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小伙伴都有同樣經歷,很多時候需要微信多開[微笑],卻不知道如何實現。
現實中筆者由于工作原因,業務及其繁忙,再加上希望把工作號和生活號分離,所以本人有三個微信,兩臺筆記本電腦[微笑],我把微信多開,在不借助三方軟件的基礎上,原版系統下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我大概看了一下,網上其實有很多方法,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安裝任何軟件,不寫任何腳本,這樣即簡單,還安全。
方法:先點一下桌面的微信圖標,然后左右手同時雙擊enter和鼠標左鍵,注意操作要領,如果不成功,肯定是操作方法不對,如果只能看到一個,可能時蓋起來了,移開就能看到,這個方案絕對可行。
左右手同時雙擊enter和鼠標左鍵 點擊微信圖標
最多可以登錄3個
注意:這個方法僅僅限于微信在開機后第一次登錄之前,如果已經登錄一個微信了,就不行了,重啟電腦就可以了,最多登錄3個微信,絕對可行,不過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多了精力也忙不過來,如果個別還有特殊需求的,需要登錄10個8個的,需要寫bat腳本,請留言私信。
蘋果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再到根目錄,找到wechat,單獨運行即可,等代碼框運行完了就會彈出登錄界面,然后最小化代碼框就可以了,注意,不能關閉,關閉微信就退出了。
1 點開finder訪達,點開左邊的應用程序
右鍵打開根目錄
2 點擊微信,右鍵顯示包文件
3找到macos文件夾,雙擊wechat即可,等代碼框運行一會,會跳出掃碼登錄
雙擊wechat 單獨運行一個
這個方法在目前macos 蘋果最新版系統100%能運行,而且很穩定,如果打不開,肯定是操作步驟問題,仔細核對一遍,其次就是切記,不要關閉代碼狀態窗口,最小化即可
最后總結一下,其實微信多開的方案很多,我也仔細嘗試過了,覺得上面方案簡單、原生,大家可以在多琢磨一下,這里只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留言,提出更好更簡單的方案。
2017年10月,微軟正式宣告放棄Windows 10 Mobile。至此,微軟在移動領域數年的苦苦堅持迎來了失敗的終章。此后,微軟還再度嘗試過做手機,兩代Surface Duo就是微軟在雙屏手機領域小試牛刀的結果。但毫無疑問,微軟用Windows系統挑戰安卓、iOS霸權的嘗試,已然失敗,就連拿來試水的Surface Duo,搭載的也是安卓系統。
不過,最近,小雷在一家海外網站上,居然看到了一款搭載Windows系統的手機。它的品牌名不見經傳,背后卻是一家中國企業。而這款手機產品,配置、系統、功能等方面都像模像樣,儼然就是一臺軟粉心目中的「Surface Phone」。
當然我們心里都明白,微軟做不好的Windows手機,國產小廠斷無為它逆天改命的能力。只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小雷很想了解下這會是怎樣第一款產品。
這款Windows手機的具體名稱是「Meenhong JX5」,品牌為SZBOX。從這簡單樸實的英文名,我們就能大致推斷出它是一家深圳硬件品牌。單看產品尺寸的話,Meenhong JX5能算是一部手機。
官方給出的信息顯示,它的長度為161mm,比iPhone 15 Pro Max的159.9mm基本相當;它的寬度為92mm,比iPhone 15 Pro Max的76.7mm要寬不少。它配備了一塊5.5吋的屏幕,在當今的一票智能手機中,稱得上是「小屏」了。只是,它沒有采用全面屏設計,額頭和下半的黑邊,把它包裹成了一部大塊頭的機器。
(圖源:SZBOX)
SZBOX在商品詳情頁把Meenhong JX5的長寬和iPhone 15 Pro Max放在一起對比,說白了就是想暗示這款設備是一部主流智能手機的尺碼。不過,當我們了解到更多信息后,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與其說Meenhong JX5是一部搭載Windows系統的手機,不如說它是一部可以裝進口袋的電腦。
在和iPhone 15 Pro Max對比時,SZBOX沒有提到這款設備的厚度。而當我們查找參數頁時,發現這項數據為23mm,差不多是三部iPhone 15 Pro Max疊起來的厚度,比一般折疊狀態下的折疊屏還要厚(小米MIX Fold3厚度為10.96mm)。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重量高達360克,是一般智能機的兩倍多。這樣看來,Meenhong JX5妥妥是一塊大板磚,和我們常規認知中的智能手機相去甚遠。
(圖源:SZBOX)
接著,我們再來看詳細的配置,它搭載的CPU為英特爾N100,這是一款超低壓芯片,TDP僅有6W,采用四核四線程設計(最大睿頻3.40 GHz)和Intel 7(10nm)制程。具體性能方面,英特爾N100屬于比較入門的水平。目前,英特爾N100主要用在一些超小體積的mini主機和低端筆記本上。Meenhong JX5配備了12GB LPDDR5內存,存儲容量最高2TB可選。
接口方面,Meenhong JX5就要比一般的智能手機豐富得多了,更接近筆記本的水平,它有三個USB-A口、一個Type C口、一個HDMI口、一個耳機孔和一個有線網口。無線連接方面,它支持WiFi 6網絡、藍牙5.2標準。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它的電池容量只有1500mAh,這意味著它的續航很可能短至1個小時內。如果要實現打電話的功能,則還得通過安裝LTE模塊的方式實現。
(圖源:SZBOX)
看到這里,我們基本可以明白了,Meenhong JX5其實就是一臺將體積縮減到極致的PC產品,盡管一眼看上去和手機有相似之處,但它本質上就是一臺迷你電腦,無論是硬件架構還是系統配置,都和當下的主流智能機毫無關系。
Meenhong JX5可以安裝Windows 11或Windows 10,它們都是完整的PC系統。那么,如果基于Windows系統,這款設備能在日常使用中獲得接近iOS以及安卓手機的體驗嗎?
