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花小萌主 來源:鳥哥筆記
眾所周知,小程序作為一款輕應用,具有無需安裝、無須卸載、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優勢,讓騰訊、阿里巴巴兩大巨頭爭相發力。
支付寶小程序在低調開放公測一年后,正式上線“小程序收藏”,與之前的微信小程序相比,支付寶小程序和有何本質的不同呢?我將從發展、入口、頁面、屬性4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發展對比
1、微信小程序
2017年1月9日,張小龍發布了“小程序”。2017 年 12 月 28 日,微信開放了小游戲,同時重點推薦了小游戲“跳一跳”,公開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 1 月,跳一跳已經積累了 3.1 億玩家,有史以來單款游戲用戶規模達到的最大水平。也是這個游戲,讓微信小程序被大眾所知~
有一則數據顯示,微信半年之前已上線小程序總數就超過100萬,開發者超過150萬,用戶方面,小程序日活已達2.8億,人均使用20個小程序,人均使用時長超過10分鐘。可見,依靠著微信生態,小程序有源源不斷的流量,成為了眾多人心中彎道超車的機會。
2、支付寶小程序
2018 年 9 月 12 日,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此前,它已經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公測,較之微信,支付寶顯然慢了一步。上線時,支付寶已經有 2 萬個小程序和 1.2 億日活躍用戶。
2019年1月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 4個月,接近 10 萬個小程序,1.7 億日活,覆蓋用戶也從 3 億發展到了 5 億。4月支付寶小程序日活用戶突破 2.3 億。
小程序事業部總經理管仲解釋了“小程序收藏”在支付寶中的意義,作為一個主要做工具、服務的超級 app,用戶在用到很多服務時有記住它們的意愿,即使不是天天使用,也會想確保一個為自己所熟知的入口。
3、對比分析
微信和支付寶對外宣稱時,都稱自己的全球用戶量超10億,先不論其真假,兩大巨頭天然的流量優勢是毋庸置疑的。相比較之下,支付寶小程序在時間上慢了一步,日活似乎也比微信差了那么一點點,但是后續如何發展還真不好說。
入口對比
1、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排名第一的場景入口是聊天分享,第二是主頁下拉,排在第三位的是模板消息卡片,發現欄小程序固定回訪入口位居第四,很顯然小程序自定義下拉,微信的社交屬性在入口處就被加大了。
聊天分享
用戶進行分享的目的無非是2種,一種是真心認同,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朋友共同分享;但更多的是第二種,出于平臺裂變的刺激,比如說,分享多一次機會,分享可以有更多的積分等。
微信是社交的天然場地,能夠鏈接到最多的人物,當你在對話框里收到小程序信息時,無論點不點擊,至少都是一次曝光量。
主頁下拉
很多企業小程序是與微信公眾號配套使用的,尤其是一些公眾號大號,常常為小程序引流。設想一下,你經常關注的公眾號,在文章末尾附上小程序介紹,你是否會出于信任,進行點擊呢?
模板消息
小程序模板消息卡片有些類似微信服務號,通知消息會顯示在對話框里,讓你不容忽視。
發現欄小程序
在微信中點開“發現”就可以找到小程序入口,這里你能看到附近的小程序、我的小程序及最近使用這些字眼,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只有你已經使用過某個小程序才能看到。
掃碼進入
當然最常用的入口就是掃一掃啦,這是對新用戶最有效的方法,被廣泛應用在商場、景區、餐飲等場所。
微信內搜一搜
最后一個入口就是搜一搜,輸入你想要尋找的小程序關鍵字眼,即可進行搜索,只不過這種方式,用的人是最少的。
2、支付寶小程序
支付寶的入口相比于微信,就要多一些,但還沒有數據表明,到底哪個入口帶來的流量更多。
掃一掃
和微信一樣,掃一掃同樣是支付寶小程序的常見入口,與微信并駕齊驅。
搜一搜
與微信不同的是,支付寶小程序在搜一搜上,開放了更多的入口,有6 個搜索入口都可以成為用戶檢索小程序的窗口。首頁頂部搜索、朋友 TAB 搜索、小程序頂部搜索、支付寶-更多-搜索、支付寶-通訊錄-搜索、支付寶-小程序收藏-搜索。
生活號
支付寶的“生活號”相當于微信的公眾號,圖文頁和詳情頁也可以為小程序引流,與微信的頁面下拉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小程序的重要入口之一。底部菜單欄、自定義菜單欄都會把用戶導向小程序。
收藏
“收藏”就是公測后全面上線的功能了,如果有喜歡的小程序直接收藏,下次就能快速找到。可以把支付寶“小程序收藏”添加到首頁。添加收藏還常常有一些福利,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支付成功
作為移動支付工具,支付寶被用的最多的肯定是付款了。每次付款完成后,付款頁面除了紅包、權益,還可能會有小程序的推薦,點擊小程序的推薦,也可以直接進入小程序。
卡劵
如果領取了相對應的卡劵,那么卡包也能夠打開相對應的小程序。
服務提醒
支付寶的“服務提醒”入口可以直接為用戶打開曾使用過的小程序。
分享入口
