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RTX 4080公版顯卡給到TGP功耗為320W,如果你買的是用料比較好的非公版卡,TGP功耗會設定在350W上下。到了次旗艦級別,功耗不低,NVIDIA鐵心要推廣全新的12VHPWR(16pin)供電接口,不像RTX 4060Ti,RTX 4060那樣會延用傳統(tǒng)8Pin接口。如果你是組裝新電腦,建議還是要選擇ATX 3.0 電源,一口對應一線,就足以讓人爽到高潮。

    如果你是舊平臺升級,或者是原來的電源想繼續(xù)使用(額定功率最好在750W或以上),不需要你額外去買線,因為你在購買顯卡時,顯卡配件里就附送一條轉接線,RTX 4080一般送的是一根16pin轉8pin*3的轉接線,轉接后可以正常使用。

    相比于ATX 2.0電源,ATX 3.0電源有何不同:

    ATX 3.0規(guī)范電源的出現(xiàn)主要是為了解決顯卡的瞬時功耗,顯卡在運行的時候在短暫的ms甚至us級別的時間內,功耗超過顯卡的額定功耗達到額定功耗的2倍甚至3倍,這樣很難容易觸發(fā)電源的過載保護,造成電腦死機、重啟、甚至某些硬件一波帶走的問題。而ATX2.X標準的電源對電源的瞬時功率沒有硬性要求。

    新一代的ATX3.0標準,清楚的規(guī)定了:其標注了 ATX3.0 新規(guī)范下,電源整機輸出能力需具備 100ms 承擔 120% 額定功率輸出、10ms 承擔 160% 額定功率輸出、1ms 承擔 180% 額定功率輸出、100μs 承擔 200% 額定功率輸出。這就很好的解決了,顯卡等峰值功耗的問題。

    有哪些ATX 3.0電源可選:

    ATX 3.0電源是未來,電源發(fā)布的新品幾乎都是ATX 3.0規(guī)范,幾乎每個品牌都推出旗下的ATX 3.0電源,功率覆蓋了旗艦的1250W到主流的550W,可選擇型號越來越多。作為國產的老牌電源品牌,鑫谷在ATX 3.0電源上動作很快,有旗艦定位的昆侖系列ATX 3.0電源,也有面向主流市場的GP系列ATX3.0電源。

    鑫谷GP850W ATX3.0黑金全模組電源:

    鑫谷GP850W ATX3.0黑金全模組電源額定功率達到850W,搭載了16Pin端口,標配16Pin原生線材,可支撐顯卡3倍峰值功耗輸出,整機2倍峰值功耗輸出,能夠為RTX 4070 Ti/RTX 4080這樣高端顯卡提供穩(wěn)定的供電環(huán)境。

    這款ATX 3.0電源通過80Plus 金牌認證,在230V輸入環(huán)境下半載轉換效率高達92.06%,高于80PLUS白金轉換效率。

    鑫谷GP850W ATX3.0電源支持+12輸出,電流達到70A,總計840W,占比額定功率高達98.82%,為CPU/顯卡提供強勁動力。

    其搭載自主研發(fā)LLC Pro架構+獨龍冰酷散熱片,采用105℃/400V日系電容,DC-DC加入固態(tài)電容,久經考驗,保證電源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

    鑫谷GP850W ATX3.0電源提供長達五年質保,并且支持個人送保以及全國聯(lián)保,讓用戶使用無后顧之憂。

    昆侖KL-1250G

    作為首批上市符合ATX 3.0電源規(guī)格的電源,昆侖KL-1250G規(guī)格相當硬核,額定功率1250W、80PLUS金牌認證、原生12VHPWR 16Pin供電接口、+12V單路104A、日系電容等。

    昆侖KL-1250G電源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單路+12V輸出,最大額定電流能達到104A,相當于1248W輸出功率,占整個電源額定功率的99.8%。而+5V與+3.3V則是通過DC-DC電路轉換而來,最高輸出電流值分別為15A與16A,兩路輸出額定功率為103W。

    兩組12VHPWR 16Pin接口,可以滿足高端非公版RTX 4090顯卡。

    昆侖KL-1250G ATX 3.0電源采用了目前高端電源中較常采用的主動式PFC+半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結構,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扎實穩(wěn)定。

    目前此款產品已經在電商平臺上架,同時還能享受10年質保服務,用到平臺淘汰,電源仍舊在保質期內,這你受得了嗎?

