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正式入選名單公布 我校8人入選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印發了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名單包括兩個層次的五類人才,共計1635人,我校8人入選。
其中,自動化學院孫長銀教授、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孫立濤教授、土木工程學院李建春教授、土木工程學院郭彤教授等4人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藝術學院王廷信教授入選哲學社科領軍人才,電氣工程學院胡仁杰教授入選教學名師,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蔣衛祥教授、土木工程學院王浩教授入選青年拔尖人才。
國家“萬人計劃”是一項涵蓋領域廣、涉及部門多、實施周期長的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由中組部、人社部等11個部委聯合推出,面向全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給予特殊支持,旨在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強支撐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截至目前,我校共有24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
吳富根教授團隊等在有機硅點及藥物遞送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吳富根教授和美國密歇根大學陳戰教授合作,首次合成了熒光量子產率高達100%的綠色發光有機硅點(organosilica nanodots,OSiNDs),并以此實現了超長時間的溶酶體特異性熒光成像。
相關成果以“One-Step Synthesis of Ultrasmall and Ultrabright Organosilica Nanodots with 100%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Long-Term Lysosome Imaging in Living, Fixed, and Permeabilized Cells”為題發表在Nano Letters上。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吳富根教授和陳戰教授,第一作者為我校2017級博士生陳曉凱和2016級博士生張曉東。
該團隊以廉價且商用化的硅烷試劑和孟加拉玫瑰紅為原料,通過水熱法一步合成了具有極佳水分散性、超高量子產率(~100%)、極窄熒光發射峰(半峰寬約30 nm)的綠色熒光有機硅點。該超亮有機硅點材料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17104788652),相關轉化及推廣工作正在準備中。
在另一項工作中,該團隊首次利用光調控細胞核膜通透性的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普適性的光響應納米平臺,可用于協助多種小分子及納米顆粒的細胞核內遞送。相關成果以“Development of a Light-Controlled Nanoplatform for Direct Nuclear Delivery of Molecular and Nanoscale Materials”為題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即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響因子13.858)上,該論文同時被選為封面論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吳富根教授和陳戰教授,第一作者為我校2016級碩士生祝雅璇和2017級博士生賈浩然。以上兩篇論文東南大學均為第一完成單位。
近幾年來,該團隊還在其他熒光硅點的制備及其生化檢測應用方面作出了系列工作:合成了量子產率達80%的藍色熒光硅點,實現了對多巴胺和金屬離子的檢測,以及對革蘭氏陰陽性細菌的區分以及抗菌應用等。同時,該團隊還開展了一系列關于亞細胞器熒光探針和光調控方面的工作,包括基于細胞膜的熒光探針和光療、定位于線粒體的熒光探針和光療以及光熱材料進核等。
孫立濤教授率先揭示材料取向連接生長機制
a.表面配位體主導的金納米顆粒發生取向連接的示意圖。b.原位觀測到金納米顆粒取向連接發生的過程:(1)自由轉動;(2)定向轉動;(3)瞬時接觸。
我校孫立濤教授率領其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原位觀測到表面配位體主導的材料取向連接過程,并提出了與吸附能相關的晶面選擇機制。1月2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該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
孫立濤團隊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液體腔技術,在原子尺度上對液體中金顆粒的取向連接現象進行了原位的動態表征。該研究工作證實了表面配位體是驅動取向連接發生在特定晶面的重要因素,為通過選擇表面配位體來主導取向連接的發生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和理論基礎,對于如何精準控制納米材料組裝這一難題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物理學院倪振華課題組在石墨烯光電器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我校物理學院倪振華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光電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該課題組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界面態光電增益機制,設計并實現了幾種高性能石墨烯光探測器,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光學領域權威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2017)(影響因子:14.098),Optica(2016)(2018)(影響因子:7.727)和電氣與電子工程協會(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2017))刊物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倪振華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王文輝和郭喜濤。
