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柔彤小貝
序:
——首先在這里還是先啰嗦幾句,俺不是閑的慌,而是喜歡值得買,每一篇分享出來的文章都能獲得小伙伴們的支持,每一次都有著滿滿的成就感,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緣分,讓你我牽連在這里。
家里的舊筆記本不要換臉盆,帶你玩出DIY新高度!
話說,上一次搗鼓【家里的舊筆記本不要換臉盆,帶你玩出DIY新高度】的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照舊,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
N133HCE液晶屏
經過改裝DIY=15.6寸顯示器
是這樣的,在好多年前,當樓主還是一顆“小白菜”的時候,聽了某jian商的忽悠,入手了這款所謂高科超級本,薄、快、準、狠...其實Ta的配置就是一個移動平板,處理器是Intel Atom x5 Z8300+4GB內存+64G硬盤,用了一個月,就卡出“仙”了,最后拆了屏幕做了個顯示器。
那么問題又來了,咱這塊把屏幕硬生生的取出來了,看到主板驚呆了,這就是所謂的超極本?國人macbook?第一款超薄輕巧超級超級本?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這明明就是一個平板換了件衣服,穿了馬甲而已,好吧,反正已經被坑了!!!再哭也挽回不了什么了,拆...
剩下的主板這部分又該怎么處理?廢物閑置?不...今天我還要榨干Ta最后一滴性能,就是把剩余的部分DIY成一個mini小主機,筆記本做主機?還有這操作,如果您也不信,那就一起來瞧瞧吧。
廢物利用:今天的DIY玩法同樣適合以下的小伙伴們。
例子1:手里的win10平板電腦屏幕爆了,換屏太貴,不換用不了,閑置心疼
例子2:手里的筆記本電腦屏幕爆了,不想換屏,閑置浪費,何不廢物利用
1:把所有的零件大卸八塊一一排列好,把電池、喇叭單元、排線、WIFI天線等等零件全部拆下來,也只有這些還能小小利用一下了,其它部分已經榨干凈了。
假如要定制的是這樣的...
然后效果應該是這樣的...
2:把元件先放一邊,現在要想的就是動手為Ta做一件衣裳,按我們中國話它叫——機箱,開始我想過許多種方案,其中就有CAD畫圖定制亞克力板,做一份圖紙,額...不懂畫,而且折騰起來費用就高了,所以還是以最廉價的方式,自己動手,一切從生活周邊開始物色,月餅盒太硬了所以淘汰,奶粉罐太大了所以淘汰,最后連我自己都不相信。
3:叮...叮咚...材料出現了,沒錯,就是這貨,這是我給娃兒買的雙頭水彩筆,我看中了這個塑料盒子,因為后面用刀開孔會方便一些,擼起袖子加油干,開始ing...
4:初步DIY的時候,也不知道會有今天的成功,所以在搗鼓的過程就沒拍照,所以沒有辦法一一分享過程出來,下面我就演示一下當時的情況,畢竟手工折騰,會有不完美,將就用...將就看....看官大大們就不要嫌棄了喔,畢竟...畢竟能力有限嘛,首先看中了這個小透明盒子,先把里面的雙頭水彩筆拿出來。
5:初步規劃一下,大致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剛才拆下來的元件通通曬進去這個小盒子,例如我要在這個位置放電池,在那個位置開孔放揚聲器,在左邊焊接一條開機線...
6: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全部塞進去了,相關的細節部分我都進行了標注,其實并不難,難的地方就是布局和安放,還有一點就是需要手工刀慢慢的開孔、打磨、拋磨...
7:由于原來的開機鍵是在鍵盤上的,怎辦?不會叫我把鍵盤也移植過來吧,那不就成了大主機了,而不是迷你了,我覺得在這個上是最難的,就是要用萬用表查詢開機那條線路,然后通過飛線焊接出來。
8:在這里我還安裝了一個暗鎖,沒有任何按鈕,這兩條焊接出來的線就是電源開關鍵,通過鑰匙接觸則可完成開機...亮了,居然亮了...沒報廢耶。
我們最后來看一下完成后的樣貌,整個主機沒有任何一顆螺絲,大部分采用熱熔膠固定,如果也想搗鼓的朋友,記住一點就好,有些地方記得“絕緣”處理,別讓電子元件觸碰到就好。這個小盒子里裝的就是一臺“如假包換”的小主機,我現在把它叫做下載機.
主要是利用它打開迅雷,下載高清流媒體電影到移動硬盤,然后拿到客廳的電視機上看,自我感覺還是挺有意思,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把Ta榨干,但在顯示器的部分就有些不喜歡,把HDMI接口開到頂部了,感覺好丑,如果放在底部的話,會美觀許多,等我有時間了,再搗鼓搗鼓。
好吧,再來看先折騰前,跟折騰后的區別!原來一個好好的筆記本就給我這樣硬生生DIY做成了一個顯示器和一個小主機,是不是覺得我好想“吃飽沒事干”的樣子,人家還不是因為你們喜歡看,所以才搗鼓的,好了,今天的搗鼓到這里又結束了??ヽ(°▽°)ノ?
