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軟件,但是你知道嗎,每次使用微信,都會在電腦上產生大量的緩存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占用了你的硬盤空間,還可能影響你的系統性能和隱私安全。那么,有沒有一款工具,可以幫你輕松清理微信的垃圾數據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Clean WeChat X!
軟件介紹
Clean WeChat X是一款專業的微信數據清理工具,由吾愛大神開發,完全免費且無需安裝,直接運行即可使用。它能自動掃描并分類選擇要清理的項目,支持將垃圾文件清理到回收站、清理重復數據,并有效防止數據恢復。該工具智能識別你的電腦微信賬號,并支持對多個賬號進行分開處理。通過該工具,你可以輕松優化微信占用的空間,提高系統性能。
軟件特色
1、支持Windows全系統(32/64位),支持Unicode編碼(識別多語言、各類亂碼文件);
2、多線程運行,使用過程絲滑般流暢;
3、智能區分微信賬號,多個賬號可分開清理;
4、分析占用數據占比,自定義清理數據范圍、時間范圍,精確到單文件的識別定位清理;
5、可選清理到系統回收站,如果后悔了可以再恢復;
6、只清理重復數據功能,微信文件空間智能優化,多份重復文件合并成一份,極大程度節省空間占用;
7、防止數據恢復功能,保護個人隱私防泄密,清理后的數據哪怕是專業軟件和人員都無法恢復。
使用指南
1、選擇微信數據存儲目錄
如果你的微信不是默認路徑,這里選擇微信數據存儲路徑即可
2、切換賬號
切換賬號可以切換電腦上登錄過的不同微信賬號下的數據文件進行清理
3、數據占比和清理意見
右側顯示有各種文件的占比數據,比如圖中賬號聊天記錄占了80%。左側顯示的為具體的文件占用數據和清理建議,像小程序、公眾號圖片等,不重要的緩存數據,可以直接清理
4、清理數據
選中文件后,點擊開始清理,即可進行清理
除了這些基本操作,還能選擇清理截止日期、只清理重復數據、防止數據恢復等。特別是在網吧登錄、賣舊電腦或者離職時,防止數據恢復,清理掉自己的微信數據還是很有必要的。
注意:如果清理掉聊天記錄等數據,將不可恢復,在清理數據前一定要確定那些數據可以被清理,防止誤清理。
如果怕誤清理,還可以用微信自帶的存儲空間管理,對微信數據進行手動管理。點擊微信客戶端左下角設置>通用設置,即可。
這段時間,一加 12 應該是大家最期待的驍龍 8 Gen3 旗艦機了。畢竟在一加 12 正式發布之前,一加已經預熱新機將首發搭載多項非常“驚人”的技術。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今年一加品牌迎來了自己的十周年,一加 12 作為“十年旗艦超越之作”,自然要拿出過硬的產品實力。而一加對這臺手機的定位也是非常之高,盡管沒有“Pro”,卻在配置上超越了很多 Pro 版機型。
那么這款備受矚目的驍龍 8 Gen 3 手機是否值得等待?
一加 12 已經來到了IT之家評測室,現在IT之家為大家帶來這款新機的上手體驗。
一加 12 依舊延續了一加 11 的整體設計語言,其實從一加 10 開始,就能感受到一加在塑造這種有傳承的家族式設計,這種設計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最顯著的,便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臺“Designed By OnePlus”的產品。
當然,盡管一脈相承的設計語言,但其實一加 12 在細節上仍有相當多的變化 ——
比如這套來自高奢腕表工藝打造鏡頭模組,官方稱之為從“時間”中汲取靈感,升級的「TIME Design」設計。
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一加 12 的鏡頭模組內部“借鑒”了大量的高級腕表設計,比如星空表盤,斑駁的星星點點在表盤上時隱時現,鏡頭模組的內圈上還有細膩的「時間刻度」,最外圈則是高光工藝的“表圈”。
