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johnxing 設備維修服務號
電機潤滑脂是專門設計用于電機軸承的潤滑產品,它能夠減少摩擦、降低磨損,同時還能帶走熱量,幫助電機散熱。在選擇電機潤滑脂時,需要考慮軸承類型、轉速、溫度、負荷等因素。常見的有手動加脂、集中潤滑系統等。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和量進行添加。
一、軸承潤滑脂種類
二、軸承潤滑脂選用
在使用潤滑脂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三、軸承潤滑方法
3.1需要加潤滑脂電機
1. 滾動軸承電機:大多數采用滾動軸承支撐的電機,如異步電機、同步電機等,其滾動軸承需要合適的潤滑脂來減少摩擦、磨損,提高軸承壽命和運行穩定性。
2. 高轉速電機:雖然高轉速會產生一定的潤滑效果,但為了更好地保護軸承和確保長期穩定運行,通常也需要添加適當的潤滑脂。
3. 工作在惡劣環境中的電機:如高溫、高濕、多塵等環境下的電機,良好的潤滑脂可以增強對軸承的保護。
4. 重載電機:承受較大負荷的電機,潤滑脂有助于減輕軸承的壓力和磨損。
3.2加注潤滑的方法
1. 準備工作:準備好適合電機軸承的潤滑脂、加注工具(如黃油槍或注脂器)、清潔工具(如抹布、刷子)以及防護用品(如手套)。
2. 拆卸排脂口:拆下位于下方的排脂口螺栓,將舊的潤滑脂從排脂口排出。可以使用適當的工具,如扳手或螺絲刀。
3. 擦拭潤滑脂加注口:使用干凈的抹布或刷子擦拭潤滑脂加注口,確保其清潔無雜質。
4. 注入新潤滑脂:使用加注工具將新的潤滑脂注入潤滑脂加注口,直到新的潤滑脂從排脂口排出。注意控制注入量,避免過多或過少。
5. 清理多余潤滑脂:用干凈的抹布或刷子擦拭排脂口和周圍的多余潤滑脂,確保整潔。
6. 安裝排脂口螺栓:將排脂口螺栓重新安裝并擰緊,確保密封良好。
7. 檢查和測試:在更換潤滑脂后,啟動電機并進行短暫的運行測試,檢查軸承是否正常運轉,有無異常噪音或溫升。
3.2加注的注意事項
1.定時:根據電機的工作條件和環境,確定潤滑脂的更換周期。一般來說,輕負荷至中負荷的連續運行電機至少每年更換一次潤滑脂;如果溫度超出標稱推薦溫度10°C,更換間隔時間需要減半。
2.定量:確定潤滑脂的注入量。對于運轉速度小于軸承極限速度50%的軸承,潤滑脂的注入量應占軸承內剩余空間的1/2至2/3;對于運轉速度大于軸承極限速度50%的軸承,注入量應占軸承內剩余空間的1/3至1/2。
3.定序: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潤滑脂的更換:1.拆下位于下方的排脂口螺栓,清除所有已硬化的油脂。
3.3判斷潤滑脂是否異常的方法
判斷電機潤滑脂是否已經變質,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1.油脂滴痕跡法:取一張干凈的白色濾試紙,滴數滴潤滑油脂在濾試紙上,待潤滑油脂滲漏后,若表面有黑色粉末,用手觸摸有阻澀感,則說明潤滑油脂內含雜質已很多。好的潤滑油脂無粉末,用手摸上去干而光滑,且呈黃色痕跡。
2.油脂流觀察法:取兩只量杯,其中一只盛有待檢查的潤滑油脂,另一只空杯放在桌面上,將盛滿潤滑油脂的量杯舉高離開桌面30-40cm并傾斜,讓潤滑油脂慢慢流到空杯中,觀察其流動情況。質量好的潤滑油脂油流時應該是細長、均勻、連綿不斷的。
3.光照法:在天氣晴朗的日子,用潤滑油脂檢查棒撩起,與水平面成45°角。對照陽光,觀察潤滑油脂油滴情況,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潤滑油脂中無磨屑為良好,可繼續使用,若磨屑過多,應更換新油脂。
4.手捻法:將潤滑油脂捻在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反復研磨,較好的潤滑油脂手感是有潤滑性、磨屑少和無摩擦,若感到手指之間有顆粒之類較大摩擦感,則表明潤滑油脂內雜質多,不能再用,應更換新潤滑油脂。
5.酸堿度檢測:可用酚酞指示劑滴在少量的潤滑油脂上,混合均勻,用手指捻一下,如呈紅色,則說明潤滑脂保持堿性;如果不變色,則說明脂已變成酸性。一般情況下,變成酸性的潤滑脂不適合用于貴重儀器,但可以降低標準使用,用在不怕腐蝕的較為粗糙的設備上。
6.乳化現象觀察:如果潤滑油脂因吸收水分或漏入雨水而產生表面乳化現象,若將乳化變質部分完全除去,剩余部分仍可使用。乳化嚴重時,剩余部分可能含水超過標準,這可以從顏色上來判斷,含水越多,潤滑脂顏色越淺,光澤越暗而且不透明。
四、常見潤滑油品牌
1. 殼牌(Shell):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石油和能源公司,其潤滑脂產品在工業和汽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2. 美孚(Mobil):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其潤滑脂以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稱。
3. 嘉實多(Castrol EDGE):是英國石油公司(BP)旗下的潤滑油品牌,其潤滑脂產品在汽車和工業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
