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我致力于用最簡單最詳細的方法來構建家庭的私有云,歡迎大家查看,吐槽下,我發的文章都是干貨,從來不發水貼,為什么我一直是新手號不公平啊

    說明

    最近一直在研究nas系統,試了好多,目前家里是seafile,不過家里用文件被打碎了太麻煩,在centos上弄nextcloud也不是很方便,因為我linux屬于小白,然后想到了有Open Media Vault,這個系統是基于debian內核搞的,自帶的功能很強大了,還有很多插件,原來2.X的版本里面有集成了owncloud插件,不過現在3.X的版本owncloud插件沒集成進去,不過看到能自己安裝,所以來測試下這個系統。另外由于他的開發人員原來也是開發freenas的所以他自己直接有web管理界面,里面開samba,做軟raid都很方便,

    官網:https://www.openmediavault.org/

    我準備弄個8G的u盤,安裝系統,然后另外在插4塊硬盤做軟raid,保存自己需要的數據。

    實驗步驟:安裝OMV系統,開通samba,安裝OMV插件,安裝nextcloud

    安裝OMV系統

    我們先創建這樣一臺虛擬機

    這個是測試而已,實際使用請大家自己搞臺電腦出來,像我是4塊2T做radi5 你預算少可以準備2塊硬盤,做個raid1,這樣資料安全有保證

    進行安裝

    選擇中文安裝,放心不像Ubuntu 16.04 安裝的時候用中文還會報錯,這個中文挺穩定的

    大陸就選中國吧

    開始加載安裝組件

    主機名我就用默認了

    這里也默認了

    輸入系統底層的密碼,不是web界面的密碼

    讀取時間

    系統裝到8G的U盤里

    開始安裝系統,安裝到一半會卡住,別急等一會就好

    設置鏡像

    我就選163了,隨便你

    中間有一步是配置代理,我手快了沒截圖就按回車了,不過我想家里應該沒人吃飽了去用代理上網吧

    安裝grub引導

    放sda中,因為這個就是u盤

    安裝完成重啟

    安裝完成后,我們可以在機器界面上看到已經有ip地址192.168.2.120 下面一行顯示登陸網頁用戶名admin 密碼openmediavault。后面就全部用網頁來管理了。

    配置OMV系統

    我們登陸OMV,輸入密碼就可以進入主界面

    這里就是主界面,很干凈方便

    更新系統

    我們打開更新管理,先更新下系統,打下補丁,以后有更新都在這里可以看到

    等更新完成后就可以點擊關閉,更新過程中無法關閉

    安裝插件

    插件使用第三方的源,也是他們官方認證的

    http://omv-extras.org/joomla/index.php/guides

    我們登陸網站在下面有deb包,我們下載后上傳到插件頁面安裝下就能看到其他的插件

    上傳插件

    安裝

    安裝完成后,會自動刷新頁面,就會發現插件多了很多

    設置系統時間

    我們在時間和日期中設置下時區,然后保存下,讓時間自動從網絡同步

    常規設置

    在這個設置中,我們可以修改OMV的web端口,網頁超時時間,默認5分鐘太短了,我設置了長一點

    硬盤管理

    S.M.A.R.T.

    開始SMART,這樣硬盤出問題能自動檢測

    這里可以看到硬盤的型號序列號,如果那塊硬盤有問題,找起來也方便

    RAID管理

    我們進入RAID管理,然后選下4塊盤,設置下RADI 5,名字叫MD0

    linux下面都是用md這個來命名的,所以我也這么叫了

    創建完成后會進行初始化,下面有初始化的百分比,等初始化完成后在創建文件結構。

    文件系統

    我們進入文件系統,選擇創建,選下我們剛才創建的RAID,然后輸下名字繼續叫MD0,然后文件系統叫EXT4

    選是后會提示你,要被格式化了

    這時文件系統還是不能用的,我們要選擇下掛載

    掛載完成

    設置SAMBA共享

    我家里的NAS我準備建立一個SAMBA的用戶,我自己用,然后共享文件3個一個叫NAS,包括NextCloud都裝在里面,這樣我可以方便的直接上去管理,然后一個叫Download的文件夾,脫機下載插件下載的文件就放里面,然后一個叫Software,我自己的軟件都在里面,其他包括我老婆都不用SAMBA,都用NextCloud上面,我盡量讓自己的NextCloud上保存的都是輕量級的文件,大容量的就放在SAMBA上。