這些細節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高級腕表,當你拿到手機之后,總是會忍不住在鏡頭模組上多看幾眼。
一加 12 這次在鏡頭模組之上覆蓋了一整塊玻璃,被稱之為“表鏡”,下方是四顆秩序排列的攝像頭、傳感器,盡管看起來它們互相獨立,且略凸起,但由于“表鏡”的存在,摸起來則是完整的一體。
這種設計的好處,一方面是觀感更加高級,就像是傳統高端腕表一樣 —— 表鏡之下有用于顯示日歷、星期、或計分的功能小表盤。
另一方面也更加實用,由于表鏡的存在,鏡頭之間也不會積灰。
配色上,一加 12 提供了「留白」、「蒼綠」和「巖黑」三種配色,IT之家拿到的「蒼綠」配色,色調偏中冷,灰度略高一些,令人聯想到蒼山的綠色,這種色彩看起來非常沉穩且具有質感,但并不顯得過于突兀或刺眼。
在工藝上,「蒼綠」采用了新一代疊翠玻璃工藝打造,表面有類似大理石的自然紋理,AG 磨砂的阻尼感要比想象中更大一些,但依舊絲滑。
細節設計上,一加 12 保留了極具特色的「三段式開關設計」,金屬中框采用了與后蓋同色的高光設計。
一加 12 的三圍尺寸為 164.3*75.8*9.15mm,重量約 220g,比上一代略厚重,但手感依然保持得不錯,特別是考慮到內部塞進了 5400mAh 的大電池,還有潛望鏡這一系列的豪華配置,筆者覺得完全可以接受。
來到正面。
這一次,一加 12 搭載了號稱屏幕的珠穆朗瑪峰的“最強 2K 東方屏”。也正是這塊聯合京東方打造的“東方屏”,率先拉開了一加 12 預熱的帷幕。
據官方描述,一加 12 東方屏擁有 6 大突破,9 大世界第一和 12 大全球首發,并在顯示、護眼、亮度、壽命、LTPO 五項對用戶體驗最為重要的維度全面突破。
具體來看,其采用了 2K+ 3216 *1440 分辨率,510 ppi,峰值亮度超過了 3000nit,全局激發亮度 1600nit,DCI-P3 100% 色域、JNCD 均值 0.35,支持原生 10-bit,HDR 10 + 認證,支持杜比視界。
一加 12 搭載「自研畫質引擎」,匹配 OPPO 第一代顯示芯片 Display P1 與「高精像素級校準算法」,實現了行業首個單像素獨立校準,擁有 912 萬次像素級校準,顯示效果無顆粒、更純凈。
在護眼層面,一加 12 上首次發布了「明眸護眼」技術,實現了「3 EM Pulse+1 EMPulse 類 DC 調光」與「2160Hz 高頻 PWM 調光」極大改善了屏幕頻閃問題。且獲得了萊茵最高等級的智能護眼 3.0 認證、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權威認證。
這一系列的軟硬件優勢,也讓一加 12 的屏幕刷新了 DisplayMate A+ 18 項紀錄,成為國產首個 DisplayMate A+ 2K 屏。
從參數來看,一加 12 這塊屏幕的清晰度、色準、通透度、色偏、顯示舒適性、亮度均勻性等方面,均達到了行業頂級的水準,別的不說,光這個標配的 2K 分辨率,就能秒殺同級別不少產品,畢竟 2K 屏是很多產品超大杯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也是小小感慨一下,一加 12 的這塊“東方屏”,很容易讓人想起了當年一加 7 Pro 全球首發 90Hz 2K+ 流體屏時的震撼和驚喜。
拉開一加 12 預熱第二篇章的,則是影像。
在 11 月 9 日的 OPPO 影像戰略溝通暨巴黎影展一加 12 深圳分會場活動上,一加宣布一加 12 成為一加首款完整搭載 「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統」的旗艦產品。
具體來看,一加 12 的主攝為 LYT-808 傳感器,5000 萬像素,1/1.4,f / 1.6,OIS 光學防抖 + 懸浮棱鏡防抖。官方表示,LYT-808 是僅次于索尼一英寸的最強旗艦傳感器。
超光影潛望長焦為 6400 萬的 OV64B,1/2 英寸,f / 2.6,官方號稱是“同檔最強潛望長焦”,支持 20cm 最近對焦距離,3 倍光學無損變焦、6 倍光學變焦,最高支持 120 倍數字變焦。
