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8S采用SWIM協議下載程序和仿真,每個單片機都有一個SWIM端口,只需要一根數據線就可以對STM8全系列進行仿真。仿真完成以后,此端口還可以當作普通IO來使用。比STC系列的51單片機要方便很多。
STLINK是ST推出的一款仿真工具,可以支持STM32和STM8全系列。體積小巧,價格也不貴,某寶上也就賣十幾塊左右。可以在IDE界面對單片機進行燒錄和仿真運行。查找軟件邏輯錯誤很有用。
將STLINK的VCC5,GND,RST,SWIM四個端口與開發板的四個端口對應連接就可以。
1、打開一個工程文件,添加一些控制LED亮滅的代碼并編譯工程文件。
2、右鍵工程文件 -> options,進入以下選項。仿真工具設為“ST-LINK”
點擊圖中綠色按鈕進入仿真界面(事先連接好硬件)
進入仿真程序以后,程序會停留在main函數的第一句之前,綠色代表將要執行的程序。
命令詳情
設置斷點運行到斷點處,便可以查看隨著程序的執行,LED的狀態怎么變化的。
調用出來WATCH窗口可以查看內部的全局變量數值。很方便調試
點擊紅色的標號可以退出仿真,退出仿真后,代碼會保留到芯片內部。開發板會復位重啟一次
IAR還可以不用仿真,直接給STM8燒錄程序,方法如下
為了方便可以給這個命令設置一個快捷鍵,便可以跳過仿真步驟,直接燒錄程序。
需要上述工程文檔和手冊資料的朋友可以點贊轉發后,私信將郵箱發我,并注明需要的資料,我將統一使用郵箱發放。有問題的朋友也可以下方留言或者私信咨詢
立題簡介:
內容:STM32/STM8系列單片機下載器選擇淺見;
來源:實際得出;
作用:STM32/STM8系列單片機下載器選擇淺見;
仿真環境:Keil-MDK4/5、IAR For STM8;
日期:2019-04-07;
=====================分割線========================
立題詳解:
如上文所示,對單片機而言,無論是“STC89C51”或是“STM32/STM8系列單片機”,其最小系統至少應該包含4部分,即:“電源電路”、“晶振電路”、“復位電路”、“下載電路”;
下載方式也主要有4種,本次介紹“STM32/STM8系列而言,其普遍支持4種下載方式:“ISP下載”(串口下載)、“JTAG下載”、“SWD下載”(ST-LINK下載)、“IAP下載”;
如本次重點討論“串口線”、“JTAG”、“ST-LINK”在單片機下載代碼時的選擇問題;
1、串口下載
對“串口下載”而言,多使用“USB轉串口線”,有“PL2303”、“CH340G”等,其使用實物如下所示:
優點:“ISP”符合“串口接口定義”,只需使用“TX”、“RX”即可,已成既定標準化、調試方便、價格便宜;
缺點:對“STM32”類需人為設置“BOOT0”的“初始狀態”、下載速度慢,來回切換,操作較麻煩;
首先,對“STC89C51”類單片機而言,其優勢明顯,借助“已有的1個串口”即可實現“代碼下載+串口通信”2種功能;
其次,對“STM32”而言,其需配置“BOOT0”與“BOOT1”才能進入不同的下載模式,需“人為干預”,大多條件下,將“BOOT1強行設置為0”,當“BOOT0=1”時,可進入“ISP下載”、下載速度慢,完成后,設置“BOOT0=0”,方可運行代碼;操作較麻煩;
2、JTAG下載
對“JTAG下載”而言,多使用“JTAG下載器”,“JTAG V8”使用實物如下所示:
優點:“JTAG公母口”均有固定的“接口定義”,已成既定標準化,調試方便;
缺點:不支持“89C51”低端系列單片機,下載接口體積大、所占IO口多、價格貴,普遍價格約“80RMB~150RMB”;特別是其與“KEIL-MDK”開發環境、“JTAG驅動”對應兼容性有很高要求,經常出現“JTAG驅動不兼容”而“無法下載代碼”、“KEIL-MDK奔潰”等問題;
3、ST-LINK下載
對“ST-LINK下載”而言,多使用“ST-LINK下載器”,“ST-LINK V2”使用實物如下所示:實物圖如下所示:
優點:下載接口體積小、所占IO口少(2個)、價格便宜,普遍價格約“8RMB~15RMB”;調試方便;其與“系統”、“KEIL-MDK”等兼容性好,很少出現由于“系統兼容性問題”導致“開發環境奔潰”、“無法下載代碼”等問題;
缺點:不支持“89C51”低端系列單片機,大部分“ST-LINK公母口”暫無固定的“接口定義”,由于需兼容“STM8”和“STM32”,大部分下載器多使用“杜邦線”人為外接;
4、下載器使用總結
對以上3種下載方式:“ISP下載”(串口下載)、“JTAG下載”、“SWD下載”(ST-LINK下載);需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推薦如下:
i)、對“STC89C51”系列開發:推薦使用“串口下載線”進行燒錄;
注意:“STC89C51”系列單片機在“中低端市場”仍有占有量,但其在同等條件下,相對于“STM8”而言,其價格優勢、指令集優勢、主頻優勢、外設優勢均不明顯;同時,對“STM8”而言,其下已有“QFN封裝芯片”,大幅減小PCB所需面積,價格約“1.20RMB”、主頻/指令集均優于STC89C51,相對于“STC89C51”已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
ii)、對“STM8/STM32”系列"Demo開發階段":可使用“JTAG下載器”進行燒錄;
原因:其為“標準化接口”、“標準化流程”,無需人為添加線路,在“軟件”/“硬件”部門協調時可有效減少溝通成本、提高開發效率;
iii)、對“STM8/STM32”系列"產品開發階段":可使用“ST-LINK下載器”進行燒錄;
原因:其為“小體積接口”、“標準化流程”,可有效減小PCB面積、降低PCB制作成本、PCB布線難度;可人為設定“對接接口”,在“后期維護”、“update”時,方便FAE進行直接進行操作,有效提高協同效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