    你自己想如何設置還是每個人不同的,不用照我的來。

    建立用戶

    我們先建立一個用戶,用于SAMBA共享

    選是后會提示你,要被格式化了

    這時文件系統還是不能用的,我們要選擇下掛載

    掛載完成

    設置SAMBA共享

    我家里的NAS我準備建立一個SAMBA的用戶,我自己用,然后共享文件3個一個叫NAS,包括NextCloud都裝在里面,這樣我可以方便的直接上去管理,然后一個叫Download的文件夾,脫機下載插件下載的文件就放里面,然后一個叫Software,我自己的軟件都在里面,其他包括我老婆都不用SAMBA,都用NextCloud上面,我盡量讓自己的NextCloud上保存的都是輕量級的文件,大容量的就放在SAMBA上。

    你自己想如何設置還是每個人不同的,不用照我的來。

    建立用戶

    我們先建立一個用戶,用于SAMBA共享

    建立共享文件夾

    對每個文件夾添加下用戶權限

    設置SAMBA

    我們開啟下SAMBA,不知道的選項就不用改了

    添加共享文件夾

    設置好后我發現訪問共享不行,然后重啟了下服務器ok了,都能看到了,可能是因為我是虛擬機的關系,我朋友直接設置好就可以使用了。我們可以進去然后新建下文件,看看權限是否正確

    安裝NextCloud

    由于NextCloud沒加入OMV 3的官方插件列表中,我們只能手動來了,哎好疼苦

    建立SSL證書

    OMV自帶了證書功能,所以我們直接使用自帶的創建一個證書即可,我直接創建了25年的,這樣就不會過期了

    創建完成

    安裝Nginx插件

    我們在插件中搜索nginx,然后安裝下

    安裝完成我們就能在服務中看到Nginx

    添加池

    我們加個池,然后用戶名和組選擇下,我就用我一開始創建的那個samba的wang這個用戶了

    在擴展選項中添加下面的內容

    env[PATH]=/usr/local/bin:/usr/bin:/bin

    添加服務器

    這里目錄就選我前面創建的那個nas目錄,端口可以看到我已經變成灰色了,因為我后面一部選擇了only ssl,只用ssl了不用普通的端口了,如果你不選只用ssl的話記得把這個端口改掉,80端口和omv的端口沖突了

    開啟SSL,然后端口可以自己修改下,我們上海電信好像都封掉正常的80和443端口的,證書就是前面創建的證書

    開始php,然后池就選擇NextCloud,添加個index.php

    擴展選項把下面的東西都黏貼進去

    client_max_body_size 10G; # set max upload size

    fastcgi_buffers 64 4K;

    rewrite ^/caldav(.*)$ /remote.php/caldav redirect;

    rewrite ^/carddav(.*)$ /remote.php/carddav redirect;

    rewrite ^/webdav(.*)$ /remote.php/webdav redirect;

    index index.php;

    error_page 403 /core/templates/403.php;

    error_page 404 /core/templates/404.php;

    location=/robots.txt {

    allow all;

    log_not_found off;

    access_log off;

    }

    location ~ ^/(data|config|\.ht|db_structure\.xml|README) {

    deny all;

    }

    location / {

    # The following 2 rules are only needed with webfinger

    rewrite ^/.well-known/host-meta /public.php?service=host-meta last;

    rewrite ^/.well-known/host-meta.json /public.php?service=host-meta-json last;

    rewrite ^/.well-known/carddav /remote.php/carddav/ redirect;

    rewrite ^/.well-known/caldav /remote.php/caldav/ redirect;

    rewrite ^(/core/doc/[^\/]+/)$ /index.html;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

    }

    location ~ ^(.+?\.php)(/.*)?$ {

    try_files=404;

    include fastcgi_params;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ocument_root;

    fastcgi_param PATH_INFO ;

    fastcgi_param HTTPS on;

    fastcgi_pass $socket;

    }

    # Optional: set long EXPIRES header on static assets

    location ~* ^.+\.(jpg|jpeg|gif|bmp|ico|png|css|js|swf)$ {

    expires 30d;