超廣角則是 IMX581,與上一代規格一致,4800 萬像素,f / 2.2,114° 超廣角 。
這三顆鏡頭,完美覆蓋了 14mm-140mm 全焦段。
在算法上,一加 12 的影像能力由 Find 影像團隊傾力打造,光學與算法雙重發力,支持超光影 ProXDR 顯示、哈蘇人像,讓用戶可以隨手拍出細節清晰、色彩生動、光影自然的圖片。
得益于這顆潛望長焦鏡頭的加入,使得這一代一加 12 的超長焦拍攝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 Find 系列下方的旗艦算法,一加 12 的影像力表現堪比 Find 系列。
除了長焦拍攝能力的躍升之外,一加 12 這次人像拍攝也有了十足的 Find 味道,提供了哈蘇 23mm、46mm 以及 70mm 三顆經典人像鏡頭,搭配同款的 Find 算法,一加 12 能夠輕松捕捉到清晰、自然的哈蘇人像照片,人像表現立體感強,細節清晰,也少有算法的痕跡。
一加 12 搭載第三代驍龍 8 移動平臺 + 滿血版 LPDDR5X + UFS 4.0 旗艦性能組合,標準旗艦三件套。
簡單介紹一下驍龍 8 Gen 3 :
臺積電的 4nm 工藝。
CPU 核心上采用了 1+5+2 的架構,包括一個主頻為 3.3GHz 的 Cortex-X4 超大核,5 個 Cortex-A720 性能核,其中這五個大核中包括 3 個主頻為 3.2GHz 的核心和 2 個主頻為 3.0GHz 的核心,此外還有 2 個主頻為 2.3GHz 的 Cortex-A520 能效核心,CPU 整體性能提升了 30%,能效提升了 20%。
GPU 方面則為 Adreno 750,官方宣稱性能提升 25%,能效提升 25%。
驍龍 8 Gen 3 之外,這次一加 12 全系 12GB 起步,并且提供最高 24GB + 1TB 的配置組合。
老規矩,直接跑分測試。
安兔兔(v10.1.6):
在常溫環境下的測試(室溫 20°C 左右),一加 12 拿下了 2184612 分,其中 CPU 得到了 50 + 萬的分數,GPU 則為 90 + 萬分。
通過安兔兔存儲測試,一加 12 順序讀取速度為 4062.3MB/s,順序寫入速度為 3695.0MB/s,隨機讀取速度為 1727.0MB/s,隨機寫入速度為 1030.0MB/s。
整體表現,符合“旗艦三件套”定位,也是當下的天花板水準。
GeekBench5、6 的跑分實測:
在 GeekBench 5 中,一加 12 單核 1727 分,多核 5710 分;
GeekBench 6 中,一加 12 單核 2243 分,多核 6767 分。
作為對比,IT之家剛剛測試過的魅族 21,GeekBench 6 成績分別為 2285、6674。整體來看,一加 12 的分數符合驍龍 8 Gen 3 應有的水平。
3D Mark:
單輪 Wild Life,一加 12 的成績為 18759,連續 20 輪高強度 Wild Life,穩定性在 62.8%,最低循環分數為 11655。
由此來看,一加 12 的性能調教還是相對“激進”的,在多輪測試中,最低分始終控制在一萬之上。
從紙面參數和跑分來看,一加 12 依舊貫徹了“性能先鋒”的水準,在核心配置上基本是挑不出毛病。
簡單總結,買一加 12 完全不必擔心配置的問題,畢竟它就代表著當下驍龍 8Gen3 旗艦應有的水準。
接下來IT之家進行游戲實測,來看看一加 12 的實際表現如何。
在《原神》游戲的最高畫質 + 60 幀下,開啟手機的電競模式,進行 30 分鐘的實測。
測試中,我們以跑圖為主,遇怪打怪,戰斗場景占總游戲時長 50% 左右,其中包括中期長達 10 分鐘左右的連續戰斗場景。
如上圖所示,在 30 + 分鐘的游戲中,一加 12 拿下了 61.35fps 的平均幀率表現(最高幀為 62fps),游戲過程中,高于 10fps 上下波動的次數并不多,肉眼也未感受到卡頓、掉幀情況。
這也包括從 9 分鐘開始到 18 分鐘結束,這段時間的連續戰斗場景,在該場景下,幀率波動情況明顯要更多一些,但也并未出現斷崖式掉幀現象。