    以下文章轉載于微信公眾號:【筆吧測評室】和【快樂肥宅實驗室】 ,作者 慶爺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前言

    上一代基于圖靈架構的GeForce RTX20系列發(fā)布至今已是兩年有余,雖然中間推出了RTX Super系列但這個系列畢竟目的還是在于填補產品線空白秀刀法,在性能方面并沒有什么提升,游戲卡的性能皇冠依然由RTX2080Ti把持,相比前些年一年一代的進步速度來說,顯得慢了許多。


    正好2020年第四季度很多3A大作的IP也到了出續(xù)作的時候,比如一跳再跳的賽博朋克2077,跟著英偉達的節(jié)奏一起跳了一年的刺客信條英靈殿,還有各種即將全平臺發(fā)布的次時代大作——這時候推出新的一代旗艦游戲顯卡,時機恰到好處。


    就在這個背景之下英偉達安培架構的游戲卡來到了我們面前。

    這次一發(fā)布就是三款產品,3070、3080、3090悉數(shù)在列。首先上市的就是我們本次評測的主角——GeForce RTX 3080,而3090和3070則要再稍等一段時間。


    安培游戲卡架構解析


    說到GeForce RTX 3080就不得不提這一次的安培游戲卡架構,雖然名字都叫安培,但是跟之前純計算卡NVIDIA A100上的安培架構并不是一回事,但也不像帕斯卡那代一樣,GP100重新設計,GP102=Maxwell with 16nm FinFET Plus附魔強化版,而是針對游戲應用做了更適合的架構設計。

    Ampere A100的架構圖

    上圖是英偉達計算卡Ampere A100的架構圖,相比前面GA102 Ampere游戲卡架構來看,最明顯的地方當然是計算卡沒有RT Cores,當然還有個區(qū)別就是計算卡也不會做Rops,只不過這兩張圖上沒有畫出來。再比較明顯的區(qū)別就是,A100計算卡有FP64(雙精度)、FP32(單精度)和INT32(整數(shù))三種計算單元,而GA102游戲卡的架構當中去掉了對游戲完全無用的FP64,然后INT32和FP32共享使用部分單元,實現(xiàn)在額外晶體管開銷不大的同時擁有翻倍的FP32算力。當然由于共用了一部分單元,實際游戲遇到混合精度計算的時候性能提升不可能像純FP32算力提升那么大——從這個方面來看,這個設計思路倒是比較類似在CPU上沿用已久的HT/SMT同步多線程技術。


    不過這個架構設計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安培架構游戲卡的CUDA Cores數(shù)量應該怎么算。之前有兩種方案,一個是以可以計算FP32的單元作為一個CUDA,這樣算的話RTX3080擁有8704個FP32(CUDA Cores)。還有一種算法就是將能實現(xiàn)完整(INT32+FP32+FP16)混合精度計算的最小單元作為一個CUDA,這樣算的話RTX3080是4352 CUDA,跟RTX2080Ti相同。不過看英偉達官方的展示PPT之類的,采用的都是第一種算法,所以我們也以此為準。


    以上是在傳統(tǒng)光柵化游戲方面安培架構的改進和進步,既然老黃現(xiàn)在這么強力的推光追和DLSS,怎么能忘記RT Cores和Tensor Cores的提升。

    RT Cores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擴展了規(guī)模,架構上也尤其提升了對于含時類運動光追問題的求解能力。官方表示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最多可以達到8倍的效率。從這個說明上來看,應該可以有效緩解某些游戲在光追特效開啟時一轉頭就掉幀的問題。

    Tensor Core方面的改進,也是強化了對驗證和推理比較有效的稀疏矩陣計算能力,畢竟對于絕大多數(shù)游戲玩家來說在自己電腦上跑訓練的機會少之又少,DLSS之類的功能靠的全是推理能力。

    指望GA102能在這方面打A100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啦,不要懷疑老黃的刀法。不過相比上一代的RTX2080Super,提升還是不小的。


