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課時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閱讀課本,說出氣團、冷鋒、暖鋒、準靜止鋒的概念;
觀察冷暖鋒動畫,動手繪制冷暖鋒示意圖,準確區分冷鋒和暖鋒(以列表比較形式);
列表比較冷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變化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長春2014年的第一場雪及近一周天氣預報創設情境,學生從生活中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及現象,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列表比較、畫示意圖、案例探究等過程,學生形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鋒面系統的學習,感受天氣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 激發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興趣。
2、能夠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天氣現象,能通過口頭宣傳、圖表、地理小報等形式為同學及家人進行天氣預報。
3、在生活中自覺關注天氣變化,形成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習慣。
2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態度端正,但是大部分同學思想比較懶惰,不愿意思考,害怕思考,喜歡坐享其成。部分學生學習沒有積極主動性,需要教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重點難點
重點:鋒面系統分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難點:鋒面系統示意圖及過境的天氣變化。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展示圖片,進入冬季,長春天氣一天天變冷,昨天長春更是下了2014年的第一場雪。這是長春近一周天氣預報的天氣預報。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天氣預報員是根據什么來預測和預報未來天氣的變化呢?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預報天氣呢?答案是肯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也可以成為天氣預報員。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節。
【板書】常見的天氣系統
活動2【活動】自主學習,理解概念
自主學習(一)
1、什么是氣團?
2、完成表格:冷暖氣團對比
自主學習(二)
1、什么是鋒面(鋒區)?
2、鋒面附近的天氣狀況如何?
3、鋒面的類型有哪些?劃分依據是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自學概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信息的能力。
活動3【活動】問題探討,解疑釋惑
了解了鋒面的基本概念,我們來共同思考幾個問題。請同學們先進行自主思考,再在小組內討論。
探究學習一:
冷暖氣團相遇,為什么冷氣團在下,暖氣團在上?
2、為什么鋒面兩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請具體剖析原因。
3、鋒面一定能帶來降水嗎?
學生活動:學生讀教材,分組討論,完成對問題的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探討,加深學生對鋒面相關現象的理解,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活動4【活動】觀察動畫,動手繪圖
冷鋒和暖鋒的形成過程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觀察動畫,思考問題,動手繪制示意圖。
探究學習二:
動畫演示冷鋒、暖鋒的形成過程;
提問:動手繪制冷鋒、暖鋒示意圖(標出冷暖氣團及移動方向、雨區、鋒線、鋒前、鋒后以及冷暖鋒的符號。)
呈現冷暖鋒示意圖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學生作品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出現的原因。
學生活動:觀察動畫,繪制示意圖。學生根據冷暖鋒示意圖,標出冷暖氣團、鋒線、鋒前、鋒后以及冷暖鋒的符號。其他組質疑,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畫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動手繪圖能力。
活動5【活動】小組合作,對比異同
過渡:我們應如何區分冷鋒和暖鋒呢?請同學們通過觀察示意圖,找到冷鋒和暖鋒的異同點。
探究學習三:
根據動畫和上圖找出冷鋒和暖鋒的異同?并嘗試剖析原因。
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匯總不同組對比的結果。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分組討論,自主完成多媒體展示的表格內容,學生上臺講解,有疑問的同學可以提問,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動畫,分組討論,列表對比等環節,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天氣系統分類示意圖,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
知識小結:以表格形式對比冷鋒與暖鋒的特點。
活動6【練習】學以致用,鞏固遷移
通過共同努力,我們了解了冷鋒和暖鋒的形成過程及過境前后帶來的天氣變化,下面我們就來“牛刀小試”,看看同學們能否成為小天氣預報員。
學以致用:出示問題.討論回答:
(1) 分析長春近一周天氣變化特點及產生此影響的天氣系統?推測未來幾天長春的天氣特點。
(2) 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什么類型的鋒?各形成什么特殊天氣?(冷鋒、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
解釋“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冷鋒過境后、暖鋒過境后)。
(3) 試做天氣預報員。
學生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地理現象的能力,認識到天氣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養成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活動7【作業】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收集和天氣變化相關的詩歌和諺語,
并分析影響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
學生活動:收集詩歌和諺語。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延伸,使學生意識到課堂并不是知識的終結。使學生形成時刻用“地理眼”觀察生活、解釋常見現象的意識。
活動8【活動】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三種常見的鋒面系統,并能夠用學到的知識解釋并推測天氣變化,為同學和家人進行天氣預報,提醒他們加減衣物。希望同學們能夠時刻用一雙“地理眼”觀察周圍的生活,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第三節常見天氣系統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第三節常見天氣系統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展示圖片,進入冬季,長春天氣一天天變冷,昨天長春更是下了2014年的第一場雪。這是長春近一周天氣預報的天氣預報。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天氣預報員是根據什么來預測和預報未來天氣的變化呢?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預報天氣呢?答案是肯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也可以成為天氣預報員。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節。
【板書】常見的天氣系統
活動2【活動】自主學習,理解概念
自主學習(一)
1、什么是氣團?
