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裝了一臺家境貧寒的游戲主機,原主機G4560+B150,采用B150魔改上九代i3 9100F方案,9100F有4核、4.1GHz性能,價格才450元絕對劃算。
AMD Ryzen和Intel Core如今分庭抗禮,如果說因為魔改成本更低而沒有選Yes!稍微可惜,那么顯卡升級推薦Nvidia 6系甜點,A卡的黑屏驅動和溫度問題實在感人,我RX590玩《極品飛車:熱度》碰到了馬路長草的bug(見下圖),據3DM網友說法A卡獨有,令人哭笑不得。
馬路長草,A卡獨有
土豪是主機配性感手辦,咱貧寒的呢放刺客信條猛男Alexios。
黑白熊貓配,沒有花里胡哨的RGB。
帶包裝是本次新裝,主板、電源沿用。
保留這塊微星B150M MORTAR主板,不僅僅是因為預算,從用料來講,6相CPU供電,帶全覆蓋的散熱模塊,壓制6核9400、9600理論都足夠,再有4根DDR4內存,2條PCIE顯卡插槽,4+1個USB3.0,音頻分割等,比不少3系丐板強。
當然缺點內存頻率低,只到2400MHz,然后這塊B150M奇葩的它M.2只能安裝WiFi設備,而不是存儲。總的說B150M MORTAR對得起軍火庫的名字,過氣老產品,不多費筆墨介紹。
魔改的技術含量雖高,我們不過是站在達人的肩膀上刷已被研究透的BIOS,所以操作上很簡單。
兩步走,一主板刷魔改BIOS,二CPU貼護舒寶,U0版需要,B0版甚至不用任何改,學習能力強的自己度娘,像我是做白嫖朋友黨,如果實在懶得動手,快遞到淘寶商家也不是不行。
注意不同牌子的主板改法不同,圖中對應的華擎改法,微星其實不用做短接。
SUPER版相當于GTX1660的GDDR6顯存加強版,其他TU116圖靈核心,1408個CUDA,192bit顯存位寬等一致。
VENTUS定位比GAMING低一檔,看中是因為有Founder Edition公版的味道,說件糗事,曾經和水友尬聊時把VENTUS誤認為FE,誰讓RTX FE這一代開始變成煤氣灶的風扇設計呢。
顯卡外觀一覽,銀灰配色,帥氣拉絲背板,搭配雙90mm煤氣灶風扇,沒有光污染的風格與主板正好自成一體。
第一次玩微星VENTUS系列,這卡的設定給我感覺,一是整體造型呈現(xiàn)出鋁合金質感,實際風扇殼和背板不是真的金屬,適合家境貧寒又想有FE內味的用戶,二是體型短小精悍,長度剛剛過20cm, 雙扇1660中最短,適合ITX、MATX小型機箱裝機,現(xiàn)在DIY圈子流行定制化的金屬小機箱,VENTUS顯然比三奶罩好兼容。
DVI、HDMI、DP老中青三代接口集齊,同樣適合老顯示器用戶。
背板MSI logo,斜紋拉絲帶有強烈的金屬質感,其實是普通塑料,只能說迷惑性太大了。以GTX1660Super的120瓦功耗來說,金屬背板散熱不是必須,我情緣價格成本再便宜一些。
單8pin顯卡供電。
標志性的刀鋒鰭扇葉,新GTX1660取消了我并不喜歡的智能(障)風扇啟停策略,很多時候到了溫度臨界點,瞬間拉滿轉速反而更吵。
網上沒看到過微星VENTUS的拆解圖,所以拆給各位客官參考,祭出鑷子和吹風機大法。
顯卡自身用料還闊以,元件集中核心左側,采用和GAMING一樣完整的4+2相供電,MOS帶獨立散熱片。
6顆鎂光組成6G的GDDR6顯存顆粒,型號90A77 D9WCW。
VENTUS散熱器,鋁擠做工,配置單根6mm熱管直觸核心,好在熱管較長,彎了S型兩次穿過散熱鰭片,估計能有1.5~2根U型熱管性能的樣子,顯存通過導熱貼連接。好吧開始我也擔心散熱器是不是太丐了,后來通過測試,壓制120瓦TDP的GTX1660SUPER卡還真的足夠,游戲中最高60℃出頭,詳見游戲測試部分。