    通過以上的設計,英偉達宣稱安培架構實現(xiàn)了相比圖靈架構1.9倍的能效比,還順便標了一下溫度和噪音,大概也是對這次FE版的新散熱結構頗有信心。

    核心架構改良頗多,顯存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不知道偶數(shù)代GDDR都是短命鬼(用GDDR2、GDDR4的卡一只手就能數(shù)過來)這個魔咒是不是繼續(xù)生效了,看起來表現(xiàn)還不錯的GDDR6也迅速被GDDR6X替代。初代GDDR6X的頻率從19Gbps起跳,相比末代GDDR6的16Gbps提升并不算大,不過這代RTX3080采用了102大核,位寬也增加到了320bit,在帶寬方面依然是非常明顯的提升。


    RTX3080規(guī)格與簡單信息介紹

    從GTX980這一代顯卡開始,80系列都開始用Gx104這種小核心來做高端卡,而這一次RTX3080跟開普勒架構的GTX780一樣采用了102大核心,相對規(guī)模方面相比之前的卡也是增大不少。RTX3080采用的GA102核心在其中2個GPC當中各屏蔽了7組SM,最后是68SM/8704CUDA/272TENSOR/68RT的規(guī)模設計。這個閹割幅度大概在20%左右,應該是近年來采用102大核的產品當中閹割深度最深的一次。相比之下GTX780Ti是完整核心,GTX980Ti閹割了大概9%,GTX1080Ti閹割了大概7%,RTX2080Ti則是5.6%。這大概就是老黃沒給這款采用大核設計的卡命名為RTX3080Ti的原因,不過20%的規(guī)模差距空間以老黃的刀法想塞個卡進去那還不是輕輕松松,后續(xù)會補上3080Ti這一檔產品,也不是不可能。

    規(guī)格對比

    這是RTX30系列三款首發(fā)產品與RTX2080Ti的規(guī)格對比,圖源Videocardz。


    除了核心設計之外這次的PCB設計也頗有意思,以往我們區(qū)分PCB設計會使用“公版”和“非公”這兩個概念,公版指的是英偉達統(tǒng)一提供的設計方案,廠商更換散熱器來實現(xiàn)各自的品牌ID。非公版則是由廠商自主設計。不過在3080這一代卡上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實際上應該分成三類,公版有兩種,一種設計是Founders Edition,也就是老黃自己的FE版,單獨采用一個特制的異形PCB(PG133):

    但是廠商不可能都就著這個奇葩設計來做卡,所以英偉達還給廠商方面提供了一個Reference Edition PCB,這個就是類似之前的“公版設計”,供各家廠商做自己的“公版換皮”產品。

    Reference Edition同樣是“短卡”設計,用料方面也不會搞全貼片電容這種對空間取之盡錙銖的設計,供電接口也改成了更平易近人的雙8pin,總體來說更適合各家AIC廠商大規(guī)模生產以及用戶使用,不過確實在做工YY程度方面差了不少。


    我們這次測試的卡是一張Founders Edition,也就是平時俗稱的FE版。


    RTX 3080 FE版本圖賞與拆解

    之前看到曝光圖片的時候就感慨老黃做工業(yè)設計的風格越來越像庫克了,丑可以,但是必須丑得精致。拿到真卡之后我確實覺得,美丑這種事情審美各有不同,但是說這卡做得精致,確實沒什么毛病。

    加上這個煙霧BUFF之后就更像抽油煙機了

    當然除了外部做工之外,整卡內部設計也是非常的……精致。精致到什么程度呢,我并不建議有FE卡的用戶自己試圖動手拆解(雖然大陸也買不到FE,以至于這句話有點像是廢話)

    首先需要用膠帶或者磁鐵取下四個螺絲塞子,然后用內梅花螺絲刀擰下背板上的螺絲。

    使用內梅花螺絲刀拆除PCIe擋板。

    拆除背板和散熱器固定螺絲。

    PCB板是被背板和散熱器夾著的,螺絲全部拆下之后即可取出。


    共計使用了4種不同的螺絲,還有幾個小散零件,真自己拆的話要注意下不要少了甚至多出來螺絲……

    這塊PCB的元件密度和做工讓我想到了蘋果Mac Pro上那個主板——光看這個PCB,就有一種井然有序強迫癥大滿足的享受。

    當然要在如此小巧的PCB上布下如此多的元件,對于PCB的復雜度也是個空前的挑戰(zhàn)。拿微距鏡頭拍了下側面,數(shù)了數(shù),14層PCB(應該沒數(shù)錯吧?)