4. 道達爾(TOTAL):是一家法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其潤滑脂產品在工業和汽車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5. 長城潤滑油:是中國石化旗下的潤滑油品牌,其潤滑脂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較大份額。
6. 昆侖(KunLun):是中國石油旗下的潤滑油品牌,其潤滑脂產品在國內市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7. 屹嘉臨(YIJIALIN):是一家國內知名的潤滑脂品牌,其產品涵蓋了多種工業領域。
8. 昌龍潤:是一家專業的潤滑脂生產企業,其產品在國內市場也有一定的份額。
9. 保賜利(BOTNY):是一家國內知名的汽車護理用品品牌,其潤滑脂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領域。
10. WD-40:是一家美國的潤滑劑品牌,其產品以多功能和高效性著稱,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
五、軸承潤滑相關標準
潤滑
關于微量潤滑的一些知識分享維懂百科——潤滑的方式辨別潤滑脂質量的七大方法設備潤滑油膜維懂百科——潤滑脂檢測維懂百科——潤滑油潤滑油的選用維懂百科——潤滑和磨損維懂百科——高溫潤滑脂維懂百科——導熱硅脂維懂百科——潤滑脂檢測指標潤滑脂和水分潤滑油脂基本術語軸承潤滑脂的那些事兒滾動軸承潤滑脂基礎知識——潤滑脂品種、 成分和特性為滾動軸承選擇合適的潤滑脂 newmaker軸承使用潤滑脂的注意
內容來源:網絡
本期編輯:Johnxing
文章聲明:我們尊重版權并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除無法溯源的文章,我們均在文末備注了來源;如文章視頻、圖片、文字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內容!
機油桶上面的5W、-30、SN,有的代表“粘度”,有的代表“質量等級”。如果買的時候弄錯了,不僅會影響油耗,還有可能會傷車。
首先,像0W-20、5W-30這種的,是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的粘度等級。
“W”就是英文冬季(Winter)的縮寫,W前面的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就越好。
就像白酒度數越高,越不容易結冰一樣。
美孚官網我們去參考了一下:0W機油最低的適應溫度是-45℃;5W低是-35℃;10W最低是-25℃。
所以,如果冬天的氣溫低于-30℃的話,用0W還是比較好的,免得機油被凍得來太粘,車子打火都打不著。
W后面的數字,是機油在正常發動機工作溫度下的流動性,數字越大,機油就越粘,潤滑效果也就越好。
不過機油也不是越粘越好的,之前我們的視頻《5W-30和5W-40到底有什么不同》也是講過的。
40粘度的機油比30粘度是更粘稠的,攪動起來就更費勁,它有可能存在增加3%油耗的這么個情況。
如果反過來,為了省油,換了更稀的機油,其實也不太好。
粟斌等人發表在期刊《潤滑油》,上面的論文分享給你,《潤滑油粘度等級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上面講。
粘度低不利于油膜的形成,使摩擦表面是處于不利的邊界潤滑或者是干摩擦的狀態,土話就叫做“會干磨”了,其實那邊沒有油。
所以說,不同粘度的機油最好不要亂用,用錯了真的是有傷車風險的。
除了幾W-幾之外,像SN、GF-5、A5/B5等等這些,都是機油的質量等級,有點像五星級酒店、四星級酒店,它是這么個標準。
第1類SN、SM,是API(美國石油協會)的等級代表,市面上比較常見。
前面的“S”代表是“汽油機油”,后面的字母代表級別,最新的都已經叫做“SP”了。
比如說:黃勝軍等人在2018年中國潤滑技術論壇(中國潤滑技術論壇2018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專輯)上面發布了一篇論文。
《SM/SN汽油機油的增壓發動機臺架試驗對比研究》上面有講到過。
經過100小時的臺架試驗,SN機油100℃的運動粘度變化率,只有SM機油的35%;而SN機油的酸值變化率,也只有SM機油的39%。
不用記的,說人話是這么回事情,就是:后面的字母A、B、C、D、E、F、G、M、N……這種字母,越大,機油級別就越高,總體的品質和性能相對也是越好。
第2類的叫法叫什么?GF-4、GF-5,這個是ILSAC(國際潤滑劑標準化及認證委員會)的等級,它是后面數字越大,級別就越高。
祝洪宇等人發表在期刊《汽車零部件》上的論文分享給你,《ILSAC和ACEA潤滑油技術規格對比分析及發展趨勢》。
上面講:GF-4相當于剛才我們說的SM等級,GF-5相當于是SN級別。買的時候我們可以互相比對、對應一下。
第3類,A3/B4、A5/B5,是ACEA(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等級。A/B代表就是:汽油、柴油機都好用的。
具體有什么?A1/B1、A3/B3、A3/B4、A5/B5,4個級別。
不過,林磊等人發表在期刊《潤滑油》上面的論文,《歐洲車用潤滑油ACEA規格的發展》上面也講到過。
A3/B3的這個是適用于非直噴車,A5/B5適用于直噴車。
你看,就是說,數字大小不代表級別高低,只是適用的車型不太相同,歐洲就也是比較別具一格一點。
看到這里,有些朋友聽得都快暈掉了,這么一大堆這種東西,機油這么多的粘度和標準,我到底買哪一種呢?