倪振華課題組提出了全新的界面態光增益機制,構建了石墨烯/二氧化硅/輕摻雜硅這一器件結構,利用輕摻雜Si中較長的載流子壽命和石墨烯的超高載流子遷移率,獲得了約10的四次方的光電導增益,實現了弱光的快速、高靈敏探測,器件響應度達到1000A/W,響應時間低至400ns(Optica 3, 1066-1070 (2016))。課題組進一步利用該界面態光增益機制以及載流子的橫向擴散效應, 設計了基于石墨烯的新型PSD,實現了納瓦(nW)量級微弱光的快速位置探測,將常規Si基PSD的極限探測功率提升了近3個數量級,且具有小于1μm的位置分辨率,并展示了一維和二維位置傳感功能(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6, e17113 (2017))。
為了實現器件在大面積位置探測中的應用,課題組還設計了基于CVD石墨烯-Si肖特基結的無源PSD。該探測器有效工作尺寸達到了8mm x 8mm,且表現出與入射光形狀和功率無關的線性位置靈敏特性(非線性度只有3%),在可見光波段極限探測功率低至17nW。借助石墨烯的寬波段光吸收效應,還將PSD的探測波長延伸至近紅外(1550nm)。這種高性能、無源PSD制備簡單、功耗低、與硅工藝相兼容,有望在實際應用中脫穎而出(Optica 5,27-31 (2018))。
此外,該界面態增益機制也可以應用在其他探測領域,課題組設計的基于石墨烯/二氧化硅/輕摻雜硅結構的靜電探測器能實現低至5V的靜電信號的快速響應,相比于商業化的靜電探測器極限探測能力提升了一個數量級(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38, 1136-1138 (2017))。以上研究不僅使PSD在弱光、寬波段探測領域得到實質性進展,也為新型探測器的開發提供了思路。
科研之路,任重而道遠;
靈感之巔,厚積而薄發。
編輯| 汪語盈
攝影| 孟欣、閻喜月、朱康華
責編| 謝岢
內容源自東大新聞網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單詞有兩種寫法,相比而言,會發現美式英語更簡潔,英式英語較正式,下面我們詳細說明其差異:
一.發音和語調方面:
由于即使一個國家內部地域間的口音仍有巨大差別,如美國南北部居民之間口音差別,英國倫敦腔(cockney)和中上層階級的口音差別,所以這里只對比“美國普通話”(General American)與英國南部RP口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1. 美式發音之于英式發音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美式發音中除了Mrs外,會把單詞里每個r音都體現出來(不論在哪個位置),尤其強調單詞末尾r的卷舌音,比如teacher,car,neighbor,看美劇里面人說話r音都特別明顯。而英式口音一般不會將每個r都讀出來,對于上面一類單詞是一種跟偏中性,不重讀,沒有音調的讀法:teacha,ca,和neighba。個人覺得這個區別是最明顯的,也是和一個外國人交談時最容易判斷出來的。
2. 非重讀字母e, 在美語中常讀作/e/, 而在英式英語中則讀/i/。如:美國人將except讀作/eksept/,英國人則讀作/iksept/。
3. 當清輔音/t/夾在兩個元音之間,前一個是重讀元音,后一個是輕讀元音時,美國人習慣將清輔音濁化,所以writer 和rider (騎馬人) 發音幾乎相同。
類似的例子還有latter(后者)與ladder (梯子);petal (花瓣)與pedal (踏板)。
4. 其他常見的發音區別還有美式英語里herbal讀成erbal,省略h;很多單詞的重讀音節部位也與英式英語不一樣。
5. 美式英語的語調相對較為平穩,調域變化較小,聽起來柔順舒服一點,而英式英語的語調抑揚頓挫,鏗鏘有力,調域之間變化較大,更有氣勢一點。
二.用詞方面:
以前到bookstore買橡皮問有沒有rubber,人家笑笑讓我去pharmacy買,一頭霧水跑到藥店問do you hv rubber? 結果人家給我拿了一盒避孕套。我倒!美語里rubber是避孕套的意思,橡皮用eraser,英式英語里才用rubber。其他的還有:
汽油,美國叫gasoline,英國叫petrol,(汽油曾經是二戰的時候美軍用于識別混入的德國士兵的口令,喊汽油叫petrol統統抓起來);
出租車,美國用cab,英國稱taxi;
薯條,美國用fries,英國稱chips,(而在美國里的chips是薯片的意思,相當于英式英語里的crisps);
垃圾,美國用garbage,英國用rubbish;
排隊,美國用line,英國用queue;
果凍,美國叫jello,英國叫jelly,(而美語里的jelly和英語里的jam是一個意思,也就是果醬)
褲子,美國叫pants,英國叫trousers,(而英語中的pants意思是內褲的意思,相當于美語里的underwear)
糖果,在美國叫candy,在英國叫sweet,
公寓,美國叫apartment,英國叫flat,
運動鞋,美國叫sneakers,英語里叫trainers
足球,美國稱soccer,英國稱football
地鐵,美國稱subway,英國叫underground;
玉米,美國叫corn,英國叫maize,
水龍頭,美國叫faucet,英國叫tap
手電筒,每股叫flashlight,英國叫torch
花園,美國叫yard,英國叫garden,
電梯,美國叫elevator,英國叫lift,
罐頭,美國叫can,英國叫tin,
背心,美國叫vest,英國叫waistcoat,
尿不濕,美國叫diaper,英國叫nappy,
餅干,美國叫cookie,英國叫biscuit。
電影,美國叫movie,英國叫film。
秋天,美國叫fall,英國叫autumn。
衣櫥,美國叫closet,英國叫wardrobe。
…暫時想到這么多,歡迎補充
三.拼寫方面:
一些常見的規則:
1.
