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 如何選擇鼠標不飄滾動平滑 前言
今天不務正業地聊聊 macos 下地鼠標的事情,群里也有朋友和我聊,正好說說這事。
我在很長的時間里都在用 macbook pro 的觸控板 + 鍵盤的高效模式,因為觸控板和鍵盤很近所以效率很高。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高強度的碼字編碼后,手指有點磨皮了,你懂的這個觸控板是光面的。
在家辦公的時候我會用秒鼠鼠標+蘋果小鍵盤,連 24 寸 4k 屏幕工作,這也很高效,秒鼠多屏幕切換,小鍵盤按鍵少不會按錯。
但一直有個心結就是這個秒鼠雖然很美學,太也太光太平太硬了,點按、滾輪反饋、多功能鍵都不是很理想。
所以我就開始琢磨如何在 macos 上用傳統鼠標,現在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沒有以上問題,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作為程序員,畢竟每天都在長時間使用的工具,還是要調整的順手點。
并不是越貴越好,我們當然是希望少花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
發飄問題就是移動一個單位或者滾動一個單位突然就過去了沒有平滑過渡,很多優秀的游戲鼠標、旗艦鼠標,在 macos 上直接翻車。
顯然不可能是硬件問題,只能是驅動問題,現在大廠也在做 macos 的驅動,比如羅技 Logi Options+,但是優化的不是很理想,這點羅技真的要加油了。
就是一個鼠標可以在 macos windwos ipad 多個設備間游走,需要這個功能的,可以直接看羅技的辦公鼠標。
確定你的手掌大小,然后選擇合適的鼠標,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持握鼠標的姿勢。
查看鼠標的尺寸參數。
無限滾輪很多羅技鼠標都配置了,我是不怎么用。
https://www.logitech.com.cn/zh-cn/products/mice/mx-master-3s.910-006565.html
在夜晚家人都休息了,或者去自習室,圖書館,不想打擾別人,可以使用靜音按鈕。
太重的估計會手酸吧,雖然你是習武之人。
我還是喜歡輕點的鼠標。
水平滾動就是左右滾動,這個功能我覺得很有用,比如在 vscode、瀏覽器中。
正常都是 6~8 個功能鍵,一般也夠用。
但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功能鍵就要看清楚參數了。
無線桌面看起來干凈點,不過我還是喜歡有線的,感覺信號穩定點。
常見無線方式:
當然是內置電池的好,然后用 type-c 充電
當然越高越好,常見回報率:
還要測試連接方式,無線有線,省電都會不同 1000 回報率 肯定比 125 的好電,很好理解 正常來說 125 絕對夠用
DPI:
辦公鼠標一般 1000 ~ 8000 的樣子 游戲鼠標 1W 以上
你只是辦公的話 DPI 4000 + 125 回報率夠用了
暫時沒有這需求,如有可以試試羅技 Anywhere 系列。
滾動平滑,解決鼠標滾動時的卡頓、一跳跳的問題。
https://mos.caldis.me/
brew install mos
https://github.com/Caldis/Mos/releases/tag/3.4.1
解決鼠標發飄問題。
收費軟件 19.9 刀,一次性費用。
https://plentycom.jp/en/steermouse/
這個很好,彌補了我不安裝羅技 Option+ 的短板,這個邏輯程序一直在后臺消耗我的線程資源。
如果你的 dpi 很高,可以把靈敏度設置 0.
我一直放在背包里,這樣在自習室、辦公室、家里,不會打擾別人。
https://www.inphic.com/products/--179
尺寸算是中等吧,高 42mm 正好可以托起手掌,手大的同學可以選用。
重量 84 屬于比較輕的了。
鼠標 邏輯 G502 HERO 25K 主宰者有線
在辦公室的時候我用的高分屏,所以我需要一只快速的鼠標。
https://www.logitechg.com/zh-hk/products/gaming-mice/g502-hero-gaming-mouse.910-006099.html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請轉發讓更多的朋友閱讀。
也許這個操作只要你 3 秒鐘,對我來說是一個激勵,感謝。
祝你有一個美好的一天~
? 貓哥
問答堂>筆記本>操作系統>正常鼠標DPI應當是多少
一般用400DPI或者800DPI。這個DPI的調整要符合個人使用習慣,看自己能操縱多快的鼠標速度。對FPS游戲來講,鼠標速度越快,定位的難度也就越大!
DPI代表著鼠標激光頭的掃描速度,也就是常說的幀速。高的DPI只能說是可以適應更大的顯示器,或者在更光滑的鼠標墊上使用,并不是說越高越好。
DPI越高,鼠標的靈敏度就越高,控制難度也就越大。
合適你使用就OK,你玩游戲的建議你從手感落手,雷蛇那東西純粹是價格高而不實用。
DPI大小是否合適,要看每個人的習慣,一般來說22、23英寸的屏幕使用1200DPI到1600DPI都比較合適,太高的DPI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鼠標過于飄,輕輕動一下就會移動很遠,日常工作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很累。
那些標稱5000DPI 6000DPI的產品基本都是技術噱頭,平時基本應用不到,因此不用糾結與DPI的大小,現在的主流產品都足夠了。
恩,DPI越高,你指哪里,到那的準確度越高,用起來很舒服的感覺,具體不大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