小雷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當初微軟的野望就是用Windows系統統一手機、平板和PC三種類型的設備,但為手機打造的Windows Phone以及Windows 10 Mobile,本質上都是PC端Windows區隔開的。雖然移動端和PC端的操作系統在UI設計、部分功能上有相似之處,但它們本質上是兩款系統,操作邏輯也不盡相同。
(Windows Phone 8,圖源Wikipedia)
Meenhong JX5搭載的桌面端Windows系統,并沒有為手機日常交互做優化適配,執行的仍然是鍵鼠那一套操作邏輯。用戶在用Meenhong JX5時,一大難題就是怎么在5.5吋的小屏幕上,把手指模擬成鼠標光標在密密麻麻的小圖標以及UI界面上「單擊」「雙擊」「右鍵」,這種操控的流暢性,想到就讓人撓頭。
其實,當前市面上很多品牌推出的PC掌機,大部分搭載的都是Windows系統,只是主要使用場景變成了游戲。但問題在于,這些游戲掌機的系統本質還是桌面端的,沒有為掌機做專門的優化適配。因此,日常使用時,用戶很容易遇到操控和交互上的不便。相比之下,搭載Linux內核定制系統的Steam Deck,這方面反而有體驗優勢。
或許是因為考慮到了這點,SZBOX在商品詳情頁里一直在強調Meenhong JX5支持屏幕輸出、拓展功能,連上HDMI高清線,它就能投屏到大屏顯示器上;USB口連上鼠標鍵盤,它就能搖身變成一臺正常的電腦。
(圖源:SZBOX)
除了日常操控,把Meenhong JX5當手機用,還得考慮到生態的問題。桌面端Windows當然不缺應用,畢竟Windows 11甚至還能運行安卓誕生前的古早軟件。但還是那句話,桌面端的應用生態與移動端的同樣是割裂的。
正常情況下,用Meenhong JX5點個外賣都費勁。當然,在Windows電腦上裝安卓應用也不是不行,但微軟自己都放棄了安卓子系統功能,用第三方模擬器也能達到目的,但如果再考慮到Meenhong JX5并不算強的性能和本身就較低的續航,這個方案可行性不高。
Meenhong JX5,說到底,它就是一款國產小廠打造的Windows口袋電腦,和微軟官方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而且,無論是產品配置,還是實用場景,Meenhong JX5也和主流智能手機相差甚遠。因此,所謂的「Windows手機」的概念,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錯覺,或者是適合拿來營銷、提升討論度的噱頭。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如果把它當成一臺微型電腦,Meenhong JX5移動性、應急使用等方面的確頗有優勢,相對「小巧」的形態也頗為炫酷。Meenhong JX5當前的起售價不到200美元,作為一款PC來說,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但是,如果真的沖著Windows手機的情懷去購買的話,很可能會大失所望,續航、生態、體驗等方面都有問題。而且,國內用戶購買的話,還得承擔海淘方面的額外成本,另外還要面臨售后上的風險。所以,它注定只是一款適合少數極客用戶的產品。
(圖源:SZBOX)
Meenhong JX5能引發部分用戶的關注,說明還有人對微軟的移動戰略有所期待。錯失移動市場,曾一直被微軟視作是最大的遺憾。不過,微軟已經逐漸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自從10年前納德拉就任CEO以來,微軟將軟件服務、云端等作為了核心業務,并獲得了成功。過去10年,微軟的股價翻了10倍,微軟賺得盆滿缽滿。
更關鍵的是,微軟近年對AI的押注也大獲成功。ChatGPT的大火,掀起了生成式AI的熱潮,作為OpenAI投資者的微軟,自然賺足了眼球拿到了好處。微軟不僅將AI成果融入到Office應用中,增強其競爭力,還進一步提出關于AI PC的方案。
圍繞AI PC,微軟和高通達成了合作,簡單來說就是微軟在系統和軟件層面提供支持,高通則供應功耗更有優勢的驍龍芯片。微軟Copilot未來不僅要在云端運行,還要支持處理器端側處理AI任務。
而在移動端,失去了操作系統這一核心入口后,微軟的機會則在應用和服務上。其實,在Windows Phone失敗后,微軟已經逐漸成為「最佳Android/iOS開發者」,將旗下Office相關的應用一股腦搬上了昔日對手的平臺上。
微軟在AI層面上的戰略,也可以延續這一打法,將AI優勢與原本的軟件優勢結合,鑄就在移動端的一股力量。說不定未來AI手機時代真的到來時,微軟能夠通過在AI領域積攢的資本,打一場翻身仗。
2024上半年,科技圈風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機、AI PC、AI家電、AI搜索、AI電商……AI應用層出不窮;
Vision Pro開售并登陸中國市場,再掀XR空間計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移動OS生態生變;
汽車全面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頭等大事;
電商競爭日益劇烈,卷低價更卷服務;
出海浪潮風起云涌,中國品牌邁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顧專題上線,總結科技產業2024上半年值得記錄的品牌、技術和產品,記錄過去、展望未來,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