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試駕原創]
在銷量退坡的今天,有這么一匹黑馬,品牌成立不到兩年,但今年前十個月銷量就已經突破了10萬輛,它就是捷途。如今這匹黑馬再次推出重磅產品——捷途X95,這一次它還能再次續寫神話嗎?
我們此次來到蕪湖試駕的是捷途X95,新車是繼捷途X70、捷途X70S和捷途X90三款中型SUV后推出的首款中大型SUV,可提供5/6/7座三種座椅布局供消費者選擇,將于11月28日正式上市。
捷途 捷途X95
捷途X95的車側造型與捷途X90有幾分相似,尤其是整體輪廓和雙腰線設計,不過X95通過隱藏D柱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效果,視覺感受更加舒展優雅,也更符合時下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捷途X95|外觀設計
捷途X95|內飾設計
第二排座椅兩側座位舒適度還是很高的,但是中間座位由于配備了后排扶手,所以靠背比較硬,雖然中間位置配有頭枕,但是抽出后沒有限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間座位的舒適度。
雖然第三排空間略顯局促,但是座椅的舒適度較高,兩側還帶有儲物槽,并且還配備了三檔風量可調的空調,也算是一種彌補吧。
捷途X95|空間體驗
捷途X95使用的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那套1.6TGDI+7DCT的動力組合,雖然排量不大,但是其升功率要超過市面上絕大部分1.5T和1.6T發動機。
給一臺七座中大型SUV配備1.6L渦輪增壓發動機似乎有些保守,但是捷途X95上這臺1.6T發動機動力參數還是很搶眼的。而且得益于輕快的油門調校,在起步階段并不會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動力響應還是很快的,不過車速超過70km/h后,想超車還是要打出富余量的。
作為一臺定位中大型SUV的車型來說,舒適才是捷途X95的主旋律,雖然匹配了一臺7擋雙離合變速箱,但是其換擋速度并不算快,不過換擋平順性絕對值得稱贊,只是降擋動作略顯惰性,深踩油門需要等幾秒才會降擋。
舒適模式下方向盤手感很輕,雖然轉向阻尼會隨速增加,但是轉向力矩依舊不會讓你覺得吃力,日常城市穿梭會非常輕松。運動模式下轉向手感明顯變沉,高速行駛時轉向虛位會更小,車頭指向更精準。
懸掛同樣采用舒適取向的調校,底盤對路面顛簸過濾的比較充分,只有少量震動通過輪胎、懸掛、座椅傳入車內。但這不是沒有路感的一味舒適,只是相比激烈駕駛,柔軟且富有韌性的懸掛更適合巡航。
編輯點評:在此次試駕捷途X95之前我沒有接觸過多少國產車,博越PRO讓我驚艷過,F7讓我失望過,而捷途X95的綜合表現則完全超出了我對一輛頂配售價或不超20萬元的7座中大型SUV的預期。不僅是因為豐富的配置(雖然不是所有配置都好用,比如觸控屏沒有反饋,定速巡航不顯示設定時速等),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和豐富程度堪比日系車的儲物空間,出色的底盤調校以及平順的動力輸出更是讓我有種“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感覺。如果在上市之前捷途的工程師能將那些瑕疵修復的話,相信捷途X95一定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捷途 捷途X95
相關內容回顧:
《一款體型龐大的SUV 捷途X95已正式亮相》
《捷途X95正式下線 中大型SUV/三季度上市》
《捷途X95將11月28日上市 5/6/7座都提供》
捷途X95|動態體驗
如果有人問我,想要一輛續航夠長的純電動車,我腦子里的第一個畫面便是這輛車:廣汽Aion LX,畢竟它的80版本車型NEDC工況續航達到了 650 km。
(特斯拉?不可能的,一是買不起,二是不想戴著口罩去拉橫幅~)
結合上NEDC工況的實際參考性,即使打個折,折后里程也差不到哪。
當然這都是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如果碰到北方的冬天,氣溫動不動就是零下多少度,電池的活性降低,實際續航還要再來個折上折。
所以今天我們的任務也就來了:在北京的冬天,這輛續航 650 km的廣汽 Aion LX 到底能跑多遠。
Aion LX 80版(以下簡稱Aion LX)車上的電池容量為 93 kWh,放眼整個純電動車領域,也是數一數二的。不過在這輛Aion LX 80版的動力并沒有走性能路線,電動機最大功率 150 kW,峰值扭矩 350 N·m,整體取向非常明顯:家用、續航。
350 N·m 的扭矩保證了這輛車超車變道夠利索,日常開起來不用擔心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0~100 km/h 加速實測在 8.1s 上下,推背感還是有一些的,但是想要眩暈感就有些恕難從命了。
■ 廣汽Aion LX城市綜合路況續航成績:468 km
實測當天的最低溫度達到了 -6 ℃,整個實測過程,氣溫從 2 ℃開始往下降,在實測結束時溫度已經零下了。