MB400L沒什么多說的,便宜但顏值不低,硬朗拉絲前臉,經典六邊形logo,感覺是250元入門價位中相當能打的一臺箱子。
MATX尺寸,有鋼化玻璃和非側透,差別10塊錢。
粗獷的垂直拉絲,把面板提升到金屬質感效果,酷冷少有的非洞洞流機箱,正面無孔,靠兩側蜂窩孔進氣。注意這枚logo支持透光,但本身不發(fā)光,需要自配RGB設備實現(xiàn)幻彩燈效。
頂部一整面的防塵網,I/O開機鍵也是酷冷logo。
雖然平民定位,但MB400L內部有著很高的兼容性,頂部、前部均可安裝240/280規(guī)格的水冷散熱器或雙風扇。風冷限高167mm,顯卡限長344mm,當然我這次“家境貧寒”裝機沒有那么高端的玩意兒。
MB400L還有幾個不錯的小細節(jié),如防掉落的側板螺絲,免工具安裝的2.5寸SSD位,可移動、拆除的硬盤籠,裝機時讓人覺得省心。板材用料和做工對得起價位,小缺點是一次性PCI擋板,其他的在裝機展示部分再說。
電源忘了拍照,CPU散熱器是ARCTIC Alpine 12,特點和貓頭鷹一樣的靜音,壓4核9100F挑個安靜散熱即可,無論什么散熱器包括Intel原裝都ok,題外話,ARCTIC可是曾經顯卡第三方散熱的王者啊,可惜后續(xù)產品乏力。
裝機零難度,得益于MB400L鋼炮級別的空間,以及散熱器的Intel PushPin傻瓜式扣具,不像一體水冷這么多螺絲和背板要裝,簡直我近幾年最愉快的一次裝機體驗。
背線空間寬裕。
SSD先裝4顆手擰螺絲,然后插入橡膠孔完成固定,方便不費力。
官方顯示前面最大到280水冷排,我看了下360應該可行。
背后的硬盤籠通過這顆螺絲,可以快速拆除,特別對于帶模組線電源,走線操作好放開手腳。
CPU-Z、GPU-Z
i3 9100F有看到全核4.1GHz,我這顆只有4.0GHz,少0.1GHz不開心
微星GTX1660SUPER,基礎頻率1530MHz,Boost頻率1815MHz,最大加速大概1980MHz,游戲中的頻率通常1935~1950MHz(60℃),顯存頻率1750MHz,GDDR6等效14000MHz,比大哥GTX1660Ti的顯存頻率還要高。
2月冬季室溫環(huán)境測,F(xiàn)urMark顯卡拷機5分鐘,穩(wěn)定62℃,熱管都沒熱身的節(jié)奏,2000RPM風扇轉速在可接受的噪音程度內,后面游戲里最高溫度也都是62 63℃,可見GTX1660核心沒必要太奢華的散熱器,這點和AMD完全比不了。
① 基準測試
Time Spy總分5645,顯卡分6179
3DMark數(shù)據由于4核平臺原因,普遍比媒體跑分弱,Graphics得分對比是同一檔次,只能酸一下媒體的評測環(huán)境不貧寒啊,動不動9900K、9700K。
下面測試我經常玩的幾款游戲fps和溫度表現(xiàn),畫質預設-次高,幀數(shù)高的話再提升一檔。
② 《CSGO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
DX9、1920×1080分辨率、陰影-中、其他低
10v10休閑匹配15分鐘,平均209.4fps,顯卡溫度39.1℃,顯存1.3G
作為最硬核電競游戲,CSGO對流暢性的要求才是第一位,雖然高畫質非必須,但一塊高性能顯卡帶來的幀率提升仍然可能是制勝因素,競技游戲就看誰更加快,更穩(wěn),更接近極限,即Nvidia所謂的幀能贏。
同大多玩家一樣我開的中低畫質,不過一些特定地點,影子會先于人物模型出來,所以建議光影調高。9100F+1660SUPER平均200以上fps,極端情況2、3顆煙霧彈同屏,最低幀也有136fps,無疑流暢,如果打5v5天梯,幀數(shù)更穩(wěn)。