再看 CPU 核心調度情況,在該場景下,可以看到驍龍 8 Gen 3 各個核心的性能釋放明顯要更用力一些,八個核心齊發力,整體都能維持在 1GHz 左右的水平。至于那顆超大核心,也基本全程“灑水”,沒怎么太發力,整個芯片的功耗和發熱控制在較好的水平。
再搭配全新升級的“航天級天工散熱系統 Pro”,所以,一加 12 的溫控表現也在預期之內了:
30 分鐘《原神》后,機身最高溫僅為 41°C,位于機身屏幕的左上側位置,觸感上有一定的溫熱,但倒不至于燙手,考慮到游戲整體表現,這個溫控已經很令人滿意了。
通過最高畫質的《原神》測試,可以簡單了解一加 12 的基礎性能表現,但還是那句話,要想游戲體驗更好,要想在用戶們的印象分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拿出一些“差異化”的東西。
上一代的一加 11,就帶來了升級的「超幀超畫引擎」,帶來了「超級分辨率功能」和「超級 HDR 畫質」,且實現 120 幀高幀游戲體驗。
這一次,一加 12 在上述基礎上更進一步 —— 全新一代超幀超畫引擎,為用戶帶來全面 2K、全面 120 幀和全新 HDR 畫質。
通過獨家定制專業渲染芯片,以及超分算法,一加 12 實現了所有游戲的「全局 2K 超級分辨率」,同時已支持 100+ 主流游戲的「全面 120 幀」。
在諸如《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手游》、《和平精英》、《穿越火線》、《原神》、《光遇》、《崩壞 : 星穹鐵道》等這類熱門手游中,一加 12 支持 120 幀、2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同時開啟,不存在“多選一”的難題。
比如《原神》游戲,你可以通過游戲側邊欄呼出,開啟超幀、超分、超級 HDR 這三個選項。特別是當你啟用了超分和超級 HDR 的時候,你會立刻感受到游戲畫面的顯著變化:亮度大幅提升,細節更加豐富,對比度更加突出。
甚至不夸張地講,就像一個近視眼突然戴上了一副眼鏡,一切都變得清晰明亮。
續航部分。
一加 12 內置了 5400mAh 電池,這也是一加旗艦史上最大的電池,同時支持 100W 超級閃充、50W 無線閃充和 10W 反向充電。官方表示,26 分鐘即可將電量從 1% 充至 100%。此外,一加 12 還搭載了 OPPO 首顆電源管理芯片,實現了 4 年健康使用。
再好的算法,都不如一塊大電池來的過癮,這塊 5400mAh 的電池給了一加 12 充足的續航信心,在體驗中,筆者能感受到一加 12 的長續航優勢。比如,亮屏 2 小時 16 分鐘,僅耗電 30%,這可是全程開啟著 2K 屏 + 性能模式,以及包括長達近 30 分鐘的極端性能測試。
其次,一加 12 的 100% 電量極其耐用,亮屏近一個小時,其中還有不低于 10 分鐘的拍照測試,竟然一點電量都沒掉,有點 iPhone 的味道了。
一加 12 這次還搭載了全新的 ColorOS 14 系統(基于 Android 14),關于 ColorOS 14 系統,IT之家此前在評測文章中有過詳細體驗,感興趣的小伙伴可點擊這里詳細閱讀。
這里簡單挑幾個筆者覺得很有意思的重點功能體驗說明:
首先是 ColorOS 14 的“系統級摳圖”,只需要在相冊中選擇好圖片,長按即可自動識別摳圖,摳出的圖片為 PNG 格式,可以在彈出的選項中選擇保存、復制或者分享,也可以更進一步,將這張圖片直接拖拽到“中轉站”里。
在中轉站里,這些內容可以 30 天暫存、預覽,還具備在手機、電腦、平板上一端存入、多端調用的能力。
一加 12 同樣支持“隨身工作臺”,通過瀏覽器登錄工作臺網址,即可查看平板、手機內的所有文件資料,包括圖片、視頻乃至音頻、壓縮包、安裝包,以及中轉站內的所有內容等等,還可以實現金山文檔以及筆記、待辦的同步。
強調一點,ColorOS 14 系統的“隨身工作臺”有了獨立的 Mac 版本,這意味著 Mac 用戶又多了一個官方出品的,能夠和安卓手機互聯的應用。
在 AndesGPT(安第斯大模型)的賦能下,小布也迎來了全新的進化。