不過我們坐在車內,也只是穿了一件長袖,26 ℃的自動空調時全程開啟,渾身暖洋洋。
Aion LX的動能回收并不能像一些純電動車直接調整,而是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自動調整。菜單里還有一個I-Pedal模式,鑒于這個單踏板模式松開油門即可獲得類似重重踩下剎車踏板的減速體驗,還是關掉比較好。
實測全程我們用的都是 NORMAL 模式,中控屏上的極致節能、冬季長途選項也都是關閉狀態。
在經歷了 181 min后,我們跑完了 118 km測試路段,全程的平均速度 39 km/h。
如果翻看其他車型的實測不難發現,這次廣汽Aion LX的用時短了不少,平均車速也高了不少。這個結果要歸功于當天的晚高峰,明明是工作日,明明是晚高峰,但是擁堵路段和擁堵長度都有減少。
在整個續航實測的過程中,這輛Aion LX各方面的表現都很不錯,空調給力、音響不錯、座椅舒適等,但是當我們把關注點放在剩余續航里程和電量,并且后期結合整體數據的時候,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現了。
開過電動車的小伙伴可能會注意到,在你剛發動車輛并直接打開暖風的時候會出現暖風不暖、續航掉的快的現象,畢竟暖風是很費電的。這樣的情況會在車輛開個幾公里后消失。PTC的溫度上來后,車內溫度也跟著上來,剩余續航也開始穩定減少,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但是這輛Aion LX就很不一樣,在跑完最初的 10 km,電量沒有減少,甚至表顯續航也只是少了3km。這甚至讓我想到了當年我用的諾基亞手機,剛充滿電的那一格電量永遠是那么的堅挺,但也僅限于那一格。
但這樣喜人的續航表現并沒有持續太久:
第二個10 km表顯續航減少了 9 km;
第三個第四個10 km都是減少了 11 km。
而從40km開始,Aion LX的掉電比例才開始趨于穩定:每行駛 10 km,表顯續航減少基本都在 15 km上下浮動。這種顯示邏輯就有點“開局王者、結局青銅”的味道,通俗點:前實后虛。
不過在大容量電池的加持下,這輛Aion LX 還是獲得了 468 km的最終成績。工作日往返通勤 80 km,這輛 Aion LX 也能做到一周一充。
■ 廣汽Aion LX高速續航成績:348 km
在某個工作日的早上,我們將 Aion LX 開上了京哈高速,實測當天的最低溫度是 -7 ℃,早上充滿電出發時,氣溫也是 2℃。
而車輛的其他相關設定,均與城市綜合續航實測的保持一致。
而實測當天的高速還算比較通順,整體車輛并不多,但是還是遇到了幾次圖中的情況,想要超車,但是有點不好下手。
最終,從香河服務區出發再返回至香河服務區,全程200km的距離我們用了 109 min,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110 km/h。
與城市綜合工況略有相同的是,此次高速續航的前40km,Aion LX 的掉電比例也出現了一些波動,而在40km之后,掉電比例開始穩定起來。每行駛 20 km,表顯續航的減少基本都在 40 km上下。
在高速跑完 200 km之后,廣汽 Aion LX 的表顯剩余續航從650km變成了 277 km,一共減少了 373 km。
經測算,廣汽Aion LX高速續航實測的最終成績為 348 km;
實際每行駛1km,表顯剩余續航減少 1.87 km。
這個冬季續航衰減比例跟我們之前測試的幾輛車相比是非常接近的。如果換個思路看一下, 以車為圓心,以300 km為半徑在地圖上畫個圓,這個圓上的大多數地點,Aion LX可以不用補電、以 120 km/h的時速直達,駕乘體驗與燃油車無差別,甚至超越燃油車。而 300 km的使用半徑已經夠能涵蓋不少人的全部用車場景。畢竟經常長途自駕游的人還是少數。平時上班、周末節假日中短途自駕游的更多。
當然,如果車速降低,這個半徑還能更大一些。
■ 國網60kW快充實測
總的來說,廣汽Aion LX的實際續航表現確實不錯,這跟它搭載的 93 kWh 電池組分不開。但是充電速度如果跟不上的話,實際的用車體驗還是要打折扣的。
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終于將這輛Aion LX的剩余電量開到了 10 %,在放置了一段時間后,采用國網60kW快充開始充電。
如果只看快充區間(30%~80%)的話,Aion LX的成績稱得上不錯,用時43min。
而從10% 到完全充滿,用時 155 min,整體速度不算快,但是結合電池組和溫度原因,屬于一個正常表現。
只是從 90% 到充滿,這輛 Aion LX 用時 65 min,這個時間著實有點漫長。
而在充電的過程中,廣汽Aion LX的充電電流和電壓出現了一定范圍的波動。這種情況在之前的充電測試中比較少見。
■ EVRI續航評測總結
總體來說,結合實際用車的場景,廣汽Aion LX確實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日常通勤代步,城際高速出行,中短途旅行,這輛Aion LX完全能夠勝任。而這些出行場景不正是大多數人出行生活的全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