答案就是在保養手冊上,寫在那邊的,買車的時候都會有這么一本的,具體用哪個粘度、哪個級別,保養手冊上我們找到,看著就行了。
懶得翻怎么辦?直接可以看發動機的機油蓋子,比如說:像2021款邁銳寶XL的機油蓋上面,它會寫的,5W-30。
當然,凡事有例外,比如說:馬自達CX-4的手冊上沒有明確推薦用哪種粘度,機油蓋子上也沒有寫。
就有點像中餐了,鹽,少許;醬油,適量。
這種時候怎么辦?剛巧我這車型就這樣。給4S店打電話,讓它們推薦我們一個機油型號,或者給主機廠打電話問也是可以的。
除了看保養手冊,有的朋友還喜歡學所謂的“老司機”的經驗。
比如說:「嗯」夏天天氣熱一點,那我換粘度高一點的機油。
任志偉發表在期刊《汽車工程師》上面的論文分享給你,《整車三高標定試驗》上面有講到的。
整車廠會在高溫、高寒、高海拔的地方來進行標定,保證車子在極端惡劣的環境當中能夠正常可靠地運行。
所以說,保養手冊上的建議都是廠家試驗后的結果,我們按照保養手冊來買機油,相對來說是最省時的,而且是不容易出錯的。
不用太在意網上面所謂“老司機”的經驗,當然你自己有自己的偏好,想要調整,也是可以。
總結一下,機油的所謂的“幾W-幾”,是代表“粘度等級”,SN、GF-5、A5/B5,代表的是“質量等級”。
雖然你看著有點懵,你也記不住那么一大堆,無所謂、不要緊,保養手冊找出來,它上面寫多少,照著那個規格加是不會錯的。
沒有寫,打電話給4S店,打電話給自己品牌的主機廠問一下,它肯定也是能夠回答給你的。
說到機油,市場上總能看到有機油寫“原裝”2個字,這種機油是汽車廠家它自己生產的嗎?“原廠機油”和“普通機油”到底相差在哪里?價格不一樣的原因又是什么?
除了原廠機油,美孚、殼牌、嘉實多這些機油,都叫大牌,都很厲害,那么它們3家還天天打在那邊搞了幾十年,各有什么絕活?分別有什么區別?
買的時候怎么選?規格一樣,哪種適合我?對不對?
每次做保養,機油我還剩了一點,多出來了,是不是?我把它存在那邊,下次做保養的時候把它們混加在一起,能不能這么操作的?
論文、資料、答案,都給你準備好了。
想了解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機油」就可以了。
每天都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干貨,文字、音頻、視頻,挑自己喜歡、方便的版本來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粟斌,史永剛,陳國需,徐金龍.潤滑油粘度等級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J].潤滑油,2010.
[2] 黃勝軍,王龍,石生靈,于洋,常嘯,宋懷玉,楊鑫,姚錫,馬健凱,曲悅. SM/SN汽油機油的增壓發動機臺架試驗對比研究[A]. 《潤滑油》編輯部.中國潤滑技術論壇(2018)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專輯[C].《潤滑油》編輯部:《潤滑油》編輯部,2018.
[3] 祝洪宇,聞元,鄧偉,林海洪,孫宇良,付陳玲.ILSAC和ACEA潤滑油技術規格對比分析及發展趨勢[J].汽車零部件,2015.
[4] 林磊,盧文彤.歐洲車用潤滑油ACEA規格的發展[J].潤滑油,2017.
[5] 任志偉.整車三高標定試驗[J].汽車工程師,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