而支付寶小程序也是可以通過分享進入的, 分享到微信是以“吱口令”的形式進行,用戶打開“吱口令”即可進入支付寶小程序。支付寶的小程序也能在微博進行分享傳播,點擊分享到微博,系統就能自動為你編輯好小程序到介紹,幫助你在微博分享。
3、對比分析
其實微信和支付寶的小程序入口方式都差不多,只是衍生出來的途徑可能支付寶更多一些。支付寶的支付成功后進入小程序,是微信小程序沒有的,也許會成為日后的主流量也說不定。
頁面對比
我們都說人與人之間有一見鐘情,其實和小程序也有,在沒有深入內涵的了解前,那么美觀度就成為吸引用戶的一大觸點。
在頁面對比上,主要是從風格和頁面效果兩方面進行對比,頁面效果又包含頁面的視覺設計,即排版布局的流暢性;還有內容建設,即滿足用戶需求的內容。
1. 微信小程序
在我看來,在風格上,微信小程序是簡約派的,幾乎沒有累贅的內容,用寫文案的話來說,就是直抒胸臆。排版布局上,也是如此,更偏向于用戶自己的選擇,從無到有到豐富,只要是你沒有用過的小程序,是不會出現在主頁面上的。
但是,微信小程序頁面的缺陷,就在于沒有內容建設,當你刪除曾經用過的一系列小程序后,主頁面就是空白,對于前期對小程序還不熟悉的用戶來說,有些無所適從。
就像甲方交代任務,通常是你先做出來我才知道我要什么,微信過分偏重于用戶的自由選擇度,大概這樣的自信是源于龐大的流量吧。
2、支付寶小程序
支付寶小程序則與微信相反,點擊“發現”一欄,在風格上,比較活潑,排版布局上,主要分為最近使用、發現驚喜、收藏熱榜、猜你喜歡、生活新發現。
支付寶的內容建設就比較豐富了,對于初期進入的用戶來說,哪怕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有選擇。支付寶相當于把一個小程序排行榜放在了主頁上。
而當你點擊“我的”一欄,支付寶又恢復到了和微信一致的步調,同樣的,你未曾點擊過的小程序不會出現。頂部搜索欄的小螞蟻,又再一次加深了支付寶的品牌效應。
3、對比分析
在頁面對比上,我更傾向于支付寶,其實用戶并不是專家,并不一直關注小程序領域,這個時候,提供選擇比讓用戶自己純搜索要好的多。但并不是說傾向就覺得支付寶贏了,而是各自的屬性決定的,下面我就來說第4個對比,屬性對比。
屬性對比
1、微信小程序
根據微信數據顯示,游戲和電商類小程序占據了C端和B端的前兩名,其余的生活、工具、餐飲和社交小程序加起來占據了小程序的半壁江山。
因此,微信社交屬性強烈!在以下的排行榜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社交屬性強的小程序更有優勢。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微信小程序的入口排行榜上,分享會成為第一位!
這其中,小游戲又成為重中之重,從一開始爆發的跳一跳,到穩定占據榜單的換了斗地主,是微信小程序的半邊天。
據某平臺數據報告,小游戲用戶近3億,日活達一億,平均使用時長超過13分鐘,8成用戶每天至少打開3次小程序,打開率遠超APP游戲,市場規模60億元。游戲自然是社交屬性的最好體現,畢竟,單人游戲不長久,團隊吃雞才熱鬧。
2、支付寶小程序
而目前支付寶小程序前500名中,生活服務場景占比已達53%,據官方數據,服務類轉化率是微信小程序的6~10倍。可見,支付寶商務屬性強烈,更偏重于服務性和功能性,是一種生理與安全需求。
這里有個例子,在手機淘寶上搜索“星巴克”,首行結果并非天貓官方旗艦店,而是一個可以跳轉獨立頁面的“星巴克中國”小程序,提供禮品、會員、訂餐等服務。
窺一斑而見全貌,以支付寶小程序為鏈條,阿里系各個條線被全方位串聯起來,商業賦能能力的落地也有了新的爆發點。
3、對比分析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根據五個需求層次,可以劃分出五個消費者市場:
①生理需求→滿足最低需求層次的市場,消費者只要求產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比如小程序中的外賣平臺、中國移動等;
②安全需求→滿足對“安全”有要求的市場,消費者關注產品對身體的影響,比如支付寶的醫療健康、螞蟻保險等,由于支付寶比起微信的實名認證,更加細致,這類安全需求的可信度相對較高;
③社交需求→滿足對“交際”有要求的市場,消費者關注產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際形象,比如微信小程序的拼多多,支付寶的螞蟻森林等;
④尊重需求→滿足對產品有與眾不同要求的市場小程序自定義下拉,消費者關注產品的象征意義。
⑤自我實現→滿足對產品有自己判斷標準的市場,消費者擁有自己固定的品牌,需求層次越高,消費者就越不容易被滿足。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種需求雖然是層層遞進的,但是底層的需求并不會消失,針對某一種或者幾種需求進行細分深入,也是一種途徑。
微信主打社交需求,支付寶主打生理與安全需求,兩者通過入駐的小程序滿足用戶的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的側重點,他們有很多的用戶重疊,后續各自如何發力,還是看主要優勢是否能被再次挖掘,或者有創新的方式來呈現。
結語
對于我個人來說,需要用到支付功能,尤其是信用方面的小程序,我會優先選擇支付寶,需要分享樂趣,靠社交成全的小程序,我會優先選擇微信。
在微信小程序中,用戶的主動性非常大,但在支付寶小程序中,有時候會被動接受,比如一些服務提醒入口,總是不知不覺就進入到了一個小程序中。
總的說來,兩者各有所長,我始終覺得,至于選擇誰,不過都是一種體驗習慣罷了,或者說,哪種的利益驅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