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l MDK 5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編程軟件,是德國知名軟件公司Keil(現已被ARM公司收購)開發的微控制器軟件開發平臺,現由國內三家代理商提供技術支持和相關服務。
keil MDK6發布,不同于keil5,他將嵌入式技術帶到新高度,支持跨平臺研發,以及增強了項目的團隊云協同研發,為更加智能的物聯網技術和大型自動化設備研發提供更加高效的底層技術支撐,
3月9日,Arm社區發布了一則,大概意思:Keil MDK 6 將嵌入式軟件開發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本月全球頂級嵌入式會展Embedded World 2023上,MDK6也展示預覽版效果
重大更新主要如下
1、支持Windows,Linux和macOS。
2、Keil Studio Cloud 繼續銜接MDK云端開發方式。
3、支持Keil Studio Cloud云端協同開發
4、提升后續Cortex-M55,Cortex-M85高性能芯片的機器學習和DSP性能,以及神經網絡組件Ethos-U microNPU性能。
4、MDK6對整個Cortex-M 和 Ethos-U 處理器產品組合進行了優化。當今微控制器的計算功能需要 MLOps 來部署機器學習模型,需要 DevOps 來驗證復雜的軟件工作負載
(1)通過VSCode插件Keil Studio Desktop更好的支持MDK6的編輯器功能。
(2)加強AVH(Arm Virtual Hardware)支持。
(3)改進CMSIS-Toolbox中間層軟件包工具箱,主要作用是創建,維護,分發和安裝軟件包,并且可以使用各種編譯工具的接口構建項目。更像是要給統一各種編譯器開發方式的工具。
最簡單易用的電子電路EDA仿真工具軟件,學習電子電路必不可少,模擬電路的學習就是學習各種放大電路,各種三極管,mos管,集成放大芯片等。之后學習數字電路,各種組合電路,時序電路的仿真也離不開Multisim,通過仿真可以指導驗證我們所設計的電路,同時它也可以仿真單片機,不過我沒用過。
最強大的單片機硬件仿真工具,學習51,如果沒有開發板,我們可以使用它,繪制電路,編寫程序,導入Hex文件,就能看到我們的程序執行效果,各種數碼管,各種LCD,所見即所得,開發過程中,如果PCB打樣沒出來,我們可以用它來軟硬件同時進行。
Protel的升級版,Protel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PCB繪制工具,有很多老工程師都會使用它,我見過的一個老工程師,人家是手繪電路原理圖,然后Protel上直接畫PCB。AD工具比起Protel更加簡單,尤其繪制封裝,簡單的不要不要的,哈哈,怪不得市場占有量那么大。
跟風學習了這款軟件,學習曲線陡峭,電子開發專業工程師專屬軟件,不過繪制個封裝特別費勁。電路原理圖OrCAD是業界標準的電路圖繪制工具,Allegro繪制簡單電路板比起AD效率太低,但是它的電氣檢查,據說是沒有任何工具可以跟它相比,手機PCB,電腦主板PCB都是用Allegro來繪制的。
開發51單片機和開發ARM單片機的主流IDE,還有IAR,我都用過,IAR的編譯速度比Keil快,他們兩IDE調試單片機都挺方便的,唯一吐槽的不足電就是代碼編輯器實在是太垃圾(編譯器廠商難道不好編輯器嗎),如果大家用過其他的軟件開發的IDE,簡直就是覺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最強大的虛擬機軟件,沒有之一,早期我用VBox,速度趕不上Vmware,可以用Vmware虛擬多臺主機,我在工作中主要是安裝Ubuntu和Windows XP,Ubuntu用于開發Linux程序,Windows XP用于運行早期的應用程序(對Win7支持不好的)。
Source Insight用于瀏覽代碼非常方便,能夠很直觀的顯示出各種引用關系,符號定義,嵌入式開發中,我經常用它來做編輯器,完成整個工程的代碼編寫,最新出的4.0版本在3.5的版本上做了功能升級,編輯器終于可以支持UTF8編碼了,文本亂碼的概率出現了很多,除非那些用是ANSI編碼的老掉牙的中文項目。
Linux開發最流行的編譯器,這幾年Clang火起來,但是還是不能撼動Gcc的地位,尤其在嵌入式開發中,廠商給我們提供的都是Gcc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在Linux上開發C/C++我們首選Gcc。
終端工具,支持Serial,Telnet,SSH等協議,連接Linux必備工具,此軟件為收費版本,還有一款個人免費的Xshell也非常好用。
還有好多了,例如Ftp工具,Qt,Visual Studio,NotePad++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