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ux驅動和封裝的庫函數在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Linux驅動和封裝的庫函數在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驅動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硬件設備,提供與硬件交互的接口;而庫函數則用于實現常見編程任務,提高開發效率。它們在加載和運行方式、權限和訪問能力、開發和調試難度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新手系統封裝教程(八)系統封裝輸出
原創,請勿抄襲
作者:番茄TOMATO
微信公眾號:番茄TOMATO 電腦軟硬件的靈魂
1. 啟動虛擬機,首先在C盤創建一個名為Sysprep的文件夾,把封裝要用的東西都復制進去。這里包括一會要用的驅動工具,以及vc/dx9運行庫,還有激活工具(激活工具建議不要放到sysprep文件夾,放到Windows文件夾比較好)。
2. 開始封裝=>開始準備在虛擬機D盤的SC封裝工具;
3.先運行一下封裝體檢,讓SC自動把系統微調為適合封裝的狀態;
4.選擇好優化項目后,點擊一鍵修復即可;
5.進入目標系統選項卡,計算機名稱、注冊用戶名稱都是可以修改的,如果不需要修改,保持默認即可;
6.首次進桌面的設置,注意聯網安裝總裁軟件安裝器最好取消勾選,轉移我的文檔和IE收藏夾可以勾選,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智能轉移目錄即可; 可以根據各自習慣進行設置;
7. 設置完成后,來到重點設置部署任務選項卡。首先選擇部署中,點瀏覽,把C盤sysprep文件夾下的驅動軟件選定。(注意這里只可以選C盤下已有的程序,不可選其它分區,因為打包時只打包C盤,如果此時還部署了其它分區的程序,則會因為部署時找不到文件而無法運行)(另外,考慮到運行U盤中的程序,這個放到以后的進階教程里講)。
重點說一下執行參數這個東西,可以理解為讓軟件提前自動執行,每個軟件使用的編程語言和打包工具不同,對應的參數也不同,具體參考軟件的發布頁面。封裝時遇到的軟件無非三種,一種是本身就自動運行的(本次沒有涉及到),一種是需要參數才能自動運行的 (比如一會要調用的激活工具),還有一種就是會自動判斷部署環境并自動運行的(現在it天空、系統總裁的驅動包和運行庫都屬于這種),它們在部署時不需要設置參數,會自動判斷部署環境并自動運行。
8. 用相同的方法把運行庫也布置好,然后就要布置激活的任務了。把運行計劃改成部署后,選定提前復制入Windows目錄下的激活工具,并在執行參數這里輸入/kms38 /activate(意思是指定程序運行在kms38模式,并自動運行激活)。
9. 部署兩個任務,都是在進桌面運行,分別是刪除激活工具和刪除sysprep目錄(其實sysprep會自動刪除,這里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一些程序bug或文件夾被占用的情況無法自動刪除)。
10. 任務添加完成后,可以切換到部署過程選項卡了,
這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為部署過程選擇一個壁紙,防止部署過程過于單調,下方的部署模塊也可以隨意選擇,多彩進度條自然是錦上添花,很炫酷的體驗;
11.最后切換到系統封裝選項卡了,這里基本不需要調整設置,直接點開始封裝。
12. 系統封裝運行結束后,需要選擇是重啟還是關機,這里選擇重啟
13. 系統重啟后,注意了!再次顯示光驅引導時,一 丁 要點擊任意鍵進入優啟通菜單,否則系統會直接開始部署;
14.進入Windows10PE,準備開始打包系統;
關注番茄哥的資訊,讓你世界更加精彩,2021番茄將一如既往地專注于創作分享,一心一意服務于你和你的電腦,讓你的生產力工具更得力,讓你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如何覺得番茄哥的推薦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關注點贊加轉發,或是關注番茄哥的公眾號
番茄Tomato ,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