③ 《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信條:奧德賽》
DX11、1920×1080分辨率、畫質-很高
游戲自帶Benchmark,平均53fps,最低22
逛地圖11分鐘,平均61.6fps,顯卡溫度52.2℃,顯存4.7G
奧德賽的畫質尤其是人物細節(jié)刻畫出色,有新一代硬件殺手的稱號,畫質-很高下Benchmark是53fps,雖然沒到也接近60fps的流暢線,我自己跑圖平均61fps,野外場景70~80fps,遇到大規(guī)模城鎮(zhèn)因人物、房子模型細節(jié)增多,明顯降低幀數(shù),不過還算平穩(wěn),非幻燈片式卡幀。另外本次測試才注意到,奧德賽也是一款吃CPU的游戲,顯卡溫度只有52℃附近。
④ 《Need For Speed:Heat 極品飛車:熱度》
DX11、1920×1080分辨率、畫質-高
大地圖跑11分鐘,100%分辨率,平均81.4fps,顯卡溫度60.2℃,顯存3.1G
大地圖跑12分鐘,150%分辨率,平均45.6fps,顯卡溫度61.9℃,顯存4.7G
年貨之一的老牌競速游戲,第21代依然是拿手的地下街頭賽和改裝文化,新增夜間模式非常驚艷,磅礴大雨,然后車體到受損臨界點時的電影濾鏡,刺激感和速度感溢出屏幕,這個好評,但主線短而幼稚的劇情、警車無限加速有種游戲只做了一半的感覺。
EA寒霜引擎畫面沒得說,CPU和顯卡雙拉滿,注意除了屏幕的分辨率,另有一個單獨的【分辨率】選項(類似縮放拉伸,很多游戲有),50%~200%,越高貼圖越細膩,性能影響巨大。100%分辨率平均81.4fps,調高到150%后平均45.6fps,掉了快一半幀數(shù),顯存占用從3.1G增加到4.6G,根據自己的畫面習慣調試吧。對于畫面流暢度的觀感我說一下,像熱度和奧德賽差不多,40~50fps一樣可玩,因為它不像CSGO需要經常大角度的鏡頭轉動。
⑤ 《Metro Exodus 地鐵:離去》
DX12、1920×1080分辨率
游戲自帶Benchmark,畫質-High平均55.4fps,畫質-Ultra平均44.5fps
第二章游戲玩11分鐘,Ultra畫質,平均78.9fps,顯卡溫度62.3℃,顯存3.1G
又名顯卡離去,毛子做的最好的系列游戲,地鐵每一代畫質都堪稱良心,特效全開的狀態(tài)下比游戲內容更讓玩家膽顫心驚,游戲自帶Benchmark測試,Ultra平均44.5fps,Extreme我也跑過一下子就掉到26fps,上面還有更高一檔的RTX,可想而知。
相比Benchmark苛刻的特效測試,游戲中幀數(shù)好看一些,因為以潛行為主的突突突第一人稱射擊,不同場景波動很大,初次碰到安娜老婆100多fps,畫面一轉和老伙計重聚降到50fps,野外場景70fps左右,前期來看GTX1660SUPER用Ultra畫質剛剛好。
⑥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麗影:暗影》
DX12、1920×1080分辨率、畫質-最高
游戲自帶Benchmark,平均71fps
隱秘之城玩10分鐘,平均72.3fps,顯卡溫度60.8℃,顯存5.2G
作為古墓三部曲的收官作,可能審美疲勞吧沒有太多驚喜,包括畫面效果吊不起味口,也許要上支持RTX的光蹤顯卡,但老實說沒有玩第二遍的興趣。不論Benchmark還是自己玩,幀數(shù)都達到70fps以上,爬墻、近戰(zhàn)流暢操作,只是偶爾會頓卡,有說服務器云儲存,有說游戲要放固態(tài)硬盤讀。