    # Optional: Don't log access to assets

    access_log off;

    }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15768000; includeSubDomains; preload;";

    安裝MySQL插件

    NextCloud需要用到MySQL數據庫,所以我們安裝下MySQL的插件

    安裝完成后,啟用下,然后下面的SQL management也啟用下,那個是網頁管理數據庫的功能,好了之后我們就可以點擊重設邊上的SHOW來網頁管理數據庫

    重設MySQL密碼

    默認的MySQL用戶名是root,密碼為空,我們設置一個安全一點,點擊reset password重設密碼

    然后我們點擊show,然后輸入用戶名密碼登陸數據庫

    創建nextcloud數據庫

    我們新建一個數據庫專門用于nextcloud

    創建完成

    安裝PHP插件

    我們安裝NextCloud時還需要幾個php的插件,我們安裝下

    我們使用ssh工具,登陸下服務器,然后執行下面的命令

    安裝php5-gd模塊:apt-get install php5-gd

    安裝php5-curl模塊:apt-get install php5-curl

    安裝php-pclzip模塊:apt-get install php-pclzip

    下載并安裝NextCloud

    https://download.nextcloud.com/server/releases/nextcloud-12.0.0.zip

    我們直接下載nextcloud,然后解壓,之后敲到我們前面SAMBA創建的那個nas的目錄下

    等待復制

    輸入https://nas的ip加上前面我設置的86端口,來進行安裝

    我是這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來https://192.168.2.120:86/index.php

    輸入你的信息包括數據庫,和默認的管理員密碼

    安裝完成

    然后我們通過samba,可以看到下面的data路徑里admin賬戶,files文件里面都是我們上傳到nas上的文件,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直接把文件放到這個目錄下是不行的,在nextcloud界面看不到,只能通過nextcloud的網頁上傳上來才能看到,不過看到的文件就是原文件

    下面看到我通過nextcloud網頁上傳了2個視頻,在底層的文件里還是看到這2個原文件,這樣如何我們以后要更換新的nas系統都可以直接敲出來放進去,這就是為什么我不選seafile的原因,家里用要打碎文件干嘛

    安裝apc插件

    root@server:~# apt-get install php-apc

    在NextCloud的config.php配置文件中加入

    'memcache.local'=> '\OC\Memcache\APCu',

    重啟 php-fpm:

    root@server:~# /etc/init.d/php5-fpm restart

    修復opcache錯誤

    編輯/etc/php5/fpm/php.ini

    添加

    opcache.enable=1
    opcache.enable_cli=1
    opcache.interned_strings_buffer=8
    opcache.max_accelerated_files=10000
    opcache.memory_consumption=128
    opcache.save_comments=1
    opcache.revalidate_freq=1

    重啟 php-fpm:

    root@server:~# /etc/init.d/php5-fpm restart

    經過以上設置我們的服務器后臺就沒有任何報錯了,尼瑪我研究了好久我靠

    設置外網訪問

    我們需要在我們的路由器上設置下外網訪問,這樣才能讓外部訪問我們,就開放下86端口即可,這部我就不截圖了,很簡單的,而且每個路由器不同,懂的自然知道怎么加端口,不懂的我路由器和你不同我加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弄。

    另外我們要修改下網站的代碼,否則打開會有問題

    我們打開nextcloud的config目錄中的config.php文件

    我們要在哪個array中加入我們的域名,另外下面的https后面原來也是內網的ip地址,改成域名,這樣外網訪問過來就不會有問題了

    當然請在自己的路由器上設置好ddns,這樣外網都用域名訪問就ok了

    安裝客戶端

    下面的頁面中有app的下載地址,ios是收費的6塊錢好像,其他不收費,我這里就測試下windows pc的客戶端,手機我就不測試了

    https://nextcloud.com/install/#install-clients

    安裝完成后我們輸入域名

    跳出來證書不安全,因為是我們自己創建的,不管繼續點ok,記得勾下總是信任該證書

    輸入用戶名密碼

    這里可以選要同步的內容,我因為會把視頻也放上面,太大了,所以就手動選擇同步內容

    選擇同步個小的文件夾測試

    下面有個本地存放這個文件夾的位置,可以自行修改到需要的位置,然后點連接

    完成了

    手機客戶端官方的是收費的6塊,下面這個是免費的第三方的

    其他

    我發現NextCloud有一點不好,他的同步PC客戶端會把所有的文件都下載下來,這樣會占用我本地的磁盤,所以只能選擇自己需要的下載,這一點沒seafile好。

    另外上面還有下載的插件,還有virtualbox的插件,可以在上面運行虛擬機這點還是不錯的,其他的功能大家自己研究吧。

    寫文章很辛苦希望大家幫忙點贊

    前言:

    玩nas一年多了,中途遇到了很多問題,當然現在仍然還有;一直想著記錄自己的折騰經歷,說實話,之前覺得自己半斤八兩的自己都搭建不好,分享估計也沒人看;現在功能捯飭的七七八八了,一是覺得不知從何說起,二是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真的還很多;這篇文章僅做記錄分享,有說不對的地方還請大佬指正,覺得有幫忙的希望點贊支持,謝謝!

    你需要NAS嗎?

    很多人說nas是個偽需求,我覺得不是也是;

    事實上,很多人也確實買在家里吃灰,個人專屬的私人服務器,多么誘惑的名詞,這也是很多人為此買單的原因吧;

    也許,你可以用另一種更簡單高效的方案——虛擬機

    我剛開始了解nas的時候,我的所有方案都是通過WMware去模擬實現的,其實部分簡單的需求,在現有的PC端即可實現,甚至是移動端;

    如果你要7*24,功耗,大容量存儲等等,那恭喜你,nas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自組NAS or 成品NAS

    無論是新手還是老鳥,我覺得都會在這個點上糾結;我個人認為,不同的產品即對應不同的需求,存在即真理;

    我剛玩的時候,看了很多文章都不建議小白自組,我的選擇是say no;事實證明,只要肯花時間和精力,小白也可以玩好自組nas;

    回到需求,大家都追求性價比,但是性價比這個詞本就因人而異;在我看來 ,最核心的問題在于選擇花時間精力還是花錢;同性能下,成品比自組貴,但是相對省去了配置搭建的精力,反之同價位下,自組的肯定性能更強,但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調試配置,當然同時你還能收獲很多相關的知識;

    簡單來說,自組nas花小錢辦大事,成品nas花錢省事

    先說說成品NAS吧

    主要是我沒用過成品nas,但是看過很多視頻和教程,也用過黑裙,所以就做個簡單分享

    老牌一點:群暉、威聯通等;這兩年又興起了很多新品牌:綠聯、極空間、海康威視等;

    成品nas,在我看來就是各個品牌賣軟件而已;但基本大同小異,這個就要看個人喜歡了

    如果是新手,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群暉的,主要原因是網上的教程多,遇到問題解決起來相對容易一點;

    自組NAS怎么玩?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配臺電腦罷了

    決定性能的下線是硬件,上線則是系統

    一、硬件

    顏值黨我建議先選好機箱,機箱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你的硬件選型;

    決定硬件的上線,那肯定是主腦cpu了;目前主流是用X86架構的,推薦的型號I3低功耗系列,比如i3-8100t,這個款用的人應該是最多的了,性價比確實很高,就是老了點;需求不高的話J1900,J4125,或者N5105等,性能上稍弱,但是一般運用我感覺足夠了;如果說,你要跑很多應用,那無疑是上E5了;我的第一臺就是配的E5 ,后面分享配置;

    是否能完全發揮cpu的能力,這個取決于主板的選擇,所以不建議太老的,需要匹配cpu的版本;同樣拓展性是主板的重要考量之一(例:M.2、SATA、PCIE、網口、type-c等)

    內存往往被人忽視,但也是無法開機的重災區;建議優選三星品牌的,兼容性高點;海力士也可以;有些會提到ECC的概念,一般服務器都會用到,之前簡單了解了一下,第一臺也組了ECC的,說實話,實際體驗沒有太大的感覺,所以這里不建議刻意追求