美式英語里通常將英式英語里的字母組合our中的u省去,如favourite /favorite; neighbour / neighbor;
colour / color
2.
美式英語通常用z代替將英式英語里的s,如capitalisation/capitalization
recognize/recognize
構詞時英式英語中單詞要雙寫最后的輔音字母,而美式英語則不需要,如traveller / traveler;labelled / labeled
3. 英式英語中有一些單詞名詞形式中的c在動詞形式中要變成s,但是美式英語中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全部都用c,如practice/practise在英式英語中前者為名詞,后者為動詞,而美式英語中不論動詞名詞都是practice。再比如英式英語中的license和license,在美式英語中都為license。
4. 一些在英式英語中以re結尾的單詞在美式英語里以er結尾,如centre/center;
metre/meter。
5.一些英式英語中的單詞以gue結尾,但美式英語中統統以g結尾,比如dialogue/dialog, catalogue/catalog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無規則的差別,如美國人把輪胎拼成tire,英國人拼成tyre,睡衣在美國是pajama,在英國是pyjama,美國人把鋁拼成aluminum,英國人拼成aluminium,美國人把胡子拼成moustache,英國人拼成mustache……個人感覺這種詞就是當初美國人的拼寫錯誤,寫錯的人多了最后就成正確的寫法了==。
整體來說英式英語受到法語和拉丁語的影響大(1066年諾曼底公爵征服英格蘭,英語受到法語前所未有的沖擊,至今英語里還夾雜許多法語,比如下面摘自聯合國憲章的一段法語,只懂英文的人應該都能看懂一半以上:Réaliser la coopérationinternationale
en résolvant les problèmes internationaux d'ordreéconomique,
social, intellectuel ou humanitaire, en développant
et en encourageant le respect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es libertés
fondamentales pour tous, sans distinctions de race, de sexe,
de langue ou de religion.);而美式英語受到德語的影響較大(這也好理解,德裔美國人在美國是僅次于英裔美國人的第二大民族)。
現在一個比較general的觀點是將美式和英式英語拼寫上的差異主要歸結于諾亞·韋伯斯特(Noah Webster)19世紀初的“改革”。作為美國人民的康熙字典——韋氏字典的編纂者,韋老爺子不僅刪去了一些單詞中他認為冗余的字母,比如上面提到的colour中的u,還在不改變發音的前提下將對一些單詞進行了調整,使其看上去“feel better”,比如把theatre拼成theater。所以,英式英語的拼寫方式是更符合詞源學的,即更能反映一個單詞的來源,比如英式英語里的theatre來自于法語里的theatre,而法語里的theatre來自于拉丁語的theatrum。美國社會作為一個melt pot,直到現在語言還在不斷地被各個加入的民族所影響,因此個人認為美式英語和傳統英式英語的差別應該還會繼續拉大,連”long
time no see”這種語法上狗屁不通的美國慣用語都出現了,未來還有什么變化不可能發生呢~雖見過很多人熱衷于所謂的“皇室口音”,誓死捍衛正統尊嚴,但就目前美國的大哥地位來看,就算真是Elizabeth女王親自發推說“American English就特么是一山寨貨”,也是蓋不住“美語”這個稱謂的出現及其影響力。中國大陸學生所學習的英文大多都是傾向于美式英語的。當然,對于要一些去英國留學或參加雅思考試的孩子來說,學好英式英語用來拍教授或考官馬屁還是相當有用的。
英式英語 vs. 美式英語
談起英式英語,就不得不比較一下美式英語。雖然英美兩國使用的都是"英語",但兩種派別有很大差異。美式英語作為英語的一個分支,在其發展過程中因為地域和民族的關系發生了很多變化。如今,美式英語和發音、拼寫和用法方面都有諸多差異。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英式英語和使用美式英語的人無法互相理解,可見即使同一種語言有時也會產生外語的效果。而在國內的英語教育中,由于選擇的閱讀和聽力材料來源多樣,也顯示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混雜的情況。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發音差異極大。英式英語聲調起伏較大,吐字清晰高亢,摩擦較重;美式英語比較婉轉柔和,發音更加圓潤。兩者在很多元音、重音和音調上都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不在此詳述,英語學習者只要聽聽使用這兩種英語的廣播和音像節目就有直觀的感受。