⑦ 《Forza Horizon 4 極限競速:地平線4》
DX12、1920×1080分辨率、畫質-超高
DEMO Benchmark,畫質-超高 平均105fps
PC平臺可以和極品一戰(zhàn)巔峰的競速游戲,除了爽快以外,內容的可玩性和收集要素我覺得極限競速要完爆極品,龐大的開放式地圖和細節(jié)豐富的場景,肯定認為顯卡肯定倍增,沒想到優(yōu)化給力,GTX1660 SUPER輕松破百fps。
⑧《Call of Duty Warzone 使命召喚:戰(zhàn)區(qū)》
最喜歡做房頂蹲B。
大菠蘿一樣的裝備顏色分類。
沒有什么是一發(fā)RPG搞不定的。
DX12 1920×1080分辨率(解析度100%),高畫質,平均105.9fps,顯卡最高57℃,顯存5.3G
最后一個游戲使命召喚戰(zhàn)區(qū),十天內達成3000萬玩家,當今最火爆的吃雞游戲沒有之一。戰(zhàn)區(qū)帶著使命的金字招牌,有不少創(chuàng)新元素,如加入金錢系統(tǒng),對整體策略深遠影響,比如陣亡后兩個復活方法,關進監(jiān)獄1v1手槍單挑,勝者回歸,或者叫隊友贖回來,玩家的游戲時長和開黑體驗極大提升,其他150人大型同場PK,豐富帶稀有設定的武器,大型建筑物營造的巷戰(zhàn)氛圍感,都讓我意猶未盡連開好幾把,相比CSGO出的吃雞模式我只為了拿MP5皮膚玩了幾次。主要缺點就是延遲,即便UU加速器我依然是那個高ping戰(zhàn)士,因為打不中人,誰能想到我第一個擊殺來自RPG火箭筒 ,吃雞努力中。
畫質算不錯了,如果覺得模糊,記得解析度手動調100%以上。
使用msi afterbuner錄制一盤23分鐘,平均幀數(shù)超過100fps,最低62fps,GTX1660SUPER流暢運行,這個結果絲毫不意外,150多人的線上游戲,廠商肯定要照顧大多數(shù)人的配置,Nvidia 6系甜點作為游戲顯卡標配,如果卡的話怎么說的過去。
后臺多開程序經常30~40%占用率
1、4核9100F能用,但已顯疲態(tài)
魔改是真的香,家境貧寒首選,顯卡、網卡、聲卡和所有種種使用正常沒毛病。
i3 9100F性能匹敵7代中高端像i5 7600,日常工作當然沒問題,但越來越多的游戲提高對CPU要求,CSGO、極品飛車寒霜、刺客信條、極限競速系列、使命召喚戰(zhàn)區(qū)等都使用超過CPU 90%的資源,如果再開迅雷和直播等能占掉20~30%的后臺程序,游戲中能明顯感到掉幀,所以除非家境太貧寒,我其實建議上6核心i5 9400F的魔改。
2、GTX1660SUPER高性能、低溫度
根游戲測試,1080p分辨率、最高或次高畫質下GTX1660都能流暢玩耍,極限競速、使命召喚超過100fps,顯存占用基本在4G~5G之間,6G容量剛好也不浪費,2060、2070這種卡為了2K、4K屏顯示器以及RTX光蹤而生。
顯卡溫度很涼快,對比我之前的RX590簡直天堂和地獄的差距,丐版散熱器又不是不能用對吧,如果玩ITX、MATX小鋼炮根本不用考慮選誰了吧。至于那些三風扇超長尺寸的GTX1660SUPER,除了裝逼和超頻,認為非必要。
全能本中,同時擁有硬件實力和產品格調的,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ROG幻系列。隨著移動版GeForce RTX 40系顯卡的到來,ROG幻系列也第一時間跟進,推出了多款產品,我們拿到的是ROG幻16經典版。
測試機型的硬件規(guī)格為:GeForce RTX 4070 筆記本電腦GPU、i9-13900H、1*16GB DDR5 4800MHz、1TB PCIe4.0 SSD、16英寸60×16000Hzms0% DCI-P30nit\G-Sync\杜比視界、AX211 Wi-Fi6E、人臉識別、6揚聲器、電池90Wh。