一加 12 搭載的小布助手,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語音助手,而是一個媲美 ChatGPT 的個人專屬助理。比如,當我們遇到一些用機難題時,直接咨詢小布助手,即可幫你處理,極大地減少了操作流程。例如,有時候不知道如何清理手機垃圾了,又或者想要設置護眼模式,或者是查找相冊里的截圖,乃至設置狀態欄,都可以直接對小布喊話。
不過,就體驗來說,一加 12 的小布目前還不支持生產力創作方面的功能,比如幫寫演講稿、策劃案、短視頻腳本等,希望后期能夠盡快 OTA 升級。
最后,一加 12 全面升級獨家自研的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官方表示 App 百萬次啟動一致性做到了行業第一,后臺保活能力從數小時提升至 3 天以上,能夠實現 48 個月久用流暢。這一點, 在 ColorOS 14 的流暢性測試中,IT之家進行過演示:
選擇了 22 款應用,進行冷啟動時間測試。經過實測,冷啟動這 22 款常用應用時間為 1 分 15 秒左右,全程流暢,除了測試中略有微微發熱之外,其它方面還是相當穩定的。
在設計、影像、性能之外,一加 12 還有諸多值得單獨拿出來講一下的亮點,就比如這顆號稱“馬達天花板”的「瑞聲科技仿生振感馬達 Turbo」。
據官方表示,這顆馬達體積達 602mm3,對各類應用和游戲進行了適配和接入,還對系統中 72 類 700+ 系統振效進行了調校。
在筆者的體驗中,這顆振動馬達帶來的體驗增益,最明顯的場景便是輸入法了。你可以通過輸入法內置的“機械鍵盤”,選擇體驗不同的軸體,包括:黑晶紅軸、茶、青、銀、靜音紅、黃軸等。
比如在“黑晶紅軸”下,按下去的一瞬間,先會有一種彈簧似的反饋力,當指頭抬起的一瞬,這種反饋力消失的一瞬,馬達會“噠”的一下,效果非常逼真。
如果你是《和平精英》的一位“特種兵”,那么這顆馬達更是能大發光彩,在游戲里開啟高品質的振動。開啟后,開車時能真實感受到汽車引擎的升降檔加速過程,馬路的顛簸也能通過這顆馬達體驗到,不同的槍械也會有不同的震動效果,玩游戲再也不是簡單的搓玻璃了,手游也能做到像 PS 手柄那樣的震動效果,相當給游戲加分。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這顆馬達的表現,不妨也試試系統設置里內置的“O-Haptics”,又或者是下載安裝瑞聲科技官方 App “RichTap Creator”,能夠體驗到更多場景下的振感。
不過,和在一加 11 評測里提到的一樣,筆者還是希望一加能夠好好打磨這顆馬達,就比如相機的變焦場景,現在只有在固定的焦段切換中(比如 3X-6X 之間,會振動兩下),才會有振感反饋。
既然有了這么好的馬達,那不妨讓變焦振感變得更細膩一些,就比如在變焦過程中,如果遇到固定的焦段,可以以強烈的振動反饋給用戶;而在非固定焦段之間切換時,則以輕微的振動反饋給用戶。
簡而言之,正是因為這顆馬達太強了,所以更希望一加好好打磨,讓這顆馬達大放光彩,畢竟能力越高,期望也更高嘛!
一加 12 在其他方面的亮點,還包括支持 USB 3.2 Gen1、超薄屏下指紋、“全區域多功能 NFC”、支持 IP65 防塵防水、支持 Wi-Fi7 、藍牙 5.4、全功能紅外遙控以及超線性立體聲雙揚聲器等,以及「雨水觸控模式」、「超級信號工程」等等亮點,就不一一說明了。
總結這一代的一加 12,筆者覺得,一加 12 確實做到了自己“一部,頂全部”的口號。
仔細想想也確實如此,這一代的產品力確實強,不僅僅補足了之前的短板,更是進一步加碼放大了一加的傳統優勢:更強的屏幕,更猛的配置,更好的堆料,更完善的細節配置體驗...
在這代產品上,你似乎很難找到短板了,包括設計也走出了自己的設計風格。
更重要的是,一加 12 依舊沒有“Pro”線,但一加 12 的綜合體驗卻足以媲美 Pro、甚至在某些地方全方位超越了友商的 Pro 產品。
寫到這倒也覺得一加實誠,其實完全可以在一加 12 的現有基礎上“砍幾刀”,拉低起售價,賺一波好評,但一加并沒有這么做,這或許就是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