在拼寫方面,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差別也很明顯。不過,因為美國的媒體和網絡科技席卷全球,在這方面美式英語顯然占了絕對上風。大部分非英語國家的英語學習者都會更多地采用美式拼寫。在Windows電腦系統輸入中,即使鍵入了正確的英式拼寫,也會被強行改成美式拼寫。真是誰擁有了經濟權利,誰就擁有話語權的絕佳體現。筆者將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拼寫的區別簡單總結如下:
情況一:英式英語比美式英語單詞更長,拼寫更復雜
例如:dialogue(英式) dialog(美式)
archaeology(英式) archeology(美式)
colour(英式) color(美式)
favourite (英式) favorite(美式)
jewellry(英式) jewelry(美式)
programme (英式) program(美式)
storey(英式) story(美式)
情況二:英式英語以re結尾,美式英語以er結尾
例如: centre(英式) center(美式)
theatre(英式) theater(美式)
metre(英式) meter(美式)
情況三:s與c, s與z
例如: licence(英式) license(美式)
practise(英式) practice(美式)
analyse(英式) analyze(美式)
globalisation(英式) globalization(美式)
情況四:其它
例如: grey(英式) gray(美式)
manoeuvre(英式) maneuver(美式)
至于用法,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除了在語法上有很多不同,在某些概念的詞匯表達上也有很大差異。
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一、拼寫,美國人更注重實用性,因此美式英語的拼寫比英式英語更簡潔。
二、同一個詞在英語和美語中可能指不一樣的東西(同詞異義)
三、同一個意思,在英語和美語中分別用不同的詞語(同義異詞)
1.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發音差異極大。英式英語聲調起伏較大,吐字清晰高亢,摩擦較重;美式英語比較婉轉柔和,發音更加圓潤。兩者在很多元音、重音和音調上都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不在此詳述,英語學習者只要聽聽使用這兩種英語的廣播和音像節目就有直觀的感受。
2.在拼寫方面,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差別也很明顯。不過,因為美國的媒體和網絡科技席卷全球,在這方面美式英語顯然占了絕對上風。大部分非英語國家的英語學習者都會更多地采用美式拼寫。在Windows電腦系統輸入中,即使鍵入了正確的英式拼寫,也會被強行改成美式拼寫。真是誰擁有了經濟權利,誰就擁有話語權的絕佳體現。
英國英語(British English;BrE),又稱英式英語,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顛群島上的英格蘭(England)人的英語規則,為英國本土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 英式英語并非為所有不列顛人認同。在某些非英格蘭地區,特別是 蘇格蘭、威爾士與愛爾蘭,主張不同方言之共存。他們認為強行統一英語等于無理羞辱。然而,對于英格蘭人而言,他們不過將方言的進化看得太嚴肅。英式英語也是英格蘭人高貴優雅的象征,以其板正清晰的發音特色受到了很多英語學習者的喜愛。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別有兩個大的不同點:發音和用詞。
一.發音
首先,舉一個例子:英式英語里是沒有翹舌音的。美式英語是可以將/r/放到元音后,而英式英語 /r/只用來做濁輔音。那么在美式英語有翹舌的地方,英式英語怎么讀呢?此時就請出存在感超強的——/?/ 發音時嘴角向外咧開,像微笑一樣。
再舉一個栗子:/?/和/a:/的撕逼
在美式英語用到/?/的地方,英式英語幾乎都會用到/a:/。比如can't美式發音/k?nt/英式發音/ka:nt/,又比如dance美式發音/d?ns/英式發音/da:ns/。
以上只是幾個栗子,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有很多詞匯的發音都不同。
二.用詞
書面上,我們更能分辨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例:pronunciation(NAmE) pronounciation(BrE) advise和advice都可以作為動詞 (NAmE) advise為動詞 advice為名詞(BrE) cookie(NAmE)=biscuit(BrE) 不僅詞的拼寫不一樣,而且許多地方用詞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