提前說明一下,除續(xù)航測試外,以下測試均在增強模式、獨顯直連下進行,并關閉G-Sync。
一、GeForce RTX 4070 筆記本能效太強了
ROG幻16經典版是第一批搭載GeForce RTX 4070 的機型。GeForce RTX 4070 筆記本電腦GPU的規(guī)格也比較給力,擁有4608個CUDA核心,核心頻率1655MHz,Boost頻率2030MHz;顯存為8GB GDDR6,位寬128bit,顯存頻率2025MHz。英偉達控制面板顯示功耗140W。
3DMark測試得到, Time Spy(DX12)總分12328、顯卡分12542;Fire Strike(DX11)總分28337、顯卡分32032。對比上一代RTX 3070 Laptop GPU,GeForce RTX 4070 的綜合領先幅度大約在18%左右,與RTX 3080 基本持平,落后RTX 3080 Ti 約6%左右。可以說GeForce RTX 4070的性能做到了越級提升。
光柵游戲表現(xiàn):
具體到游戲中,《古墓麗影:暗影》在2.5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平均幀率達到了142幀,實現(xiàn)了電競3A。
在硬件要求更高的《荒野大鏢客:救贖2》中,2.5K分辨率、畫質中檔平衡下,平均幀率達到了76.5幀,同樣非常給力。
此外我還測試了電競游戲《CS:GO》,在2.5K分辨率、高畫質下的平均幀率高達324幀,這樣的表現(xiàn)甚至可以滿足專業(yè)電競選手。而且ROG幻16經典版的屏幕刷新率為240Hz,可以完美呈現(xiàn)游戲的超高幀率。同時屏幕支持G-Sync,可以大幅減少畫面撕裂等情況。
游戲測試是在默認的單條16GB內存下進行的,筆者建議玩家都自行加裝16GB內存,游戲幀數(shù)還會有明顯的提升。很難想象擁有如此強勁性能的筆記本,重量只有2.1kg,厚度只有19.9mm。能做到如此,主要得益于GeForce RTX 4070 Laptop GPU。
性能本第一次真正可以做到輕薄,多虧了英偉達的Max-Q 技術。到了GeForce RTX 40系筆記本,Max-Q 技術已經迭代至第五代。第五代 Max-Q 技術進一步將移動平臺的性能和能效推到新的高度。
第五代 Max-Q 技術有4項創(chuàng)新技術值得一提,它們分別是DLSS 3、高效緩存、超低電壓GDDR6顯存和三速顯存控制。其中DLSS 3至關重要。
如何讓用戶擁有更好的光線追蹤體驗,英偉達給出的答案是DLSS技術。GeForce RTX 40系筆記本支持最新的DLSS 3技術,該技術在保證優(yōu)秀圖像質量的同時,大幅提升了性能表現(xiàn),使得全景光線追蹤游戲成為現(xiàn)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Frame Generation插幀技術,以往幀數(shù)的提升會受到CPU的性能制約,而Frame Generation插幀技術則可以擺脫該限制,這對于入門級性能本來說非常重要。
光追+DLSS游戲表現(xiàn):
比如《賽博朋克2077》這款游戲,在2.5K分辨率、光線追蹤:超級畫質下,如果關閉DLSS 3,游戲的平均幀率為47.88幀,并沒有達到60幀的水平。但開啟DLSS3之后,游戲平均幀率直接上升至77.13幀,實現(xiàn)光追暢玩。可以說DLSS 3這項技術讓擁有多項復雜光線追蹤功能的游戲體驗直接蛻變?yōu)榱鲿尺\行,沉浸感拉滿,效果非常明顯。