PS:好多小哥哥小姐姐都在擔心我家里的東西,心里肯定都在想,照你這個速度下去,家里的東西不都給你拆個遍,什么電視,電腦,電動車,汽車,電飯煲,電池爐是不是都要慘遭你毒手了。
我只能偷偷的擦著眼淚說:“只要親喜歡,拆遍了又有何干”,我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篇云彩,只帶走你的一個贊、收藏、關注、回復,這樣一切就都足夠了 。
寫在最后:
筆記本DIY迷你主機就這么完成了,當然,我還可以分享更多噢,記得關注我噢,或者你想看什么類型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回復告訴我,只要我手里有的東西,我都愿意為你搗鼓。
戴姆勒近期在斯圖加特舉辦了投資者和分析師大會,成為“電驅動和汽車軟件的領導者”是奔馳最新戰略的五個支柱之一。本文圍繞電動汽車和操作軟件兩個方面,為讀者分享奔馳最新的技術策略。
戴姆勒在集團層面定下了2022年汽車生產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到2030年電動車型要占到新車銷量一半,到2039年,要全面實現碳中和。
為了支撐這個目標,轉向電動汽車是關鍵一環。但面臨著利潤、投資、轉型等諸多挑戰,奔馳期望通過“降低動力總成成本,采用智能化平臺,以及制定清晰的轉型計劃”來應對這些挑戰。
降低動力總成成本,主要是將電池的成本大幅降低,預計2025年,電池包可以做到100歐元/kWh的水平。而基于EQ品牌開發高端電動產品,是為了一開始就要有利潤。
奔馳計劃在2025年會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以及25款插電混動汽車汽車,到2030年增加到30款純電動,同時,燃油發動機的種類會減少70%。
奔馳推出了兩個電動汽車平臺,大型純電平臺“EVA”以及緊湊和中型車平臺“MMA”。
EVA平臺采用滑板式(Skateboard)結構,整車續航里程(WLTP)大于700公里,主打豪華體驗和極致安靜的駕乘,電驅動功率高于500kW。
四款基于EVA平臺的純電動車將在2021年陸續上市,先是EQS,之后為EQE,以及EQS和EQE衍生的SUV車型,這些車將會在德國、中國、美國生產。
如果說EVA是樹標桿,對標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而專注于緊湊和中型車電動平臺“MMA”,更像是EVA的基礎上進行了投資和成本的優化,對標Model 3和Model Y,將在2025年左右推出更多電動化車型。
在本次投資會上,奔馳透露了更多關于三電技術的細節。
自研發的三合一的電驅動,包括了永磁同步電機,高度可調,優化了油冷,增加了有效直徑。采用碳化硅的逆變器,集成電控,通過晶體管優化降低了開關損耗。兩級變速箱,彩虹行星齒輪和爪式離合器。
三合一的電驅動系統為800V高壓系統,能降低能量損耗。
動力電池,奔馳強調自己研發“In house”,電芯采購孚能科技、寧德時代,以及美國Sila Nano(電池硅碳負極材料),模組和電池包自己生產組裝。
同時,奔馳內部也在關注和研發鋰金屬電池(負極)、固態電池(電解液)、少鈷(正極)和磷酸鐵鋰電池。
為了展示自己的電氣化的技術實力,奔馳展出了EQXX原型車。
亮點一是續航里程可以到1200公里,奔馳認為,與其使用更大的電池,不如在整車層面,改善空氣動力學(風阻)、采用更高效的動力系統、熱管理以及輕量化,這是增加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關鍵。
另外一個亮點是充電,整車能夠實現15分鐘實現續航250公里,同時在全球布局35萬個充電站點。
在“未來之車”競賽中,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平臺至關重要,這是對汽車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維護數字主權的唯一途徑,奔馳要緊緊握在自己的手里,關鍵詞依然是“In House”。
在最新的奔馳S級別,已經開始有所體現,如自然語言識別、生物識別、不同座椅的個性化娛樂、HUD顯示、OTA等。
奔馳計劃在2021年,讓汽車軟件進入到新的階段,包括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系統冗余等)、L4級別自動泊車、基于機器學習的OTA升級、AR應用。
2024年,奔馳會發布自己的操作系統“MB.OS”,類似于Windows桌面操作系統的車載系統,提高客戶體驗,降低成本,也同時增加利潤。
MB.OS并非完全封閉,奔馳將來與蘋果和谷歌的合作,奔馳控制用戶界面以及收集數據。
奔馳MB.OS操作系統,基于集成式的電子電器E/E構架,包括了動力總成、自動駕駛、信息娛樂、車身控制、通信五個域控制器。
軟件的前端層全部自己開發,應用層大部分自己開發,中間層和基礎層則由供應商開發,而芯片選擇與NVIDIA合作。
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轉發此文,關注“汽車人參考”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