    核心代號是GA102-200-KD-A1,這個KD應該跟之前一樣,用KA、KB、KC、KD來標志屏蔽顯存控制器的位置,以方便摳掉對應的顯存。

    PCB背面,則密密麻麻的全是貼片電容——這代顯卡的功耗光從標稱的TGP上來看也是空前的恐怖,顯卡上堆積電容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可以降低對電源瞬時功率的要求。

    供電方面每一相采用一個MP86957整合式MOS,供電接口是全新的12pin端子。

    PCB另一端,可以看到RTX3080上面空焊了2相供電,這個應該會在RTX3090上得到補全顯存是鎂光的GDDR6X,暫時只有這一家供應商。輸出接口3DP1.4a+1HDMI2.1,再見了,Type-C。


    理論性能測試


    首先還是介紹一下測試平臺,Intel的10代Comet Lake發(fā)售之后我們也跟著更換了測試平臺,保證不會受其它因素限制影響顯卡性能發(fā)揮。(確實Intel現(xiàn)在只有PCIe3.0支持是個問題,后續(xù)我們會做下這方面測試看看到底影響能有多大)

    CPU:Intel Core i9 10900K
    主板:微星MEG Z490 Unify暗影
    內存:金泰克 X3 RGB DDR4 4000MHz oc雙通道
    電源:昆侖 KL750G全模組金牌電源
    

    其它配件對于顯卡性能測試無影響,略。



    首先還是GPU計算性能測試,跟架構分析的結果相符,F(xiàn)P32一騎絕塵達到30TFlops,INT32算力大概是FP32的1/2,F(xiàn)P64基本等于沒有。單看FP32甚至相比2080Ti來說都翻倍了,但前面講過FP32跟一組INT32有復用單元,實際游戲當中不單純跑一種運算的話性能不會有這么大的差距,但是這個數(shù)據(jù)確實意味著至少在除了光追之外的傳統(tǒng)應用當中,3080應該會有不錯的性能提升了。


    接下來是大家喜聞樂見的3DMark系列測試,對比的對象是上一代價格定位類似的產品,RTX2080Super。

    2K分辨率的兩個測試Time Spy和Fire Strike Extreme當中RTX3080相對于RTX2080Super的提升在57%左右,而4K分辨率的兩個測試TSE和FSU的話,性能提升幅度達到了69%。這似乎暗示著RTX3080還是得在壓力夠大的情況下才能發(fā)揮出更領先的性能——那么實際游戲的情況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光柵化渲染游戲性能測試


    雖然老黃這幾年在不遺余力的推實時光線追蹤,但是直到目前基于傳統(tǒng)光柵化渲染開發(fā)的游戲仍然占絕大多數(shù),大家對這類游戲上面的性能表現(xiàn)相對來說也更感興趣一些。


    之前有想過都這個級別的卡了是不是就不測1080p了,想了想還是測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如傳聞所說,現(xiàn)在的旗艦卡在1080p分辨率下感知不強,畢竟證明一個觀點也是需要證據(jù)的對不對。

    1080p分辨率下大部分游戲當中RTX3080還是可以拉開一點和2080Super的差距的,但是在一部分比較吃CPU內存性能的游戲當中確實是提升比較微弱。總體平均下來看,這12個樣本游戲在1080p分辨率下,RTX3080的性能相比RTX2080Super領先幅度為27.13%。

    1440p(2K)分辨率下出現(xiàn)明顯差距的游戲增多,感知不強的游戲減少(其實只剩下GTA5一個了)。在這個分辨率下RTX3080的游戲性能相比RTX2080Super領先幅度為40.29%。

    4K分辨率下所有的游戲當中二者都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差距,而且這個提升是從4K 30fps到4K 60fps的質變——所以雖然說這句話非常容易在不久的將來直接被安迪-比爾定律騎臉,但我還是要講,相比目前虛無縹緲的光追,暢玩4K游戲才是目前RTX3080最實在的用途。

    4K分辨率下RTX3080的游戲性能相比RTX2080Super領先幅度為57.14%。

    【但是4k人眼又分辨不了,浪費¥】

    光線追蹤&DLSS游戲性能測試


    手里的光追游戲不多,能有一定可玩性的也只有古墓麗影暗影和Control,所以我就選了這兩個游戲來做測試。

    4K分辨率下分別開啟最高一檔光追特效,都不使用DLSS的情況下RTX3080相比RTX2080Super的領先幅度甚至達到了89.79%,看來老黃在發(fā)布會上那個光追性能翻倍的豪言壯語還真是所言不虛。開啟DLSS之后差距會有所縮小,但是RTX3080以更強大的基礎性能可以在開啟DLSS之后暢玩4K 60p光追,在體驗方面更上一個臺階。

