的命令OK,所以下方自動幫我分析了一下這個命令的具體含義,然后問我要不要繼續,輸入y,恢復過程就開始了。
恢復時間還是挺長的
在恢復完成后,在指定的D盤下,果然出現了Recovery文件夾,大小居然有434MB!
然后里面分為恢復出來的文件夾,和一個log檔。
打開恢復文件夾,里面一共27,729個項目~!將近3萬張圖片......
那么本篇內容就到這里啦,
簡單總結:
如果你剛好有2004版Windows 10系統,
又有比較強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
其實這個軟件可以玩出不少花樣。
但如果是普通小白,就還是算了吧!
小A替大家試過了,現在都要禿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