同時我還測試了最新的3A大作《霍格沃茲之遺》,它也支持DLSS 3技術。在2.5K分辨率、開啟DLSS自動、極致畫質下,測試場景多為室內。從下方的幀率曲線圖可以看到,游戲幀率集中在120-140幀之間,并且沒有太大的波動,游戲體驗還是非常給力的。要知道,這款游戲的優(yōu)化并不是特別好,ROG幻16經典版能夠有如此給力的幀數(shù),DLSS 3技術同樣功不可沒。
而且DLSS 3已經獲得游戲開發(fā)者和游戲引擎的支持,已有超過50款游戲和應用宣布即將支持DLSS 3,現(xiàn)階段已經支持DLSS 3的游戲有26款,游戲陣容非常給力。而且只要開發(fā)者整合了DLSS 3,那么對應的游戲或應用就會默認支持DLSS 2,所有 GeForce RTX 玩家都能夠因此受益。
DLSS 3提供了出色的游戲表現(xiàn),同時能效更加出眾,再加上WhisperMode 智能降噪和 BatteryBoost 續(xù)航增強等技術,進一步延長了筆記本的續(xù)航表現(xiàn)。
而且除了DLSS 3,高效緩存、超低電壓GDDR6顯存和三速顯存控制三項特性同樣能夠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筆記本的能效表現(xiàn)。
這一點在ROG幻16經典版的續(xù)航方面體現(xiàn)的比較明顯。作為一款性能表現(xiàn)極佳的全能本,雖然內置的電池容量高達90Wh,但處理器和顯卡兩個核心都是耗電大戶。不過得益于GeForce RTX 4070 Laptop GPU出色的能效表現(xiàn),實測結果非常不錯。
測試前將顯卡設置為混合輸出,同時將性能模式設置為靜音,屏幕亮度為150nits,對應系統(tǒng)亮度38%。測試軟件為PCMARK10現(xiàn)代辦公,最終得到7小時59分鐘的成績,基本可以算作8個小時。以往類似定位的筆記本,續(xù)航成績普遍在5小時以內。接近8小時的續(xù)航成績對于一臺性能本來說,確實比較出色。
從實際體驗來看,GeForce RTX 40系筆記本不僅提供了足夠強勁的性能,續(xù)航表現(xiàn)也會好不少,現(xiàn)階段入手還是很有必要的。
二、性能表現(xiàn)超乎想象
RROG幻16經典版還是第一批搭載i9-13900H的機型。作為13代H系列的頂級型號,i9-13900H的規(guī)格相當給力。其采用升級版Intel7工藝,擁有6個性能核和8個能效核,組成了14核心20線程,性能核最大睿頻5.4GHz,能效核最大睿頻4.1GHz,緩存24MB,基礎TDP為45W,最大睿頻下功耗可達115W。
Cinebench R20測試得到多核成績?yōu)?891pts,單核成績?yōu)?86pts。對比上一代i9-12900H,i9-13900H多核提升約為10.9%,單核提升約為9%,這樣的性能約等于上一代i9-12950HX。要知道i9-12950HX可是12代移動平臺的旗艦型號,性能表現(xiàn)非常給力。
綜合下來,在i9-13900H+GeForce RTX 4070 Laptop GPU的加持下,ROG幻16經典版的性能表現(xiàn)媲美上一代旗艦產品。這對于一臺全能本來說還是挺夸張的,畢竟ROG幻16經典版的厚度只有19.9mm,這是很多游戲本無法企及的。
另外,ROG幻16經典版采用的是DDR5高頻內存和PCIe4.0 SSD。內存容量為16GB,為單條。不過機身內部有兩個內存插槽,可以添加。硬盤有兩個M.2硬盤位,預裝的硬盤容量為1TB,實測持續(xù)讀取7042MB/s、持續(xù)寫入5271MB/s,屬于旗艦級性能。4K隨機表現(xiàn)也非常優(yōu)秀,隨機讀取81.83MB/s、隨機寫入191.68MB/s,同樣是旗艦水平。