2、完成表格:冷暖氣團對比
自主學習(二)
1、什么是鋒面(鋒區)?
2、鋒面附近的天氣狀況如何?
3、鋒面的類型有哪些?劃分依據是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自學概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信息的能力。
活動3【活動】問題探討,解疑釋惑
了解了鋒面的基本概念,我們來共同思考幾個問題。請同學們先進行自主思考,再在小組內討論。
探究學習一:
冷暖氣團相遇,為什么冷氣團在下,暖氣團在上?
2、為什么鋒面兩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請具體剖析原因。
3、鋒面一定能帶來降水嗎?
學生活動:學生讀教材,分組討論,完成對問題的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探討,加深學生對鋒面相關現象的理解,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活動4【活動】觀察動畫,動手繪圖
冷鋒和暖鋒的形成過程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觀察動畫,思考問題,動手繪制示意圖。
探究學習二:
動畫演示冷鋒、暖鋒的形成過程;
提問:動手繪制冷鋒、暖鋒示意圖(標出冷暖氣團及移動方向、雨區、鋒線、鋒前、鋒后以及冷暖鋒的符號。)
呈現冷暖鋒示意圖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學生作品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出現的原因。
學生活動:觀察動畫,繪制示意圖。學生根據冷暖鋒示意圖,標出冷暖氣團、鋒線、鋒前、鋒后以及冷暖鋒的符號。其他組質疑,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畫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動手繪圖能力。
活動5【活動】小組合作,對比異同
過渡:我們應如何區分冷鋒和暖鋒呢?請同學們通過觀察示意圖,找到冷鋒和暖鋒的異同點。
探究學習三:
根據動畫和上圖找出冷鋒和暖鋒的異同?并嘗試剖析原因。
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匯總不同組對比的結果。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分組討論,自主完成多媒體展示的表格內容,學生上臺講解,有疑問的同學可以提問,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動畫,分組討論,列表對比等環節,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
知識小結:以表格形式對比冷鋒與暖鋒的特點。
活動6【練習】學以致用,鞏固遷移
通過共同努力天氣系統分類示意圖,我們了解了冷鋒和暖鋒的形成過程及過境前后帶來的天氣變化,下面我們就來“牛刀小試”,看看同學們能否成為小天氣預報員。
學以致用:出示問題.討論回答:
(1) 分析長春近一周天氣變化特點及產生此影響的天氣系統?推測未來幾天長春的天氣特點。
(2) 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什么類型的鋒?各形成什么特殊天氣?(冷鋒、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
解釋“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冷鋒過境后、暖鋒過境后)。
(3) 試做天氣預報員。
學生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地理現象的能力,認識到天氣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養成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活動7【作業】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收集和天氣變化相關的詩歌和諺語,
并分析影響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
學生活動:收集詩歌和諺語。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延伸,使學生意識到課堂并不是知識的終結。使學生形成時刻用“地理眼”觀察生活、解釋常見現象的意識。
活動8【活動】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三種常見的鋒面系統,并能夠用學到的知識解釋并推測天氣變化,為同學和家人進行天氣預報,提醒他們加減衣物。希望同學們能夠時刻用一雙“地理眼”觀察周圍的生活,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Tags:三節,常見,天氣,系統,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