    溫度與功耗


    這次的RTX3080FE版本采用了一個全新風道設計的穿透式散熱器,從之前一些A卡的設計上來看這樣幾乎是保持雙插槽厚度下散熱的最優(yōu)解了,右邊的那個風扇風阻可以降到幾乎為0,換熱能力得以巨大提升。


    實測溫度方面默頻的RTX3080 FE可以穩(wěn)定在70~72℃這個水準,跟公版2080Super差不多,不過考慮到其實際TGP比2080Super高得多,這代FE在散熱器上的改進可以說是卓有成效的。

    而且從目前AIC的產品信息上來看,這代的FE仍然是散熱效果的下限——AIC的產品堆散熱也是一個賽一個的虎,至少這方面的問題確實不用過分擔心。

    功耗方面,在單跑3DMark Time Spy的情況下電源輸出功耗的平均值在440W左右,如果CPU使用I9 10900K級別的處理器采用極限雙拷模式開FPU+Furmark的話可以輕松頂?shù)?00W以上,這代的頂級游戲配置最保守最保守也要考慮850W這個級別的電源,如果預算稍微寬裕一些的話,1000W也并不算過分。詳情可以參考下各家電源廠給出的推薦,個人覺得還算比較可靠。

    (如果處理器功耗比較低的話,也可以繼續(xù)使用質量比較好的750w電源)


    說到這里就順便討論下30系顯卡的電源選擇,目前已經有部分廠商打出了 “專為30系顯卡設計” 的招牌,包括這次選擇的華碩龍神Thor系列850W以上的型號在內,大家在選擇電源的時候可以多留意一下這類官方標稱對30系顯卡支持良好的型號,一般來說在OPP保護閾值、瞬時超載幅度和超載時間方面都留下了足夠的容限,相對來說莫名其妙死機重啟之類的問題會少一些。


    龍神1200W電源除了功率足夠強勁之外模組線數(shù)量也足夠多,考慮到很多30系顯卡可能會使用3個甚至4個8Pin這種奇葩設計,在電源上預留多個模組線接口顯然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一分二之類的設計并不能分散端子壓力,需要再選擇電源的時候留意一下。

    一般來說CPU和PCIe端子加起來有5~6個的話會比較穩(wěn)妥。之前一些X299旗艦主板已經開始使用3×8Pin的激進設計,相信如果CPU功耗繼續(xù)提升的話這個風氣蔓延到MSDT上也只是時間問題,端子數(shù)量還是多留一些出來比較好。


    當然諸如80Plus鉑金、低負載停轉之類的如果你在意的話當然可以成為你選擇的理由——以及一些有趣的功能,比如這里的OLED屏功率顯示,相對海盜船用Corsair Link投OSD的方法來說更直觀一些。

    最后的最后也簡單試了一下超頻,FE的BIOS里只預留了12%的功率余量,最后可以核心+120MHz,顯存+600MHz,實際運行頻率相比12nm工藝的20系列并沒有什么提升——老黃在這代新工藝上確實是完全放棄提頻了。

    簡單超頻之后最終的3DMark Time Spy圖形分為18825,聊勝于無吧。之后有了解除電壓和功耗限制的核彈BIOS之后可以嘗試著沖一下20000分大關。


    總結

    其實也不需要什么過多的總結了,RTX3080的性能我們已經見識到,而且老黃給它定了一個超級劃算的價格——僅為5499元,相當于在2080Super的基礎上加量50%不加價,上一次我們見識到這個升級幅度已經是4年以前了,確實非常令人歡欣鼓舞。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首發(fā)想拿到這個價的貨幾乎不可能——搶到就是血賺可不是白說的。不過相信這種炒貨短缺的情況不會持續(xù)太久,可能到9月底10月份就會有所緩解。如果不是特別著急的話不妨稍微等等,原價的RTX3080確實香,但是加錢的話確實就不是很有必要了,尤其是在有顯卡可以先湊合用一下的時候。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