    硬盤的話,研究的不多,用過西部、希捷、東芝,感覺都還可以;最終選擇的是希捷銀河,我認為成熟的技術都一樣,只在于良品率的問題;所以選擇的話我感覺看個人習慣吧

    電源很關鍵!我之前一直都是用的金牌安鈦克沒啥問題,所以一直在用;建議品牌:臺達、航嘉

    二、系統

    系統跟普通PC其實一樣,windows,Linux,mac都可以

    還有就是NAS系統:UNRAID、DSM、QNAS、TrueNAS、OMV等等

    我的建議是選擇一個你熟悉的系統就好,減少學習成本;

    如果要我推薦的話那就是Linux或者DSM

    在all in one的情況下,你可能就需要選擇第二種虛擬機的方案了

    目前主要用的應該就是PVE和ESXI

    兩個系統給我的感覺就是,喜歡折騰的用PVE,配置一次放著不動的用ESXI;

    三、軟件

    1、Xshell

    我覺得這個是必備的調試軟件了

    2、Xrdp

    調試階段,我一般都會安裝桌面,所以這個遠程服務也是我必裝的

    3、docker(dockercompose)

    現有的應用基本都docker版本了,我一般都用docker人compose,方便我維護

    我的方案:

    一、老方案

    華碩X99主板+E5-2630V3+海力士16G+三星980 1T

    因為沒有集顯,我買了麗臺的2060s,電源配的是安鈦克NE650

    內存條我先上的單根16G,計劃調試后,看需求再上32G

    當時總價約¥3300(不含機械盤和機箱)

    這套配置+銀河8T*2+銀河16T,功耗約150-160W

    機箱我比較看顏值,加上考慮6盤位,選擇的是御夫座(當時499偏貴,僅供參考)

    這個方案我是用來做aio的,系統我一開始用的pve,發現直通有點麻煩;另外也想嘗試下esxi,所以又重裝了esxi;說實話,個人比較喜歡esxi,目前一直在用

    展示一下最新的機箱狀態,硬盤已經全部放到新的影音nas里,這個機箱是硬盤托,不是很喜歡,感覺還是硬盤柜帶感

    這個機箱組裝還是很緊湊的,除了電源和顯卡,其他的基本就看不見了,所以組裝和拆卸起來也比較麻煩

    老的功耗圖沒保存,這是最新的,即使沒有機械硬盤功耗仍然高達80-90W,所以一般這個我不用就關機了

    過度說明

    再搭建aio的過程中,軟路由的需求導致我不得不重新考慮新的方案;主要原因是家里電箱是在玄關柜里的,目前的機箱放不進去,另外想改家庭網絡,全部交給軟路由管理,那現有主板的網口就不夠了,所以我新購入了J4125作為軟路由終端,實現家庭網絡管理;

    折騰了大半年,原計劃的aio,現在軟路由已經剝離;我感覺aio可能不適合我,一個是考慮功耗,現有的方案我的功耗高達150W;雖說一年電費也值不了都是錢,但是看著其他人幾十W,心里總不是滋味;二是我的影音服務器目前是沒有顯卡支持的,無法硬解,雖然部分場景不影響觀影,或者付費來解決;但是如果能一勞永逸總的好的,所以我便開始攛掇我的第二臺影音nas

    展示一下我的軟路由

    如圖最上層是貓,緊接著是路由器,最下面的就是J4125;

    因為散熱不行,加裝了一個散熱支架


    二、新方案

    N100妖板+三星16G+三星980 500G+臺達電源250W

    含機箱總價約¥2600

    這套配置+銀河8T*2+銀河16T+銀河18T,功耗約為50-60W

    23年底終于等來6盤位的妖板,雖然價格偏貴,還是忍不住下手了

    N100主要考慮幾個點:低功耗、硬解能力強,雖然拓展性差了點,單功能做影音nas夠了

    系統我直接用的debian12,剛開始12.4各種問題,現在12.5稍微好點了,但還是會間歇性斷網重連,有沒有大佬指教一下,遇到相同情況的也可以交流一下

    展示一下最新的機箱,上面有個裝飾的木條,要用3M粘,我就沒高興貼;硬盤柜雖然挺丑的,但是防塵殼一罩就看不見了

    這個板子在這里就很小了,電源是在下面的;這里有個問題就是,板子上的風扇接口不夠,需要買個一轉多的,天冷我沒高興裝,天熱了再加上去

    這是最新的待機功耗,正常運行就再50-60W;沒什么任務的時候會掉到50W以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