性能釋放方面,實測ROG幻16經典版的表現(xiàn)與游戲本不相上下。
在AIDA64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測試的Stress FPU下,處理器單烤20分鐘,i9-13900H的穩(wěn)定在104W,此時頻率為3.91GHz,核心溫度為95℃。處理器功耗已經遠超過英特爾官方的TDP,處理器性能釋放相當強悍。
使用FurMark單烤顯卡,設置分辨率為2560×1600,20分鐘后GeForce RTX 4070 Laptop的功耗穩(wěn)定在140W,此時核心頻率為2010MHz,核心溫度80℃。140W的功耗證明了該顯卡是滿功耗輸出的,不存在性能妥協(xié)。
在壓力更大的雙烤下,測試時長25分鐘。I9-13900H的穩(wěn)定在25W,此時頻率為1.82GHz,核心溫度為70℃;GeForce RTX 4070 Laptop的功耗穩(wěn)定在130W,此時核心頻率為1935MHz,核心溫度79.5℃。兩者構成了共155W的性能輸出,這對于一臺只有19.9mm厚、2.1kg重的全能本來說,已經是非常給力了,完全不輸更厚更重的游戲本。
這樣的性能釋放,與升級后的散熱模組有很大關系。ROG幻16經典版采用了三風扇、七熱管、CPU液金的散熱規(guī)格,相比上一代有了大幅提升。相比雙風扇,三風扇的第三個可以更好的平衡散熱模組的溫度,從而提高散熱效率。液金的導熱效率比傳統(tǒng)硅脂高很多,也能夠快速將處理器的熱量傳導出去。散熱模組的升級保證了ROG幻16經典版在較薄的機身下,依舊有著不俗的性能表現(xiàn)。
三、優(yōu)秀的平面設計和視頻剪輯能力
我還簡單進行了平面設計和視頻剪輯方面的測試。測試選擇了Photoshop、Premiere Pro和DaVinci Resolve,測試程序為PugetBench。在Photoshop的測試中,ROG幻16經典版獲得了1079分的成績。該成績屬于中等偏上,說明可以流暢應對Photoshop的使用。
在Premiere Pro的測試中,ROG幻16經典版獲得了1053分的成績;在DaVinci Resolve的測試中,得分1480。兩項成績同樣屬于中等偏上水平,看來ROG幻16經典版在視頻剪輯方面,能力也相當優(yōu)秀。
在實際使用中,如果需要進行大量的視頻或者圖片編輯,筆者也建議為幻16經典版加裝大容量的內存。ROG細心地使用單條16GB內存,也是為了方便加裝升級。而且幻16經典版與前代機型不同之處在于它有2個內存插槽,最大可支持64GB內存,因此也無需擔心出現(xiàn)內存不足的情況。
四、屏幕素質出色,體驗優(yōu)秀
ROG幻16經典版的屏幕值得重點說一下,官方稱之為星云屏。其采用了一塊16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560×1600,刷新率為240Hz,亮度500nits,響應時間為3ms,并且支持G-Sync。屏幕比例是備受好評的16:10,而且邊框比較窄,屏占比高達92%,再加上下沉式轉軸,視覺屏占比更高。另外這塊屏幕還擁有100% DCI-P3色域,支持杜比視界,并且通過了Pantone色彩認證。僅從這些數(shù)據上看,這塊屏幕的素質非常優(yōu)秀,是一塊比較不錯的高分電競屏。
