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集里說了,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輸入代碼是“笨辦法”,除了個別情況下星星點點的代碼這樣輸入外,不可能這樣做,編輯代碼主要靠“復制/粘貼”和修改。例如:上集中的音樂播放器代碼,我要求初學代碼的朋友采用輸入法完成。其實,若不是另有別的目的,完全可以“復制/粘貼”,這是再簡單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我們制作網頁,例如要制作一幅音畫,在編輯代碼時,不是一個一個的輸入字母,而是找一幅與構想相類似或相近的音畫,把它的代碼“復制/粘貼”過來,以此作“料”,對其”動手術“,加工修改,該刪掉的刪掉;該添加的添加,改修改的修改。例如:一幅音畫有幾個部分組成。邊框代碼、背景代碼、特效(含定位)代碼、文字屬性代碼、隱形音樂播放器代碼,等等。這些,都可以找到現成的代碼,把它“復制/粘貼”,沒有的,若需要空間說說代碼大全,就補充進來,已有的則按自己的想法修改。形象地說,編輯代碼就是個“修修補補”的活,是個“拆拆改改”的活。
可想而知,學代碼,首先要學會“復制/粘貼”,如果不會“復制/粘貼”,學代碼就是一句空話。
面對代碼初學的朋友,我還是應該啰嗦一下“復制/粘貼”的方法:
將鼠標移至欲復制內容的起始處或終止處,按住鼠標左鍵將鼠標移至欲復制內容的終止處或起始處后松開手,被復制的內容就被涂藍了,然后右擊鼠標,點擊下拉菜單中的“復制”,復制就完成了(只要不關閉和重新開啟電腦,不復制別的內容,這個復制內容永遠存在,有效)。不必著急,這個時候你可以進行一些別的操作,在你覺得方便的時候,我們再“粘貼”。打開新的網頁,肯定是“代碼編輯”頁面嘍!在要粘貼的地方右擊一下,點擊下拉菜單中的“粘貼”,前面被復制的代碼就粘貼上了。
“復制/粘貼”代碼需要注意的問題。
要討論這個問題,必須說說尖角括號,我們學代碼會看到在代碼當中有許許多多的尖角括號,幾乎所有的代碼都括在若干個尖角括號中,我們把這些帶有尖角括號的代碼稱作“標簽”。也有極個別的代碼是獨立的,不在尖角括號內,它們只能稱為“代碼”。一旦代碼被尖角括號括起來,它就是標簽了,或叫它“標簽語言”。我們不難明白,這樣的東西只會出現在“代碼編輯”頁面,是不會在“圖文編輯”頁面露臉的。朋友會問,在上集里能看到音樂播放器的代碼是怎么回事,那不是標簽嗎?我要回答這個問題,那真的不是標簽,因為我用的是“假”尖角括號,準確地說,是搜狗工具箱中“符號大全”里的尖角符號(這個符號形似英文的尖角括號,比英文的尖角括號稍大,見:< >)。用符號括起來不同于用英文的尖角括號括起來,這樣括起來的東西仍屬于圖文,當然可以在“圖文編輯”頁面展示了。也就是說,在圖文編輯頁面能夠看到的尖角是符號,而非英文的尖角括號。必須記住,“復制/粘貼”這樣的代碼,一定要把尖角符號改成英文的尖角括號??!否則,就是錯碼。
“為了讓網友直接看到代碼是什么樣子,也為了解析代碼,方便網友學習,不得不把代碼展現在圖文編輯頁面空間說說代碼大全,而讓代碼展現在圖文編輯頁面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搜狗工具箱中“符號大全”里的尖角符號代替英文的尖角括號。如果想獲取網友作品代碼,建議從“查看源碼(v)”中獲得,那里是源碼頁,是“真碼”,復制/粘貼,即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