使用Spyder X Elite實測色域覆蓋100% sRGB、87% AdobeRGB、98% P3、85% NTSC,最高亮度502.6nits,平均色準ΔE=0.64。從實測數(shù)據來看,無論是色域、亮度還是色準,ROG幻16經典版的表現(xiàn)都非常給力。
另外在Armoury Crate中還提供了色域切換功能,可在原生、sRGB、DCI-P3、Display P3四種模式下進行切換,滿足工作需求。
與優(yōu)秀屏幕搭配的是6個揚聲器。ROG幻16經典版在鍵盤兩側各有1個高音揚聲器,左右掌托各有2個低音揚聲器。6個揚聲器所提供的聲音效果相當出色,聲音飽滿醇厚,細節(jié)豐富,在筆記本中屬于相當不錯的表現(xiàn)。
屏幕上方有紅外攝像頭,支持人臉識別,可通過Windows Hello進行設置。
五、獨樹一幟的高顏值
除了優(yōu)秀的性能表現(xiàn),ROG幻16經典版的外觀設計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ROG幻16經典版有著明顯的家族設計,特別是A面斜切設計以及CNC開孔,共18710個,非常獨特。在燈光下,你能夠看到小孔反射的光線,不同角度下猶如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官方稱之為棱鏡光效,當然,它不能主動發(fā)光。ROG幻16星空版內置了光顯矩陣,是可以自定義發(fā)光燈效的。
A面的一側還有炫彩銘牌,在不同角度下同樣可以呈現(xiàn)色彩斑斕的效果。A面四周為金屬亮面,非常有質感。再加上ROG幻16經典版的機身為黑色,傳達出與眾不同的沉穩(wěn)且奢華的質感。在這一點上,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全能本很難做到。
ROG幻16經典版還在一點上做的非常優(yōu)秀,那就是細節(jié)。比如大家容易忽視的D面,ROG幻16經典版不僅有著優(yōu)秀的設計,而且腳墊等部件做工扎實。只能說貴有貴的道理。
ROG幻16經典版的轉軸設計也比較有意思,打開屏幕,機身會被托起,底部與桌面呈現(xiàn)一定夾角。這種設計更利于底部進風,從而提高散熱效率。而且傾斜的C面更適合使用鍵盤輸入。另外轉軸支持屏幕180°開合。
ROG幻16經典版的鍵盤采用了RGB影刃靜音鍵盤,有3個比較突出的特點。首先,該鍵盤的RGB燈效支持神光同步;其次,按鍵比較靜音,輸入聲音在30dB以下,適合在辦公室使用;最后,鍵盤上方有4個獨立快捷鍵,支持自定義。另外觸控板的面積也比較大,而且觸感類膚,滑動起來非常舒服。
ROG幻16經典版的接口分布在機身兩側,其中左側為電源接口、雷電4、HDMI2.1(48Gbps)、USB3.2 Gen2、3.5mm音頻接口,右側為USB3.2 Gen2、全功能Type-C和支持UHS-Ⅱ的MicroSD讀卡器。ROG幻16經典版的接口種類非常豐富,而且速度快,日常使用會比較方便。
六、總結
ROG幻16經典版是一款有顏值有實力的2K全能本,得益于GeForce RTX 4070 Laptop GPU出色的性能和能效表現(xiàn)以及超低功耗,在機身相對較為輕薄的情況下,ROG幻16經典版依舊提供了與游戲本沒有差別的性能表現(xiàn),這在全能本中還是比較少見的。而且在性能給力的前提下,續(xù)航表現(xiàn)卻非常不錯,令人印象深刻。同時ROG幻16經典版有著非常出色的屏幕和外觀設計,細節(jié)表現(xiàn)也堪稱完美。如此優(yōu)秀的產品,完全是全能本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